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三品金星——关于金星啤酒集团20年辉煌发展的调查



 速度金星:

  “市场开始趋向规模化集团化白热化的垄断竞争,这场变革对中国所有啤酒企业都是一场劫。如果把金星比作一块石头,市场比成大海,?要想不让石头沉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靠速度!——张铁山

  应当说,金星是个奇迹:从1985年的2000吨到2005年的120万吨,从啤酒产量在郑州市啤酒企业里都名居末位到雄踞中国四强,金星才用了20年。一位世界最大啤酒集团高管对此评价,做到金星这样的规模,在国外需要100年。这就是说,金星用20年时间,就走完了世界发达国家大型啤酒集团100年才能走完的路!

  这不奇怪。因为在张铁山、在金星高管、在金星所有员工的心中,一直鸣奏着?“做大做强、以速度求效益”的主旋律。

  上世纪的1985年,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张铁山上任伊始就有个念想:要造就造大船,要开车就上高速;在小鸡蛋壳里是发不出大蛋糕的。正是这种雄心的支配,1986年,也就是刚刚走出濒临倒闭阴影的金星就走上扩建道路:?两器制改成了四器制,1987年四器制又发展成七器制,1988年由微机控制的30个五层楼高的发酵罐建成投产,啤酒年产量达到了4万吨。1989年一条年产4万吨的生产线投产;1993年金星走出国门,与美国蓝马啤酒合资,建设了一条年产5万吨的蓝马高档啤酒生产线,进而组建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从2千吨到1万吨,从1万吨到4万吨,从4万吨到30万吨,金星每步都是几何级数的跳越。

  如果说这时的金星还是处在自主自在发展状态的话,那么让张铁山产生必须上加力、不加力金星就会沉沦危机感的则是在1998年。进入1998年,伴随着中国即将跨入WTO门槛的脚步声,国内啤酒市场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蒸蒸日上的啤酒市场吸引了国外众多啤酒巨头的目光,百威、英特布鲁、SAB等洋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国内的啤酒巨头也掀起兼并热潮。有专家预测,中国啤酒市场已进入大品牌大集团割据时代,未来几年前10大啤酒集团将占据国内80%的啤酒市场份额。

  此种世态,让一贯敏于行的张铁山感到必须调整金星的发展速度了:以后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自由竞争,开始趋向规模化集团化白热化的垄断竞争,这场变革对中国所有啤酒企业都是一场劫。金星要想生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抢搭上这班船。如果把金星比作一块石头,市场比成大海,?要想?不让?石头沉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靠速度!

  张铁山果断拍板:走出河南,参与竞争!

  以1998年布局贵州安顺为起点,金星就像一辆上了加力的越野车高速奔驰着:陕西咸阳、山西洪洞、甘肃震原、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江苏南京、广东中山、山东郯城、上海;在河南,金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豫啤整合行动:安阳、信阳、邓州、内黄、周口、漯河、三门峡……八年时间里,金星独资建设了17个分公司;而这些分公司的规模,也从最初的年产5万吨提升到30万吨。如今的金星,18家分公司宛如一条“巨龙”,龙头在上海南京,龙身在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山东等处形成“几”字形,龙尾扫向云贵广东,年产销啤酒已达到了120万吨,连续5年在中国500多家啤酒企业中位居四强。

  然而真正体现速度概念的是金星建厂周期。在张铁山的督导下,金星员工的速度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掘,不论是西部还是东部,不论是五万吨小公司还是年产30万吨的大手笔,从征地到建设到投产,金星没有超过180天的建设周期。而国内建设同样规模企业的周期是两年。“金星速度”,成就了“速度金星”。

  今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更名为金星啤酒集团。这个批复,是对金星20年里企业规模、企业品牌脱胎换骨般演变的浓缩,标志金星啤酒已完成了从“河南制造”到“中国制造”这种企业基因改造的跨越!

  从此金星啤酒昂首踏入了“中国制造”的神圣殿堂!

