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的3G业务刚刚推出时,曾饱受手机短缺及其它技术上的困扰,直到2004年,困难才得以克服,加上各款时尚手机相继推出,整体的业务才有了显著的进步。
![稳健发展的含义 发展中不忘稳健](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202747046833.jpeg)
在发展过程中,李嘉诚了解到,虽然没有单一产品能成为其撕开市场的杀手级产品,但3G的核心竞争力是存在的:将其速度提升到可以顺畅接通任何网站,手机就不止是一个用于通话的终端,而是一部小型电脑。虽然其它无线运营商也试图让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但一个无形的障碍是:运营商们希望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无线门户内,而用手机登陆其它网站则速度缓慢。只有打破这一僵局,用户才能乐于使用手机上的信息增值。顺着这一思路,和黄最早和雅虎、Skype等网络公司合作,因而取得了先机。 到2006年8月,其全球3G用户数量达到了1350万名,为全球最大的3G业务运营商。过去6个月中,活跃用户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益)从42.2欧元升至44.66欧元,而非电话业务所占的收入比重从25%提升到28%,开发每个客户成本也从293欧元降低到262欧元。 有人在试图解析李嘉诚时发现,一直以来,李嘉诚的过人之处,是他总可以在一项业务的极盛时期洞悉其危机所在,未雨绸缪,然后迅速作出新的部署和尝试。 当年他生产塑料花的时候,塑料花行业正大行其道,大有带动香港工业起飞之势。然而李嘉诚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途有限,于是转向房地产发展,全力拓展房地产市场,并在紧接着而来的房地产高潮中获得可观的回报。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富豪级人物,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香港房地产最高峰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1997年,他开始不断出售手上的物业,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把资金分投于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使集团避过了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重大打击。 众所周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会面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么葬身,要么辉煌。而作为经常吃螃蟹的李嘉诚,难道真如他自己所说“是老天的眷顾”,让他这么多年一直辉煌吗?仔细分析发现,“李超人”的超人之处,是因为他善于自保。 曾经,人们试图用“股神”巴菲特的思想框架来解释李嘉诚。巴菲特善于分配资本,厌恶负债,热爱现金流稳健的业务。李嘉诚却没有巴菲特那么容易琢磨,作为一个“帝国建造者”,李嘉诚的技巧可谓丰富,他会像一个投资者一样耐心地将资本囤积于某一领域,承受亏损压力维持一些业务的发展,也会在恰当时机将新兴行业与资本市场的概念结合,以融资所得逐渐将一个产业由虚做实。他敢于在一些政策风险很大的市场下注,往往能够全身而退,而他早年一些不被看好的投资,亦能获得数以亿计的回报。这种无拘束的企业成长方略,在李嘉诚的运用下出现了奇妙效果。 但是,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据说,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人像是一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握有一杆玉制的秤,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一直被李嘉诚奉为法宝。他的自保秘诀是: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