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2



3. 慎防走入误区

很多同学由于没有树立好的课本观,没有正确地对待课本,在学习上走了弯路,实在令人感到遗憾。现在,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有参考书就可以不看课本了。

很多人有了参考书,就放弃了课本,这很不明智。

参考书的编写依据仍然是课本。有的参考书针对性确实较强,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不可能全面体现课本的所有教学要求。过分依赖参考书,把课本丢在一边,势必造成学习上的漏洞。况且,现在的参考书五花八门,要选出最合适的那一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误区二:做题可以代替看课本。

aihuau.com

埋首于题海,放弃看课本,常常会劳而无功。

以做题目代替看课本(或其他学习行为),总会事倍功半。试想,做题的目的为了巩固知识,把课本丢开,能巩固什么知识呢?一个人掉进水里,拼命挣扎却不看方向,最后可能离岸越来越远。课本是学习的方向,远离课本,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失败。

误区三:多看课本就是重视课本。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2
很多学生都很重视课本,经常翻看,一学期下来,课本都翻烂了,学习成绩仍然不太理想。这种现象除了可能是学习的其他环节出了问题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对待课本不得法。

多看课本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重视课本。重视课本是一种好的学习意识,但这种重视还蕴藏着很多技巧。我们在后文将详细地介绍课本利用方面的问题。

误区四:“以本为本”就是只看课本。

现代社会的信息更新和传递是无止境的,课本的更新效率相对较低。只看课本,很可能会局限学习的视野。真正的“以本为本”,不仅仅要钻研课本,达到教学的要求,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取课外知识,让自己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4. 评估与发展

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自测对照描述 及 格 良 好 优 秀

 了解课本是学生的一课之本;知道带着目的读课本很重要;常常看课本,但思考不够充分,不太明确自己读课本的目的;很少看课外书或了解课外知识。对读课本的误区了解较少,有时会钻牛角尖。 认识到课本是学习的方向,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重视课本;明确考试强调的能力和技能来自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明确阅读目的影响阅读效果,能根据个人实际学习情况确定读课本的目的,并加强思考。了解读课本的误区,但不能完全避免。 坚信“以本为本”,从书本上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明确不死抠课本,读课本时要读到“文字之外的文字”;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课外知识,扩大视野;明确读课本的误区,且很少走弯路。

自我评估 

整改计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419.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7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一:有必要拥有一本工具书吗?是的。有的同学认为,阅读课本遇到生字或生词时,把它记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自然就会讲到它,用不着查词典。其实不然,一本工具书在手,我们就可以随时查阅,等老师讲解的时候就可

声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2》为网友的俯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