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行业天生就是与危机公关为伴的,比如石油、煤矿这些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率天然地高于其他行业。8月中旬,国资委公布了2005年央企的考核结果,中石油发生两起以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A级降为B级;中铁工发生五起以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B级降为C级,还有其他一些重量级企业也被一一点名。但是到记者写稿时为止,中石油尚未对公众就这一不利消息做出反应。
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国企在公众面前的失语并不奇怪,因为媒体和他们沟通是难而又难的,笔者曾向中石油机关报《中国石油报》的同行要一些企业领导人的电话,对方很疑惑地说,能采访到吗?我们约采访都是很难的,平时的稿件都是发机关里的新闻稿。
香港同行可能对这种情况缺乏免疫力,前几年中石油旗下公司出现裁员风波的时候,很多香港媒体联络中石油在北京的发言人,但未能得到回复,道琼斯旗下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也同样没有斩获。海外传媒颇感不适,抱怨连连,纷纷翻中石油的老帐,说连不少证券分析员向中石油索取公司资料和数据时也遇到困难等等。缺乏与公众的沟通,使企业在公众形象塑造上失去主动地位。打开中石油股份公司的网站,虽然里面强调:“本公司亦不时通过新闻稿及公司网站及时公布公司的最新重大发展”,但笔者在“企业信息”网页里看到的是,2005年全年一共更新了三条信息,2006年到目前为止只更新了一条信息。
其实无论是由安全事故、人事变动还是去年中石化被财政补贴100亿引发的风波背后,都能感受到石油企业与公众沟通的缺乏。经常向公众传递企业的客观信息,同时把和媒体的沟通变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不仅能在这种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更能寻找到最新的公关方法和资源,所有不利或有利的舆论苗头会鲜活地显现在企业面前,使企业能防患未然、心中有数。可以说,沟通中得到的启发远远比闭门造车想出的公关点子要强得多。
以笔者的观察,中国的石油企业很有可能要迎来下一轮“挨骂”周期。一方面中石油刚刚高调公布了上半年收益额——破纪录地得到了806亿的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国内成品油价的上涨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石油企业的垄断让老百姓心里憋着气。从以前的经验看,让老百姓腰包受损之时就是导火索被引燃之日。如果中石油、中石化不即时采取有效的公众沟通,品牌形象必然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再者,到今年12月,中国加入WTO已经整整五年,按WTO的规则,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到五年期统统解除,早就对中国能源市场垂涎欲滴的国外石油巨头,会不会利用中国石油企业在公众沟通上的软肋给市场撕出个大口子,也未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