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验法1. 解释体验,就是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养成教育中融入体验的元素,有助于孩子更好更深刻地体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丰富内心世界,改变行为习惯。2. 原则“不让他人代劳”是一项重要原则。父母和长辈常常不由自主地为孩子承担了太多,虽然是出于好心,却在无意识中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权利。美国有一个家教原则叫“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这也符合让孩子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的原则。3. 操作方法aihuau.com① 确定目标这是培养一个好习惯的第一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目标,孩子才能更快的走向实际行动。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父母或者他人代替他做,表面上看是帮了孩子的忙,实际是害了孩子。父母能帮孩子一时,能帮孩子一世吗?③ 体验好习惯带来的愉悦良好习惯会给人好处,当孩子自己体验到这种好处,会更加明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④ 牢记不良习惯带来的麻烦当孩子深陷不良习惯的麻烦而无人解救时,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养成好习惯。这样他会自觉自动地去改变。四、情绪疏导法1. 解释萧伯纳说:“人们总是责怪环境造成自己的困境,我不相信环境。人们出生在这世上,都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环境。如果找不到,就应当自己去创造。”孩子一天天长大,心理变化日新月异,情绪问题常常干扰养成教育的正常进程,影响孩子的前进。孩子的情绪好,教育就容易进行。因此,帮孩子做好情绪疏导,使其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2. 原则抛弃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心态。3. 操作方法①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归纳,发掘和识别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归纳自己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理解与判断。② 帮助孩子识别认知上的错误,针对孩子不合理的、夸张的想法,可以进行质疑和反诘。③ 发现认知错误后,用新的合理的思想予以替代。④ 在对错误认知进行驳斥的同时,要消除孩子认为自己是别人注意中心的想法。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上)》第九章 养成教育的方法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7074686217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