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的意义 国企改革深化问题研究
国企改革深化问题研究 ——事转企单位发展探讨 白贵才 摘要: 转变观念,将部分不具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不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还是借鉴发达国家同类经济实体的发展道路来看,都是可行且唯一的生存发展之道,更是当务之急。事业单位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特殊的事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这一特殊事物的复杂性及落后性也愈来愈明显。去除事业单位遗留的痼疾,发挥企业经营的优势,使这部分可营利的特殊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环境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这是转企改制的根本目的。当然,转企改制、效益经营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针对这一转折过程及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浅析。 关键词:国企改革 一、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 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定义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是与行政机关、企业单位相并列的三大组织机构之一。《宪法》中既没有关于事业单位的规范性定义,也没有明确提出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做出明确的界定。事业单位是一个介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有别于社团组织、政府机关的非赢利性的法人组织。事业单位虽是国家举办的,但却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一个社会服务组织,主要承担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能;它不是企业,不以赢利为目的,如果事业单位举办营利性经营组织,必须实行独立核算,按《企业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运营。这就是说,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一切工作都要服从这个目的。当然,并不是说事业单位不可以有盈余,只是强调赢利不是目的。事业单位是独立法人,不同于政府机关、社团以及企业。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在解放初期应运而生的,在建国初期经济条件落后百废待兴的条件下,为迅速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曾起到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我国人才最重要的集散地,成为今天各项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一度成为政府的有益补充。 按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及农业、林业和水利事业等单位。具体说,事业单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像技术开发类和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社会公益类机构;具备条件可转为技术服务或者中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机构;以及个别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基础性或公共性技术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迅速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事业管理体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既然控制了一切人权、物权和财权,也必然应该承担相应的事权和职责。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无法分散,中央政府成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社会生产活动,直接控制整个社会活动的运行。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公包办一切事业,也包办了一切企业及其他活动,逐步形成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国家管理,导致政府、企业、事业一体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是与“企业”相对而言的,国家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都要接受国家的行政机关领导,都要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开展各自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进行经济核算,事业单位是由国家供给经费、不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社会组织,而企业单位则是具有不同资金来源、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经济单位。 随着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动主体也日益分化,私人活动与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难以满足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开展公共活动,并作为社会中心主体来对部分社会资源进行非市场化的公共配置。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部分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活动便转化为社会公共活动,成为政府进行公共资源配置的对象。一些原来主要依赖教会、私人基金会等民间组织资助的学校、医院等社会公益性组织,逐步转向接受政府资助,甚至转变为官办机构。 长期以来,中国的各项“事业”均被视为“社会”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尽管国家曾多次颁发文件对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但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员仍然居高不下。因为行政化体制无法遏制超编的恶疾,因为双轨制经济运行体制而导致的低市场化程度成为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无法逾越的难题。事业单位要想摆脱困境、获得新的发展,除了改革,别无出路。 随着现代科学、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为民间资助机构之力所不及,致使政府的公共事业职能逐步扩大,而相应的财政支出毕生也逐步扩大。尤其是在西方一些所谓“福利国家”里,政府花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支出理是日益扩大。据统计,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个,从业人员达2800多万,而整个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790万余人。在国家财政供养人数中,事业单位占了大头,这个庞大的系统每年的支出占去了中央财政的17%,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事业管理体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到目前以来,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的商品化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序逐步提高,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官方包办一切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历史。建国前,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极其落后,旧政府举办的各项事业十分有限,外国教会、商人和私人基金会也在中国兴办了一些学校和医院。我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所谓“事业”活动,并非从来就是社会公共活动。而相应的所谓“事业”资源,也并非历来就是完全由政府来进行配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振认为:“现行的事业管理体制,是基于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包办、政府部门分关统管、财政统包供给,各事业单位仅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事业发展和运营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各事业单位既无自主权又没有实质性责任,更无‘等、靠、要’,吃国家财政‘大锅饭’的格局。”p8 中国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也具有一些严重的弊端。