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连有报道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已经岌岌可危;半停产、停产甚至倒闭,成为许多企业今年面临的窘境。
中小企业陷入困局的原因,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方面,美国“次债危机”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企业外部需求下降;粮油价格上涨掀起的国际性通货膨胀又进一步恶化了各国经济前景。国内方面,人民币升值抬高了商品价格;原材料和劳动力涨价增加了生产成本;紧缩性货币政策提升了资金使用价格;出口退税改革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又加剧了企业负担。
对于中小企业的困境,我们在叹惜和担忧的同时,更需要理性看待和面对,不可因此而动摇宏观调控的大局,顾此失彼而迷失方向。
首先,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危机是转型的必然。以出口加工为主导的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带动“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但与此同时也牺牲了我国的环境成本和压榨了廉价的劳动力。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时期,“中国制造”亦正向“中国创造”过渡,此时以传统劳动力优势为主的中小企业必然需要退出市场,这是改革和转型的阵痛。
其次,中小企业的危机有利于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内外部环境恶化是难以避免和改变的现实,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必经阶段。在此过程中,竞争力弱的企业将淘汰出局,而留下和重组更富效率和实力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将会塑造和重振一批强大的企业。
再次,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盲目性和过度扩张的趋势,它们在看到某行业利润率较高时,往往一窝蜂的簇拥而进,而不经过市场调研和投资分析,不关注企业的长期成长与技术改进。这种情况下,一旦宏观环境恶化,它们则危机四伏,无还手之力,此类企业退出市场反而有利于市场结构优化。
最后,也要看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是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内外恶化的环境下,宏观政策也需要适当的向其倾斜,不能让市场将其“一网打尽”。
所以,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当前的困局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具有内生的必然性,从而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和惊恐,更不要因此犹豫和怀疑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内外环境的“风雨交加”确实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过度冲击,因此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产业和金融政策扶持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