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中集案例



动态更新资料,欢迎跟帖!

 

   1980年在深圳创立的中集集团, 靠生产集装箱起家,从一个仅有300万美元投资而且曾一度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了一个在国内以及美国、欧洲等国家拥有60多家企业的现代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航母。

1982年5月3日中集集团生产出了第一台集装箱。1986年曾一度大幅度裁员,暂停集装箱生产而转产的钢结构件和法兰盘等产品打入了香港市场,实现首次盈利。1987年,集装箱生产恢复,两年之后标准箱的产量达到了10000个。1990年中集集团的机场设备正式起步,同年9月,第一台登机桥交付天津机场使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登机桥和国内一流的航空货库供应商,以机场旅客登机桥、全自动航空货物及物流处理系统、自动化立体停车库等为主要产品。自2005年起登机桥的订单量居全球第一位,产品成功进入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集还为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生产了全球最大客机A380的登机桥。

    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装箱工业开始向劳动力低廉的中国市场转移,中集为了借这股东风,在出现集装箱市场潜力的国内实施了一系列的并购,以实现快速扩大规模。1993年开始收购大连集装箱公司51%股权,建立北方基地;1994年,收购南通顺达集装箱公司72%股权,建立华东基地;1996年,收购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80%股权,加上深圳基地,

中集的集装箱业务在短短几年之内得到快速扩张。1996年,中集集装箱产量首次超过日韩,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市场份额逾20%,标志着承接集装箱产业转移的中国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从1996年到2007年,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销量始终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1996年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自此中集基本上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和折叠式集装箱在内的全部集装箱产品,而之前,只能制造干货集装箱。而且,该公司采用的是世界一流冷藏箱生产技术,可以为中集集团的客户提供各种不同型号的不锈钢制和铝制冷藏箱。1997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520万美元,净利润585万美元,中集有65%的权益。截止到1999年,集装箱业务基本上形成深圳蛇口、南通、新会、大连、上海、天津、青岛的格局,中集集团在集装箱业务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上都趋于更加合理,竞争优势得以增强。2000年中集和英国的UBHI公司签订协议,获得其罐箱制造技术。15个月后,中集不锈钢罐式集装箱制造厂开业,当年生产出300台罐式集装箱。总共用了两年半时间,中集罐式集装箱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30%。2004年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2006年,中集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罐箱生产供应商,IMO罐箱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2002年,中集正式挺进道路运输业务后,再次使出了兼并的招数。5年内,中集先后完成了对美国HPA MONON公司、扬州通华、济南考格尔、驻马店华骏等行业知名企业的战略性收购。其中,2003年5月以450万美元对美国HPA MONON相关资产的收购,使中集将自己的并购延伸到了美洲。中集集团通过出手不凡的系列收购活动,为半挂车及专用车产业布幕谋篇,积极构建产业竞争优势。按照“为全球市场提供一流的陆路运输装备和服务,同时推动中国公路运输装备的现代化”的战略定位,目前已经建立起辐射北美、泰国及中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的22个生产基地和19个销售服务公司,形成中美互动、中欧互动、分布合理、互为支持的产业格局和年产超过20万辆各类专用汽车的生产规模,已经成为集团的第二大业务和全球最大的专用车制造集团,产品畅销美国和日本等主流市场。

2004年3月16日,中集集团再次把触角伸到了欧洲,收购了英国Clive-Smith Cowley Ltd.60%的股权,拥有了DOMINO折叠箱的系列专利技术,DOMINO折叠箱约占世界折叠箱市场的70%份额,这项收购有利于中集在折叠集装箱产品上的竞争优势。

2007年6月,中集完成了与欧洲主流的道路运输车辆和专用静态储罐领先供应商—荷兰博格工业有限公司的并购,拥有了博格工业有限公司在欧洲5格国家22个生产基地和全部销售网络的80%股权。7月,又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42.18%的股权。安瑞科是中国领先的专用能源装备制造商及集成业务解决方案服务商。这样,中集集团在原有的包括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张家港圣达因低温设备有限公司罐式装备业务基础上,快速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及服务产业全球化营运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化的竞争能力。2007年,能源、化工装备及服务业务实现了45.36亿元的收入,毛利率达到15.12%,收入占总收入的9.3%,成为集团的第三大业务。而作为集团主业的集装箱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却有所下降,2005、2006、2007年分别为86.2%、78.1%和69.8%。

中集在通过一系列的海内外并购实现做大之时,也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为其做强不断注入活水,及时进入了高科技含量的冷藏箱、道路运输和能源、化工装备业务领域。中集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以产品分工的9个研发中心、1个制造技术中心和1个CAE计算中心,同时还建立了多个重点实验室、试验平台等中试机构,构成了中集特有的“集中管理、分部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生产体系。

2007年,集团公开发新产品560种,取得技术创新成果94项。申报专利365件,其中发明专利199件。同时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投入近10亿人民币。

 跨国经营:中集案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4508.html

更多阅读

中集集团的周期性分析 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分析

(2007-10-09 14:35:25)转载▼标签:产经/公司专家观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李泊溪论中集集团周期性我们应该看到中集产品过于单一。尽管它是一个强人,但是它是一个独脚将军。这样一个产业容易造成风险,因为你完全是一个顺经济周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第7节:前言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6)

系列专题:《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海外鏖兵》  中国企业迈向成熟的跨国经营需要一个过程,在决策中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走得稳,不能盲目冒进。一些案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出现过为争取获得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未能充分利用甚至

企业跨国经营 第4节:前言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3)

系列专题:《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海外鏖兵》  在一些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如通讯设备,国内领先企业近年来抓住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契机,同时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几乎可与国际竞争对手同步推出新产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获得较理想的收

声明:《跨国经营:中集案例》为网友夜笑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