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客现象”
博客是一种新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从发展趋势来看,也必然演变为一种经济现象。
林永青先生在“ 知识就是财富”中提到David Bunnell的预言:“将会有一些根本性的转变发生,因为信息不再是一种需要运送的物件。在传统的方式下,信息被赋予成报纸、杂志和书本的形式,然后运送到各处,而在数字世界里,将有一系列不同的价值系统。传统地,报纸的成本决定于报纸重量和如何获得报纸,突然地,人们发现在网络上这个成本是零。”
应该指出,David Bunnell的归纳只对信息生产者的成本核算有意义。在这种核算的背后是电子信息受众的投入为前提条件的。
关于博客的生产性功能,林先生也做了精彩的概括,他指出:“博客”是一种个人自由出版的、更为新新的媒体,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的媒体——无论是“传统”的在线媒体、还是“更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博客媒体不会受限于某一种狭隘的编辑视角——从绝对的意义上讲,再出色的“传统”媒体,其编辑或记者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观点视野,都是“有限的”和“狭隘的”,而博客媒体已经颠覆了这一传统。所有的作者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也是出版人。这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这种归纳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专业价值。它肯定了博客对传统的一种颠覆,就写作、编辑和出版而言,博客的出现和专业博客网站的崛起,应该被看作是自因特网诞生以来的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还具有更深远的经济意义。
二、博客具有“三重”身份
不过,在这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之后,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是发掘其经济含义。我觉得,我们的视野还要放开一些,还要看到博客的全部经济学价值。我认为从知识经济的角度讲,博客具有三重身份:知识生产者、知识消费者和知识产品的投资者。
第一,博客作为知识生产者。作为博客,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发表文字性的作品。要完成这件事,博客就需要投资,包括电脑设备,上网,还有与之有关的空间场所和时间的投入,博客才能进行知识产品的生产,所以,博客是一个生产者。
第二,博客作为知识消费者。这一点不言自明。
第三,博客作为知识投资者。在第一点已经说明,博客所投入的内容:设备、上网费、空间和时间等,还有一个无形的东西,那就是创意和智慧。
如果做一个核算,有形资产投入方面,单个博客的经济投入不会低于5000元。在无形资产方面,假如平均每位专业博客发表十篇文章,假如这些文章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按照现行的稿酬标准计算,其投入大体可以折合1000元。再说劳动时间,博客上网,无论是点击浏览,还是评论,或者是写作,对于网站都具有经济意义(不知这么说是否恰当),我们假定一个博客平均每天用在一个专业博客网站上的时间是30分钟,(实际上,这个数据是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搞清楚的)按照白领最低工资标准(10元/小时)来计算,该博客为专业博客网站奉献了5元。基于此,博客加入专业博客网站就具有了“带资入股”的性质。当专业博客网站认识到这一点,而且通过完善制度把这一点落实下来,把博客作为股东,并且激励这些“股东”参与网站的建设,跟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的打工者身份相比,无疑是一种颠覆。所以说能够颠覆传统媒体的就是博客,这话并不过分。
三、“博客群体”的经济核算
假如上面的分析成立。
现在,进一步假定,某专业博客网站拥有1万名具有专业水平的注册博客,按照林先生的说法,博客一身兼三职(作者、读者、出版人)。对于网站来说,那就意味着这个网站建立了一支记者队伍、编辑队伍和发行队伍。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了专业博客网站的优势:成本分摊。那么,这个网站实际上也整合了如下资源:
博客群体的设备投入:5000*1万=5000万元(按照5年折旧,用在博客方面的时间为二分之一,那么博客平均每年投入500万元)
博客群体的知识产品投入:5000*1000=500万元
博客群体的上网时间投入:5000*5*365=912.5万元
这意味着这家专业网站在扣除所有经营成本和各项费用之后,还必须给其博客群体带来1912.5万元的回报。换言之,博客网站平均每天要为博客创造5.24万元财富。
再把网站自身所投入的人财物全部算进来,你就发现,这个专业博客网站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知识产业公司。其雇员遍及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既是知识的生产者,又是知识的消费者,还是知识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