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继征集行业合作伙伴之后,北京奥组委开始征集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一时间,国内互联网企业热情高涨。在这漫长的8个月中,按业内人士的说法,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年的申奥。但多轮较量下来,最后只剩下新浪和搜狐两个死对头争夺最后的一个名额,网易则在交投标意向书时就选择了弃权。但在最后,搜狐胜出,而各大网站的出价是个未知数。张朝阳后来谈到赞助时说:“奥组委选择搜狐作为官方网站赞助商的时候,资金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当时花的钱不是最多的。一个是资金,一个是等价的服务,等价的服务占大头,资金是占小头的。在奥组委选择的时候特别看中你的服务,而不是你花多少钱的问题。我们的回报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奥运带来的机会,我们投入了,同时奥运的品牌、搜狐3.0战略两大战略使得我们翻身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门户,这个价值是非常巨大的。除了品牌给我们的好处以外,对我们自己的平台、产品各方面是一个推动,因为奥运导致我们对于产品上的追求、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带宽服务器群落安排的经验都是我们的价值。”按照张朝阳的说法,赞助奥运的回报是物超所值。而竞争对手新浪则在提醒搜狐注意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成为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无疑为搜狐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老大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旧的游戏似乎被赋予新的规则,互联网门户的格局也许即将改变。当8月中旬开始,搜狐网在访问量和总排名这两个影响广告价值和效果的关键指标中,连续两周超过新浪网的时候,这个猜测正在成为现实。根据两家公司今年发布的财报显示,搜狐在网络广告领域赶上新浪并非没有可能,两家公司的差距,最低时仅有百万美元。

虽然在奥运第一战役中取胜,但搜狐并没有高枕无忧。作为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的主要任务是帮奥组委建好奥运官方网站,这个网站将是全世界看北京奥运的第一门户,搜狐不但要建几百人的专业团队并持续投入三年财力和资源,还要保证比赛期间承载巨大的访问量不宕机,不受黑客袭击。搜狐首席财务官余楚媛说:“尽管外界认为这个时候我们会欣喜,但我在为搜狐骄傲的同时更多的是‘诚惶诚恐’。”这对全球网络公司来说都是个巨大挑战。同时,奥运的报道机会所有网站共享,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回报条款中发掘最大的价值并和对手竞争是搜狐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