缺乏管理经验是形成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原因。思想理论上的片面认识,也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非经济化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各项“事业”都被视为“社会”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在传统事业管理体制下,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与政治化,造成了事业与经济的分离,并促成了事业与行政的一体化。由于事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分离,就造成了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即所谓的“两张皮”现象。既然事业活动不是生产性活动,也就无法实现产业化。既然事业单位不是产业组织,也就不能实现企业化。事业上,在中国传统财政管理体制下,事业财务体制虽然有别于企业财务体制,却无异于行政财务体制。这种制度安排既反映了事业活动非经济化的理论依据,又在实践上刺激了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与非企业化,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的非产业化。事业与经济的分离,既抵制了“事业”经济的成长,阻碍了事业本身的发展;又降低了其他“非事业”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包办一切“事业”,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既然这些事业属于非经济的社会性事务,就应该由国家来举办,发展事业便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P10事业主体的国营化,既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抵制了社会办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革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变过去国家包办一切事业为国办、民办、社会办等多方举办事业的格局,实现事业主体的多元化。 行政化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国家要包办一切事业,就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事业机构。在传统事业管理体制下,国家要举办各项事业,政府要统管各项事业,还要直接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行。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在这个庞大的事业组织体系中,政府充当着事业举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范围。 同时,由于各类事业机构之间没有比较明确的规范的责、权、利划分界限,造成政事不分与政事一体化。国家包办并直接控制事业运营,使政府的事业行政管理机构牌主导地位,而其他种类事业单位则要接受这些国家机关的领导,变成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一体,并导致事业机构的行政化。政事不分既是事业机构行政化的主要根源,又是事业机构行政化的主要表现。 P13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传统事业管理体制下,中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部门和事业单位所需的一切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在这各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财务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切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也没有自主支配事业经费的使用权,这样就压抑了事业单位广开财源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由于财政统包供给一切事业经费,使国家财政拨款成为发展各项事业的唯一经费来源,而事业发展则取决于国家重视与财政支持的程序,于是又造成各事业单位对其上级主管部门“等、靠、要”,吃国家财政“大锅饭”的格局。由于实行财政供给制,只要事业投入,不管事业产出,不问事业效果,造成了事业经费的尤其是浪费。 P14非社会化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要纷纷建立各自所属的事业体系和事业单位,要事业人员编制,争事业发展经费,形成了“政出多门”、“事出多门”的事业发展格局。事业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的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事业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非社会化,根源在于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行政化与非经济化。 要想实现事业资源配置的社会化,提高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打破国家事业资源的行政化分割与部门或单位所有制,真正实现公共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淘汰共享。同时,应该在重新界定和转换国家事业职能的基础上,广泛开辟和便利利用各种非国有事业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增加事业投入,并逐步使一些可以产业化的事业资源转化为商品,实现市场配置与市场流通,从而实现这些事业资源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P16计划化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只要事业投入,不讲事业效率,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事业效率低下是影响中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其根源在于传统事业管理体制本身。只有转换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才能不断提高事业运行效率,促进事业发展。P18非法制化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这也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包办一切事业。事业活动的非产业化,是国家事业职能范围扩大的另一个要根源。由于传统观念认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是一种产业,没有生产功能,没有生产收入,只能由国家包办下来。事业单位的福利化,也刺激了国家事业职能范围的扩大化。 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改革的必然 事业单位改革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部门所有制。各事业单位大都有自己的“婆婆”,管得太死,难以发挥;二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由于人员编制、经费等靠行政部门,自身进行改革往往缩手缩脚;三是相关法律尚未出台。无论是单位的定位还是内部运行都有依赖性,在职能、编制、运营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都很难,更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依据,因而,改革起来难免困难重重。 事业单位里曾经最有趣的现象就是打括弧,在有些事业单位领导的名片上印有“相当于副县级”并非只是笑谈。在事业单位里,套用政府的行政级别,始终把自己看做是官,这种观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P36要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体育体制、卫生体制等各项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作工程,片面推进其中优秀作品一项改革,都难以实现其预期的改革目标。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只有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型、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的战略转变。P38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与使用方式,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为此就必须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流通与市场配置。要真正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就必须改革中国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 只有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确保国家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科技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体育市场、卫生市场及其相关第三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摒弃各种落后、愚昧、腐朽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和美好的新生活方式。