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故乡 周国平 我的精神栖居在故乡



     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扼杀所有仪式和信仰的今天,故乡生活、儿时记忆,成了停留在人们心头的一声叹息,但真正对故乡有透彻理解的人少之又少。对于现代人来讲,故乡仅仅是一个精神符号,那么故乡究竟在哪里?

  在广东作家、区域民俗文化研究学者幽壹的笔下,故乡是温暖的、可追忆的,是值得让时间在书页间定格,让天南地北的朋友乃至后代去了解、遥望、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故乡也是生长在作者脑海中,滋养其不断地出走、回归、再出走的精神归所,是他的文化血脉之源。

 精神的故乡 周国平 我的精神栖居在故乡
  幽壹是生活在粤东海陆丰地区的客家人,他在《回不去的故乡》一书中所述及的大多是海陆丰客家文化,而客家文化又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如果去追寻客家人的迁移史,那将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条重要支脉,同时客家人也是将中华文明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的文明信使。

  在书中,作者所指的故乡,即指地理方位上的故乡,同时也指向了滋养其精神的文化故乡。那里有浓浓的故乡味儿,深深的故乡情,有曾经世代延续的生活传统、习俗,在慢生活的节奏中,有一种井然的秩序和对自然的敬畏。作者从海陆丰民俗、文化、饮食、手艺、农事、生活琐记等多方面,以白描的手法展示了正在滚滚历史车轮下,慢慢逝去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可贵的是,作者的文字,并没有陷入通常对故乡的眷恋、哀伤之中,也没有停留在对时代发展的讨伐层面上,作者在生活细节里透见文化,在文化之中追溯渊源,在历史记忆中挖掘属于自己、属于海陆丰人、属于所有客家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文化渊源、精神特质。

  笔者是从中国最寒冷的东北,迁居至温暖深圳的“新客家”,在品读该书时,我看到的是中国南方与北方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那些不同的生活习惯、习俗背后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细节积淀,存在便有其合理及动人之处。

  尽管一些传统的习俗终要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在它未消逝前,重温它的温暖,重拾他的记忆,让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给人以温暖的仪式、生活细节、宗族情感,重新给快节奏的现代人以心灵的力量。该书如同一本对照记,让人们可以透过书中描写的生活细节,对照寻找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信仰之间的异同点,同时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即将逝去的乡村记忆在文字里的重现,或许在时光中,这本书会愈加显现其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43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读《妞妞》有感佟迪 周国平 妞妞

原文地址:读《妞妞》有感(佟迪)作者:会计系党支部读《妞妞》有感上周,我读完了这本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妞妞》。刚接触到这本书时,因为书名的缘故,并不对这本书有很强的阅读兴趣,但是翻开正文第一部分,我便对它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这

读周国平《面对苦难》与《直面苦难》 直面苦难的例子

“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献给害我读周国平的人看到苦难这种题材的散文,就惯性的归于“鸡肋汤"文,而对这种富豪在乞丐面前做上帝状,或和尚在妓院门前做看破红尘状的文章,我是向来不屑的。耐不住朋友推荐给我看,

哲学家、学者、散文家周国平介绍 周国平著作

周国平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哲学硕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案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

周国平经典作品:妞妞

作者:周国平分类:散文随笔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28元状态:选载总点击:39397731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甚至

声明:《精神的故乡 周国平 我的精神栖居在故乡》为网友夕陽西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