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5



3. 评估与发展

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自测对照描述 及格 良好 优秀

 仔细阅读课本,对基本知识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把握;比较熟悉课本的知识结构,但没有深刻、透彻思考知识点间的推理关系,没有对前后知识进行比较联系;能运用所学、所记忆的知识解答概念题、细节题,能基本做到学有所用。 有意识地阅读课本,通过独立思考理解知识点,能很好地领悟、掌握基本知识点;对课本的知识结构很熟悉,能快速反应课本的重、难点,能对前后所学进行横、纵相对比联系;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答各类试题。 有目的地阅读课本,能读出“文字之外的文字”,深刻把握知识点,对知识点如数家珍;对课文的重难点十分熟悉,并能快速、准确地建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变成面、变成体;做题时能看出出题者的意图,能以不变应万变,能举一反三。

自我评估 

整改计划 

aihuau.com

四、重视笔记

1. 善于记笔记,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时间紧张了,需要读的课本也越来越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众多的书本中进行有效学习,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读书质量,而提高读书质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拿语文课本来说,有时候,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会发现有好多东西值得我们再回味。一句优美的词句让我们怦然心动,这时候需要用笔来让这种心动延续;一句蕴含哲理的话让我们深以为是,这时候需要用笔来写出自己相似的心情。除了这些细节需要动笔,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完了一本好书,总觉得有些东西一时间溢满胸怀,一定要抒发出来,这其实就是读后感,一篇好的读后感一定是要在书刚读完最有激情的时候写出来的。可是如果你没有读书动笔的习惯,这种激情一旦消失,就很难再有。

而这些,难道不正是我们有效学习语文的方法吗?我们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感悟能力都能在其中得到锻炼,而这些不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吗?

除了语文课本,其他课本的阅读也一样需要做笔记。

总之,不管是读什么书,及时做笔记都是最好的读书方法。它除了能帮助我们记下书本身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记下我们读书后迸发出的思想火花,这种火花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而唯有笔墨,才能将这些一闪即逝的火花捕捉住。

所以,如果你要读书,就请记笔记。

读书要做笔记,也是许多北大清华学子共同的经验,比如一个清华学子就受益于此。他读书的时候,不管有什么思索、感悟、启发,都会随时写下来。因为,他认为这都是一些灵感或者是思维火花的东西,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如果不在此时把它们抓住,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记下来之后,他还会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翻。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他的文学素养和作文功底一直以来都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高考时,他的语文主观题只扣了2分。

由此看来,读书做笔记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学习习惯,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 我们建议这样做笔记

笔记是我们每一个学生自制的有力学习工具之一。要使这一工具变得更为精良,我们在制造它的时候,就不可太随意,而是要以最认真的态度,使它成为学习道路上劈荆斩棘的一把利刃。如何来做呢?在所有的学习环节中,最需要看课本的就是预习和复习了。在这两个环节做好相应的笔记是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方面。

(1) 预习时,我们都会大量地读课本,这时需要做笔记。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怎样有效的做预习笔记?

记下你认为是重点的东西。

记下你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

记下你的疑惑,并记下你对此的思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记下你的收获,这便是你的思想火花之一。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5

(2) 复习时会更有针对性地看书,在复习看书的过程中要记的笔记大多是在预习和听课后新产生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问题一:有必要做复习笔记吗?

是的。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已有预习和听课笔记了,复习时再做笔记似乎多余。其实不然,因为复习过程就是我们重新唤起记忆和整理知识的过程,也会产生新的认识和问题,这就需要记笔记。

问题二:复习时的读书笔记记什么?

● 记下新增加的知识点。也就是对于原来同一个点的理解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 记下被遗忘了的或者是重记感觉模糊了的知识。

● 记下新产生的问题和疑惑。随着读书的深入,对问题的探究也会深入,在此过程中,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甚至是与前面知识相矛盾的地方。这也是复习时要做笔记的重要内容。

● 记复习提纲。这时站得更高,看问题也更全面,对课本宏观把握的能力增强,写提纲式的笔记就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3) 每一门不同的学科,都带着明显的本学科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记笔记,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对于每一门具体科目,相对比较合适的笔记到底该怎样记呢?

第一,对于语文。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一种悟性,它基本上没有“死”知识。无论是对于词句驾驭能力,还是对文章的分析阅读能力,或者是作文的能力,很多都需要体现一个“活”字。而且,它的一些知识点真的是需要从点滴的积累开始。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做语文笔记需要技巧吗?

是的。很多同学认为,语文笔记就是摘抄,无需技巧和多样的形式,其实这是个误区。要想学好语文,除了多动手还要有学习技巧,尤其体现在多样的笔记上,我们提倡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批语式。就是在原文顶端的空白处,加上眉批(也叫书头笔记),或是在原文后面加入尾批,在行与行之间加旁批,在佳期妙处加旁点,在最精辟处加旁圈等,总之,是凡有所思,都可以随时随手在书上加上批语。

● 摘录式。就是摘录原文的重要处、精彩处、论点、结论、佳句、警句或重要的资料等,目的在于积累,以便日后使用。

● 全抄式。就是将原文一字不改地抄下来。这是一种需要下功夫也比较耗时间的做笔记方式。

● 随笔或日记式。这种笔记是将心得当随笔或是日记来写,这样的笔记最能直接锻炼写作能力。

第二,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几科科目的特点有相似之处,笔记也就有些相类似的记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问题一:如何统览数理化课本中的杂碎知识点?

这就需要做专题笔记。因为数理化中的概念、公式等较多,要想系统掌握就得借助笔记。而这几门学科教材的编排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专题性特点。所以,专题式笔记是这几门学科的重要笔记形式。

问题二:做数理化笔记,需要和题型相结合吗?

是的。我们知道数理化的知识是直接为不同题型服务的,那就需要我们做归类法笔记。因为对于数理化这几门科目来说,在整个学习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特点,一个理论常应用于某几种特定的题型,那么就把这几类题型的代表性题目来作个归类笔记;或是某一类题目总是会用到哪几个特定的定理和规律,就把这几个定理或是规律也作个归类。

第三,对于政治。政治这门学科有它明显的学科特点,即观点非常明确。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问题一:政治笔记怎么记?

针对政治的学科特点我们建议做提纲式笔记,就是提要笔记,即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并加上自己的一些说明。如果采用提纲的方式,一本政治教材的观点可以非常简洁而清晰地呈现在笔记本上,只要记住了这些基本的理论,政治考试的题目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问题二:专题式笔记适合政治吗?

适合。我们做政治笔记也可以用专题式笔记。对于政治课本来说,专题性特点也很明显。我们可以针对个人不同的喜好和具体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笔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便于加深理解和复习之用。

第四,对于历史。历史课本的知识比较庞杂,要想理清知识结构,就需要我们记笔记。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411.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7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一:有必要拥有一本工具书吗?是的。有的同学认为,阅读课本遇到生字或生词时,把它记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自然就会讲到它,用不着查词典。其实不然,一本工具书在手,我们就可以随时查阅,等老师讲解的时候就可

声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5》为网友不哭泣的秋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