只有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全面推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换政府的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方面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所有制结构不再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的单一化的公有制,逐步形成了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P50只有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重新调整和收缩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国家财政性事业经费的供给范围,净化事业经费的支出内容,适当加大事业资金的供给力度,强化事业经费预算约束及其监督管理,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P53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P54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国家统包供给,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国家同时承担各项“事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与职能,造成国家事业职能扩大化和政事不分的局面。国家包办的“事业”过多;国家事业单位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征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动力、活力与压力,事业生产服务效率低下。合理调整和有效收缩国家事业职能的基本范围;改变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提高事业管理效率。重新界定、调整、收缩和转换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的局面;实现政事分开,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事业制度。在重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事业职能范围的基础上,将现有部分不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其向企业化、民营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收缩和调整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 P57一般说来,所谓事业,就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其他各项社会活动。人们活动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各项事业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事实上,人的活动便是人的本性,人的活动总是出于满足某种需要,而人的需要正是人的本性。 在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下,“事业”是特指“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显然,这个界定标准是过于宽泛了,也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这个界定标准,凡是“受国家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质生产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统统都变成了“国家事业单位”。反过来说,一旦变成了“事业单位”,国家财政就必须出钱供养,于是造成国家事业单位日益扩大的局面,其根源便在于缺乏一个科学的“国家事业”界定标准。看现有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而决定取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界定国家事业职能范围呢?在西方理论界,多数人认为“非排它性”是界定国家事业职能范围的基本依据。所谓“非排它性”,是指明一个人对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并不能排斥其它人也同时消费这项商品或服务。国家除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之外,其主要职能就是社会管理活动,政府行为主要是完成社会共同事务的活动。而财政则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凡是具有社会共同事务性质的事务,均可视为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都要应该由国家来举办,由国家财政来供给。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共同需要是界定国家事业职能范围的根本标准。P59所谓社会共同事务需要,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人都需要”或“大家都需要”的事务,也不是全社会个人需要和集团需要的简单总和。社会共同事务既不是通常从社会成员个人视角考察的人人都需要的事务,也不是以社会成员个人偏好为依托的多数人选择的事务,而是从社会总体视角考察的一般的社会需要的事务,是维持一定社会的存在和再生产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发展,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由社会集中组织实施的事务。 这各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是以社会为主体来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是社会成员个人和私人组织不愿办而又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办的事务;是唯有以社会为主体去举办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事务。依此标准,凡是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事务,就属于应该由国家举办的事务;凡是不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事务,就不属于国家事业职能的范围。 三、国外同类经济实体的发展模式借鉴 国际经验比较——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的科学技术事业 P74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又是一个科技大国。然而,美国实行的是一种多元化的科技体制,政府并没有包办所有的科学技术事业,政府的科技经费投入还不占科技总投入的一半。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没有主管科学技术事务的部门,其中国防部、国字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卫生与人类服务部、能源部是主管科技事务最多的几个部门,掌管较多的科技经费并负有较大的科技发展职责。美国国防部一直是联邦政府里科研经费开支最大的一个部,约占政府科研经费的60%左右,主要用于国防部自己的国家实验室、委托大学和企业代管的联邦资助研究与发展中心、与大学和企业科研机构签订的合同科研项目等。国家航空航天局下设若干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与航天器研究。能源部拥有一些著名的大型国家实验室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国家科技基金会负责制定基础研究政策,并资助全国的基础研究及部分应用研究。美国科学院不是政府的决策与管理部门,也不附设独立的科研机构,而只是一个半官方的荣誉性的咨询机构。科技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权分散在政府和国会的一些有关部门和机构里。科研机构更是散布在政府部门、私人企业、大学和各种非营利组织里。美国的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一大主体。私人基金会是美国科技投入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日本的企业是科技投入的最大主体。日本科研经费的绝大部分是来源于企业而不是政府,近年来,日本企业所提供的科研经费约占全部科研经费的80%。因此,可以说,日本的科技投入主要是私人企业的投入,而不是政府的投入。在日本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里,政府也不是科技投入的唯一主体,并没有包办一切科学技术事务。 英国的科技体制类似于美国的科技体制。英国议会里设有“议会和科学委员会”和“上院科技特别委员会”。内阁办公室下设科技委员会,另设有一个由科技界和企业界人士所组织的咨询机构“应用研究和发展顾问委员会”。 上述市场经济国家都没有包办所有的科技事务。事实上,只要我们进一步考察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及其他各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的科技体制,就不难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的科学技术事业。