  智慧金星:

  “一个企业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一定要有高度和广度,一定要能促进企业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

  ——张铁山

  凡成大功的企业,都会释演一部彰显大智慧的发展正剧,金星也是这样。

  在金星集团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张特制的河南省地图,上面用小红旗标识着金星六个省内分公司的位置,中间一面大一点的红旗代表着郑州总公司。五个分公司建在省与省交界处的河南一侧:北有安阳内黄,东是周口郸城,西南踞信阳潢川,南设南阳邓州,西北占三门峡,形成了“四周拱卫郑州”的战略格局。

  “啤酒行业的销售半径是150公里。”张铁山站在地图前讲解着,让人想起指点江山的将军,“内黄距山东60公里,距河北25公里;邓州离湖北30公里,到陕西不足80公里;潢川距湖北不到100公里,距安徽60公里;郸城离安徽40多公里、江苏100公里、山东120公里。啤酒是微利产品,产地和销地的距离超出15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很高,厂家在销地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五个分公司建在这些地方,金星在争夺本地市场和省外市场中就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对内,可以配合郑州总部控制河南市场,抵御省外啤酒巨头的侵蚀以自保;对外,可抢占晋、冀、鲁、陕、皖、鄂、苏七省市场,扩大金星的销售版图。”?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金星在河南的精彩布阵上放大,去观察金星的扩张模式和西进战略,就可发现它不过是金星整部大智慧正剧的一个小情节。

  在规模扩张上,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那场国内啤酒市场瓜分浪潮为金星提供了两种模式:收购与兼并。这不仅在当时即使现在也是一种时尚。但是金星却独辟蹊径,选择了“独资建厂、自我复制、小步快跑”发展之路。

  在战略方向上,金星又是中国啤酒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放弃了进军经济发达啤酒销量大的华东华南地区,选择了西部;而西部,啤酒工业落后,贵州省三千多万人口,一年啤酒的产量才10万吨,人均消费啤酒3升,不到全国人均消费的十分之一。

  这可都是决定金星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啊!谈到当时的思维,张铁山坦言:“一个企业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一定要有高度和广度,一定要能促进企业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

  按照这种思维来研究金星当时所处的内外环境,就可发现金星的决策在中国啤酒界的确是棋高一筹。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会长肖德润在比较了兼并收购与独资建厂的优劣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建工厂可以直接运用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比兼并一个陈旧的厂所需的投资成本更少,并更具竞争力。”这与张铁山的“独资建厂,一切主动权在我:能保证啤酒品质的统一;保证新厂的建设速度和规划;保证金星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传播;有利于金星品牌由地域性向全国性跨越”的见解不谋而合。而到西部去,表面看是险棋。但实际上西部是座一锨下去就能挖出个金娃娃的金矿:根据鞋岛理论,没有就是有,落后的西部啤酒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而且,西部正处于国家大开发的前夜,各省区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到西部发展能享受到很多的优惠政策;还有西部各省区的啤酒企业,生产一瓶啤酒的成本和郑州市差不多,但是它的销价却比郑州市高出一截,巨大的利润,将能为金星实施“面向全国”第二步战略意图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张铁山反问,为什么不去西部,非到东南地区与啤酒巨头拼个你死我活呢?

 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三品金星——关于金星啤酒集团20年辉煌发展的调查

  实践也验证了当年张铁山决策的英明。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几家大的啤酒集团依靠并购得来的几十家企业,真正实现盈利的并没有几个。?而金星目前在国内已投产的十几家分公司家家赢利,在当今中国啤酒业的扩张中独一无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成于思而毁于随。金星今天能拥有进军上海广州这两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和中外啤酒巨头一争高下的实力,不就是得益于这种特立独行的大智慧的展现和实施吗?!

  品牌金星“一切成绩和荣誉,对获得者来说,都已是历史,

  都要站在零的起点上重新前进,品牌效应可以积累,荣誉感不可积累。只有保持归零心态,你才能保持创业初期的野性和激情!”

  ——张铁山

  有人说,金星20年的发展史,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品质赢天下”!这评价是准确的。金星20年的发展,既是规模的扩张,更是品牌的扩张;在品牌的影响下来赚取回报和市场。

  不坊先看看金星啤酒品牌的含金量。

  9月1日下午三时,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总经理王智在鲜花和掌声中登上主席台领取金星啤酒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证书。这已是金星高层第二次登上这神圣的领奖台了。第一次是2003年。如果以此为止点将历史前翻到1985年,就可发现从1985年5月它的振豫牌金星啤酒被评为郑州“市优”产品起,金星在以后的20年里将中国产品所有应得荣誉几乎悉数揽于怀中。今年7月,国家标准质量总局更发布公告,称金星等八家啤酒企业生产的中国名牌产品完全可以和国外进口啤酒相媲美。

