《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6



问题一:以什么形式记历史笔记最佳?

按年代的顺序来记,这也是最常用的形式。但是,单纯地按年代笔记意义不大,容易形成一本流水账。在遵循年代顺序的同时,掺杂专题会好一些。比如在学习秦朝历史时,可以在尊重这一个特定朝代的同时,注重这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思想文化状况与文化政策、军事措施以及对外战争等。这样的笔记经纬分明,非常有条理。

问题二:历史笔记还可采用其他形式吗?

是的。也可以用不同的社会内容来梳理知识。这种笔记一般会打乱年代的顺序,比如就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史来说,就不是每个朝代都需要提到的。

也可以采用对照法来记。对于中学阶段的历史,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中与外、古与今等方面来进行对照着记笔记,但这种笔记一般用于复习时。

第五,对于外语。外语知识比较零散,而且一些语言习惯和我们的母语不同,所以有的同学不知从何学起,做笔记更是无从下手。

aihuau.com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6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外语笔记有章可循吗?

有的。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外语不像学历史时间、地点分明,记笔记也有章可循,对记外语笔记摸不着头脑。其实,外语学习中,单词的用法是重要的内容,而且彼此容易弄混,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它们区分开来,在笔记中明确记下各自的细微差别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应记录与汉语语言习惯相异的语言知识。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点滴积累,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以上是几门主要科目比较适合的笔记形式。希望同学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也能真正做到分清各科不同的特点而“对症下药”。

最后、笔记需要归纳整理和消化吸收。做笔记不是目的,而是有效学习的手段。随时对笔记进行总结和归纳是我们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重要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笔记记在本子上就万事大吉了吗?

有些同学记了笔记后,就将其束之高阁,此后不再问津。而笔记是我们学习中需反复利用的工具,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对重点、难点消化吸收,对疑点来个大扫除,绝不留后患。要善于利用笔记,常翻常新,温故知新,利于实际解题,防止纸上谈兵。

3. 评估与发展

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自测对照描述 及格 良好 优秀

 认真记笔记,基本能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记笔记后,进行了相应的消化吸收,但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复习中利用笔记相对较少,没有充分发挥笔记的作用。 有意识地记笔记,能很好的记录重、难、疑点;记笔记后,重新归纳整理,基本消化吸收了所学知识点;能有效利用笔记,在实际运用中能发挥笔记的应有作用。 有目的地记笔记,知识点详略得当,重、难、疑点清楚;记笔记后,进行细致的归纳整理,达到梳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知识完全消化吸收了;经常翻阅笔记,巩固记忆和强化理解,当接受新知识、解题时得心应手。

自我评估 

整改计划 

五、利用好辅助工具

1. 利用好辅助工具,学习效果才能发达到最佳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读好课本这件事来说,要利用的“器”很多,这里的“器”指的就是为看好课本而进行的准备。比如物质准备上的课本、笔和笔记本,环境上的安静的空间、合适的书桌以及适宜的光线,还有心理上的准备,如果心情激动或情绪烦躁都是不利于读书的。除此之外,还要有读书所需的辅助工具,即与所读课本相匹配的工具书、资料、参考书及其他媒介工具等。它们正是读好课本最重要的“器”。

利用好相关的辅助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看课本,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看书中利用好辅助工具的最高层次应该是既充分发挥这些工具的作用,又不过分依赖它。做到了这一点,辅助工具便成了一个学生看好课本的强劲翅膀,带着它在阅读中寻找到自己最想要的那片天——最佳的读书效果。

对此经验,也有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学子们的证言。他们说,在看课本的时候,不管是预习还是复习,总不可能没有一丝的疑惑,有的疑惑是属于遗忘性的,比如前面学过的某些概念性的东西,只要再翻开前面的课本看看就可以了,但有的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比如预习中的生字词,就需要词典的协助。另外在看书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观点,要分清这些观点孰是孰非,就需要利用合适的参考书来作对照。他们还特别提到,在预习英语课本的时候,有一样辅助工具功不可没,那就是借助于文曲星这样的电子词典来解决拦路虎——生词。不过他们也认识到,文曲星上面的词语解释都比较简短,例句也几乎没有,对于全面理解词语的意思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深入学习时,还是用大部头的英文词典。总之,辅助工具的使用,让他们在看书学习时受益匪浅。

可见,辅助工具的使用在读课本时的重要作用。

有了辅助工具,在阅读的时候就更有可能将书读“懂”、读“透”、读出“新”意,这样的“读”才是最有效的“读”。而没有辅助工具,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很难的。

所以,要认识到辅助工具的作用和地位,从而重视对它们的运用。

2. 我们建议这样利用辅助工具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常用的读书工具大致有四种:工具书、参考书、听课笔记、电子辅助工具等。面对各种读书辅助工具,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既用出最高效果来,又不能过分依赖它们,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我们提倡,辅助工具选择要精而勿滥,利用要充分而忌盲从。

(1) 怎样利用工具书

工具书,一般包括汉语字典、汉语词典、百科全书、英语词典等。当我们阅读课本遇到疑问,就可以查阅工具书来释疑解惑,她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410.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7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一:有必要拥有一本工具书吗?是的。有的同学认为,阅读课本遇到生字或生词时,把它记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自然就会讲到它,用不着查词典。其实不然,一本工具书在手,我们就可以随时查阅,等老师讲解的时候就可

声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6》为网友醉花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