P89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类型的教育事业..法国政府规定企业有办学培养学徒的义务,如果企业不办学,国家就要从该企业总工资额中征收3%的教育税;如果企业承担了培养徒工的义务,则可以免交此税。即便是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里,在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期,基础教育经费也都是由国字、教会、企业和学生家长共同负担;只是在其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义务教育经费才主要由国家负担。 P103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类型的文化事务。美国的电影业就是一个较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美国的各类电影机构均属民间私营性质,其中包括财力雄厚的好莱坞各大电影制片公司,以及其他种类电影协会、学会等等。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经济国家里,大部分文化生产和服务都要实现了商品化与市场化,文化产业构成整个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P118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类型的体育事务。在1972年举行的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马克·施皮茨一举夺得7枚金牌,他光着脚走向发奖台,而把训练鞋放在胸前,登上领奖台后又拿着鞋举起了双手,仅此一“举”他便获得了1000美元的广告收入。 P140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包办所有类型的卫生事业..由于卫生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发展国民卫生事业,不断增加公共卫生投资。在各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卫生支出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各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中,公共卫生投资又占一半以上。 四、转企改制单位现状分析 随着政府从一些领域的退出,许多原来为政府服务的国有事业单位必然要面向市场,尤其是加入WTO后。 然而,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人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事业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各项“事业”均被视为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事业单位大多以生产精神产品和知识产品为其主要劳动成果,其中集聚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与行政机关的不断膨胀一样,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了随意设置的问题。今天的局面是:事业单位机构重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事政不分,事企不分。一方面因为行政化体制无法遏制超编的恶疾,再者是双轨制经济运行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一部分人员为了规避市场风险而流动到其中。因为市场化程度低,事业单位成了群山之中的一个低谷,人员自然流入;而人员的大量流入,使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更为减弱,更加谋求保护而不是去适应市场。 并非所有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活动都不能实现商品化与市场化。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项所谓“事业”活动,都具有多重性质和功能,必须加以分类界定,其中绝大多数“事业”活动都可以实现市场化。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事业观念。并非所有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都必须由政府直接举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便是各种完全无法实现商品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也不必由国家包办,而可以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或由民间举办等方式。将原有部分“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从而有效地收缩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这是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 加速“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为实现原有部分“事业”产品的商品化创造条件。改变事业单位的服务面向与经营范围,使其逐步转向市场开展自主经营。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投资方向,促进有关事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发育与发展。 浙江省出台省直事业单位改企业政策,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提前退休、补偿金和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做了规定。河北省出台规定,把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权交给用人单位。河南省要求今年全省聘用制改革的覆盖面要达到40%,2003年达到80%以上,并在2005年前,全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四川省则要求,全省乡镇事业单位职工精简20%,并要求年内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对于部分过惯了事业单位生活的人来说,事业单位改革无疑是一场梦魇,然而,在更多的人眼里,改革则是一次从梦魇到新生的过程。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以后,恐怕许多人心里会很不好受。因为对他们而言,生活变模样了。然而,这一切却必须彻底地改变,事业单位要取消行政级别。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一步不慎,就会形成不稳定因素。作为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及时转变观念,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同时,要注意搞好各项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分配激励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职工端的是”铁饭碗”,干部坐的是”铁交椅”,职称评审是终身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当这一切彻底改变后,必然给事业单位自身带来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五、转制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改革既要果敢又要谨慎。改革必须实行“阳光操作”。在竞争上岗时除了票数以外,还要结合个人的政治、业务素质,领导才能等形成综合评价,整个过程群众现场参与。在改革中,如何建立让大多数人满意的考核制度;如何处理内退人员与在职人员的矛盾,有的年龄偏大一些的人虽然有才,但在“一刀切”时内退了,又不愿意接受单位的反聘,就出现人才的流失;对在职的如何进一步培养、留住也是问题,过去好多单位效益不太好,但他们仍然通过“扣”档案的办法,“留”住了很多人才,现在这种做法行不通.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单位的领导借改革之机消除自己的“眼中钉”,或任人惟亲;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时,激励、约束要同时体现,不少单位偏于一端。从长远看,衡量一个单位改革的成功与否,是看它是否保证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年上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是否充分发挥,员工收入是否稳步增长。 事业单位配套改革的问题。应该承认,事业单位改革困难重重,与社会配套改革不够健全不无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因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是用人制度的改革,即从终身制走向聘用合同制。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暂时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事业单位的人员对自身的许多切身利益包括养老保险、医疗、失业保险等具有后顾之忧。因此,事业单位要进行改革,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当务之急。 继续深化改革是转制企业唯一的出路。由于种种约束的存在,使转制的事业单位不会一下就完全变成企业,虽然名称已经变更。由于长期历史的积淀,使得改革不可能一蹴就。原有事业体制的模式不可能一夕改变。