  无须争辩,这辉煌与金星建立的科学而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分不开的。譬如说,早在几年前,金星就吸取了美国百威啤酒的管理经验,从挑选原料开始到最后由专家小组对啤酒品味测试,共建立240道精密保质工序。这种涵盖整个啤酒生产过程每一个细节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能保证每批金星啤酒的口味一致性,还能保证啤酒口味的自然纯正。?但同样无须争辩,这辉煌更与金星日复一日地用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培育出的员工分不开。

  从一开始,张铁山就将在员工中灌输培养认真、负责、工作“零缺陷”的精神作为金星发展的基石与动力。张铁山引述了两位生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来诠释他的思路”:“人类和大猩猩、黑猩猩的DNA只有1%的差异。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1%,把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张铁山由此引申,金星有5000多名员工,几十种产品,每天生产成千上万件啤酒,工序复杂。每个员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那怕有0.1%的行动出现差错,就会对产品质量造成损害。工作“零缺陷”就是要求每个员工要有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的精神。张铁山说,“在生产力的要素中,第一位是人。只有人的思想通了,你的制度才能得到彻底地贯彻。”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家分公司有一段时间生产的啤酒口味不能保持一致,用仪器监测一切环节都很正常。这真难坏了技术人员。但是这些可敬的人们没有放弃努力,日以继夜地从原料到成品之间的240道工序一个一个地检测品尝,最后发现原来是天气给他们开了个玩笑,由于天气干旱,酿酒水源在各项可分析指标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口味有了变化。正是这严肃认真的精神,锻造了金星啤酒的过硬质量。王智说,这就是金星啤酒从河南到西北、到西南、到华东、到华南,在如此大的跨度里,在如此多的口味中,都能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

  不仅如此。金星还一直进行着一种独特的“心态归零”的思想建设。随着品牌建设的实施,金星啤酒获取的成绩愈来愈大,“心态归零”的思想建设就是针对某些员工的骄傲行为进行的。张铁山解释:“一切成绩和荣誉,对获得者来说,都已是历史,都要站在零的起点上重新起步,品牌效应可以积累,荣誉感不可积累。只有保持归零心态,你才能保持创业初期的野性和激情!”在金星荣誉室里只摆放主要荣誉证书,是基于此;张铁山很少面对媒体,是基于此;9月1号,金星啤酒高票通过中国名牌产品荣誉复审,为了品牌扩张,金星也大力宣传,但在内部,张铁山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查找不足的活动,要求每个员工查一条不足,提一条建议,更是基于此!

  这就是金星啤酒集团!制度建设是它的“形”,独特的工作特态度和思想建设是它的“神”。经过20年的风雨磨合,金星“形”“神”水乳交融,构成了金星大品牌战略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动力的拉动下,金星闪耀中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412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引体向上:如何做出你的第一个引体向上

关于引体向上:如何做出你的第一个引体向上——简介也许你能轻松地做上三五十个俯卧撑,也许你仰卧起坐的记录破了百,也许你能平推上百斤的重量,却颓丧地发现,自己连半个引体向上都拉不上去。引体向上的起点很高。它需要你从一开始就对抗

转载 关于索尼A7系列你需要知道的补全 索尼a7Ⅱ

原文地址:关于索尼A7系列你需要知道的(补全)作者:滕飞ET在之前的《给A7买个单反当备机》、《索尼E卡口镜头如何选?》、《在海洋馆里拍摄》等文章中,ET分享了与A7有关的一些知识和使用感受。各位朋友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问题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 胡子宏生命日记全部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衡水好友郭俊禹的一篇《我与胡子宏唱反调》,引起了我的思考。老郭发这篇文字前,曾经征求了我的意见。我读后,没觉得有何不可。本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所谓殊途同归,逮住耗子是好

成功很难,失败很容易7 三株集团三年辉煌后的没落 三株

源自 :五叶神--2010投资新疆股 作者:五叶神脆弱的三株“帝国”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祭起“三株口服液”大旗的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到了退潮期。在此

声明:《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三品金星——关于金星啤酒集团20年辉煌发展的调查》为网友枪嘣狗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