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见底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究其经济学理论层面的原因,就是产品生产创造的成本太高,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少,耗费的资源太多,造成了全球性资源的不断减少,而满足以及较好地满足人们较好生活质量的需求是做不到的,因而,只有在这些事实和证据中大量地加水和加泡沫。而金融机构就是加水和加泡沫的工具和平台,从而掩盖了这些令人吃惊并担忧的现实,造成虚假的图像。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必然所消耗的物质(商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而更多的和更好的商品完全是由原料资源创造出来的,即成语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人类只有先创造出来更多更多的原料资源,才有可能去生产商品。
然而,上帝赐予给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越来越少的。那么,只有在消费之后的垃圾堆里找资源。这就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也就是再生资源产业的历史重任。
对于中国,这更是个担负世界责任的政治性问题,民族性问题和国家性问题,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广东、浙江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以自主自强的信念将发达国家廉价的可利用废旧品进到了中国,生产出好质量的产品。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节约了自然资源和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过程环节,还提高了环保水平,还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而这些都是民生的大问题。例如: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39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
我国政府及全国人大应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再生资源产业,当作民生的基础来抓,从法律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上、财税政策支持上、政府监管审批上、政府办事效率和成本上及国际投资贸易合作的支持上,都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落实。
民生问题及拉动内需不是个抽象名词,更不是抽象的包装,它是实实在在的生产、竞争、利润和收入的行动之和。
电视采访时,一位女政协委员在大谈刺激消费问题时说:对于高档商品,我国称为“奢侈品”,而法国有专家建议应与欧洲一样,称作“精品”,这样就能改变我国民众的错误认识,就能推动“精品”的消费。
事实上,这种观点已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发展及解决民生、拉动内需等系列概念是南辕北辙的了。经济危机境况下所谈的和急于解决的是民众的生存或较好生存的问题,这中间来不得一点点虚假,而改变商品的名称,是属于闲暇之时的自欺欺人的范畴。
因而,要想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做法,必须从立法和执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