尤其是人的观念更不是说通就通的。加上转制企业本身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市场运作及企业经营上不可能照抄照搬别的企业的运作模式,这就更加加大了转制企业发展的难度和风险。如此,作为转制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一步步地前行。因此,探索转企改制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显得十分必要。结合转制企业的历史和现状,本文对如何加快转制企业的发展做了一些探讨。 (一)变革单位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事业单位,它有一套类似于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转制为企业后,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这各“官僚体制”。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组建相应的职能部门。加强与“生产”相关的部门和环节,即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转制企业来说,生产部门生产的更多的是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提高相应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成了企业的生存之本。由此就要从制度、体制上进行改革,强化生产部门,强化保障体制。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公司是企业,而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所以,公司必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必定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公司不是唯一的,但是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除了公司制外,还有个人出资、个人经营管理的业主制企业和共同出资、合伙经营的合伙制企业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却占据着支配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普遍采取公司制这一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的基本模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企业化管理并不仅仅是盈利,同样还要谋取社会效益,但是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像企业那样搞股权激励或开展借贷活动。没有这些限制,事业单位的风险也是不可低估的。此外,有关方面还要加强对其监管机制。单位个人要迅速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掌握一技之长。 (二)转变经营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体系。作为事业单位的员工,“铁饭碗”的优越意识根深蒂固。这种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以转变的。尤其对于转制企业的“单位人”,更多人的思想观念是趋于保守和害怕变革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变革可能触动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性中深层次的需求的体现。
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阐明利弊得失,一点点树立起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让人们逐渐适应并融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去,确立风险意识、效益观念。一切都要遵循经济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无视“生产”“经营”的“等、靠、要”转变到主动参与竞争、人人是企业主人、企业的兴衰成败与我息息相关的观念中来。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而思想决定人的行动,行动又决定企业的生死。只有彻底转变人的观念,才可能将转企改制进行到底。 一般来说,各国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功能、目标,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体育管理制度和体育发展政策。尽管世界各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各具特色,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主体的社会化,体育活动的商业化与职业化,体育服务经营的产业化,体育人员与体育手段的商品化,体育资源流通与配置的市场化,体育目标与功能的多样化,体育投资的多元化,以及体育市场管理的法制化等,既是各国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共同经验和一般规律,又是传统的体育管理体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发展趋势。 体育的商业化与职业化是当代世界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商业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例如,欧美各国体育俱乐部之间相互买卖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及其他各类运动明星和优秀选手,英格兰曼联队足球运动员因斯以1100万美元的转会费加盟到意大利国际为兰队。再如,拍卖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1960年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首次开始收取电视转播费,当时欧洲广播聪明付出了120万美元;1964年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费上升为160美元;1968年墨西哥第十建届奥运会为180万美元;1972年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为570万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为1350万美元;1968年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为8700万美元;1984年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为2.25亿美元;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达到3亿美元;1922年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收入超过4亿美元。由此可见奥运会商业化发展速度之快。在这数以亿计美元的背后,既有各大商业公司的巨额利润,又反映了奥运会性质的变化。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的心目中,体育是美丽、正义、能手、荣誉、健康、进步与和平的化身。而在今天一些人的心目中,体育也许意味着商品、市场与利润。 (三)改善经营思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既然转制为企业,就需按照企业来经营。虽然产品是无形的或服务的。只是它的经营之道不可能等同于有形产品的企业经营。以企业的视角来审视市场,以市场的需求来最优化配置企业资源。 对于转制企业,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应大力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运作。因为以前作为事业单位,从来教师上级派任务,上面发工资;而转制为企业以后,就得自己去找活干,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对于相对闭塞的事业单位来说,如何发现市场机遇,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将是一个全然的课题。由此,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运作,便业得格外重要了。一方面,它可以去发掘市场,拿来订单,找来活干,养活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通过市场运作明细企业优劣势,针对市场需求,最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赢得机遇。 (四)以人为本,满足员工的人性化管理需求,激发员工潜能。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种种制度的约束,人们已习惯于被动的工作方式,要求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创新,没有动力,只是得过且过。这并不是说是员工的素质低、能力差,而只是由于体制的束缚,没有给人们以更多的发挥空间。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转换经营观念,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用人思路。年轻人希望改革,专业技术拔尖的盼望改革,没有专业技能、本身素质不高的不希望改革。这里面没有论资排辈。