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概念的正确理解
85岁的父亲突然宣布要“忌口”,不能吃鱼肉,忌食辛辣,原因是他正在点用一种老年白内障的中成药眼药水。其实,他的眼睛没有很大的问题,只是有点模糊,他的身体很好,平常天天离不开鸡鱼肉的,全家人都在笑他,在我们大家的劝说下,他还是忌口了两天。在他的中成药眼药水的说明书上,明明白白写了上面的忌口。按照说明就应该这样的服用。
中医治病讲究"忌口"。所谓"忌口"有两个含义: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
感冒的初期,正在服用解表散寒的中药,应当禁食生冷及油腻食物。如果孩子烦燥,发烧不退,并有口渴症状,大便干燥,可以吃水果或喝果汁, 如西瓜、梨汁、绿豆汤等。感冒恢复期,烧已退,孩子往往贪食,总吃不饱,这时切忌暴饮暴食,更忌油腻厚味,否则可使病情反复,以致迁延不愈。 又如孩子腹泻,一定要忌食生冷及油腻的食品,饮食应清淡。此外,还有一种忌口,叫忌"发物",即能引起疮毒、风疹、咳嗽、哮喘等发作加重的食物,多为水产,如带鱼、黄鱼、鲤鱼、鲫鱼、螃蟹、虾等,肉类中的羊肉、狗肉、 鸡肉、驴肉、马肉、蔬菜中的韭菜、香菇、芹菜等。这些食物多属甘温性质,具有香燥的性能,吃后容易上火。
其实,中医忌口,除临床实践总结以外,其来源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受宗教传统思想的影响。佛教主张慈善,不杀生甚至放生。狗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不能吃。鲤鱼是放生对象,不能吃。公鸡具有灵性能报时,不能吃。香料姜酒影响清心寡欲,也不能吃。道教禁吃牛肉,回教禁吃猪肉。正常人都忌吃,何况有病呢,更不应吃。其实,肉类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除消化系统功能较差的患者,大多数病人都是需要的。
其次,与迷信,取吉祥之意有关。比如,“发”字与发病的发字同音,发豆芽、发豆豉、发面粉、发松糕等,都不应吃。“凶”字与“空”、“冬”、“葱”等字谐音,故空心菜、冬瓜、葱都应忌讳,连空心的食物也最好不吃。无法自圆其说,只好托词说吃了这些食物会犯病或解药性。
另外,与古代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古代医生给皇帝、达官、贵族看病,如治不好时,他们往往会以不尽心尽力或不忠,加罪于医生。当医生的为了自身安全,便先向病人交待诸多忌口事项,并叮嘱千万不要吃错食物。如果真的没有治好病,病人便只好抱怨自己没有严格忌口,医生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现代临床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种病都需要忌口。比如癌症病人,本身属于消耗性病症,再加上或手术、或放射、或化疗,对身体损害较大。如果再讲究忌口,营养便会偏废,更造成营养不良,促进病情恶化。所以癌症病人应适当地多吃、吃好、不宜忌口,这样才会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忌口应以不影响健康及营养摄入为度。忌口也不可绝对化,食物毕竟不是毒药,一般不至于哪一口吃错就引起严重后果。忌口的范围有些是凭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民俗习惯,中医西医的看法可有不同,南北方的医生也可不尽一致,传统的观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修正,所以忌口不可盲目,不可人云亦云,应当灵活掌握。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定,千篇一律地忌口以及草木皆兵,这不吃那不喝都会对健康不利。
关键的问题是,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怎样去掌握这样的“度”呢?
为什么西医一般不要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