用人制度的市场化,已经显示出了改革的极大生命力 如何改变过去人们的行为模式,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成为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满足员工内心理深层次的需求,如发展、信念、忠诚等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当员工的内心需求得以发掘并得到实现后,他们会产生更多的热情和更强的动力,为企业的发展而拼搏。人性化的制度和措施使人们有了理广阔的修改空间和更大的自主弹性,使得员工释放潜能和创造性地工作成为可能。这样死气沉沉的工作氛围被打破,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团队逐步形成,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准备好了最根本的资源。 (五)广泛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以电子商务来拓展市场.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网络的世纪,这一方面为全球采购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微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BTOB),企业与消费者之间(BTOC)。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大节省企业的经营费用,同时也将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尤其是对于是转企单位,由于他们的产品大多为无形产品和技术服务,这就更有利于通过网络来开展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通用总裁韦尔奇也曾在他的自传中说过电子商务是他所见过的唯一能使30天前制定的目标在30天后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活动。韦尔奇认为电子商务已成为通用电气公司DNA的一部分,是通用电气流程再造和企业变革的途径。在通用电气仅仅是“电子制造”(e-make)一项就为通用电气公司节省了行政费用总和的30%,多达100亿美元。韦尔奇本人更是对电子商务着迷,随意是年过半百的人,可他仍然每天坚持学习电脑知识、电子商务。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成长与国际竞争的升级同步,加入WTO,改革的深入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等等,都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迅速成长提供了绝好时机。可以借此机会,跨越漫长的探索时期,吸收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商务工具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和资源。虽然当前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由于网络建设得不够完善,人员电子商务素质的普遍缺乏,以及信用体系的不够健全等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有相当的难度,企业仍然不能忽视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而应先期投入,加强宣传。这样才不至于错过这个发展的好时机。 (六)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谁都知道,品牌对企业意味着什么;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得以繁衍的根本所在。转企单位也一样,产品虽然无形,可品牌也是无价的。知名品牌可以使一个企业死而复生。尤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使竞争走向国际化。难以想象,一个无名品牌的生命历程会是怎样。企业只有技术先进自己的核心产品,创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才可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而企业文化则代表了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哲学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而这些正是树立员工信念,统一员工观念,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上下同欲者胜”。有了明确的目标,人们自然会相聚在企业的麾下,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遗余力地工作。由于信念的传递性,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完善、繁衍,不断地凝聚更多的新人团结在一起,为了同一目标而奋斗。 企业文化作为广大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对职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文化是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对职工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作为组织的一员往往会自觉地服从那些根据全体成员根本利益而产生的行为准则,产生“从众”行为。美国学者凯兹·卡恩认为,将个体凝聚起来的主要是一种心理力量,而非生物力量。企业文化正是以尤其是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企业内部人们的思想,使企业成员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对企业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同时,在企业氛围的作用下使企业成员通过自身的感受,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在职工的潜意识中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向心力。这样,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样,企业文化是企业决策文化和职业分工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企业员工产生教育和同化作用。因此,企业文化执行着维系企业存续的功能。一个企业有了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就有了精神支柱,就有了精神寄托,就有了追求和向往,就有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更多阅读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佛家讲人活着的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简介徐朋飞谈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非要给它加一个意义,那就是不断的付出爱。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方法/步骤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1、意义一:不断的成长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小
失败了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怎么办 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失败了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怎么办——简介我们活着,谁的人生都会失败,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只是很多人眼中贴的标签。那么接下来小编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失败了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失败了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怎么办——方法/步
论法治的意义 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上学期法理课的期末论文,全是自己写的,感觉不错,哈哈。论法治的意义内容提要:本文从法治的定义与理解出发,结合当今形势引发对法治意义的思考,通过利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研究了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并阐述了法治的作用,证明了法治的
道听途说: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意义原来是这样的,城市孩子留学呢?
梦里江河的话:北京孩子出国留学如果不回国工作生活的话,也类似这样吗?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意义来源:刘振云的日志清明小假,归故土。前天,从涡阳去亳州,公交车上人员拥挤,熙熙攘攘。不过车上有一40多岁的男子音如洪钟,谈吐之间,其中言论,颇有
电装DENSO火花塞型号的读法-字母代表的意义图解 denso火花塞
转自:NGK-DENSO车友论坛电装DENSO火花塞型号的读法-字母代表的意义1、DENSO株式会社(电装)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公司;日本第一,是丰田配套生产厂家2、DENSO铱金火花塞世界最小径--0.4mm“铱”中心电极。中心电极越小,点火所需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