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1700亿带来了什么?



 “股神”巴菲特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作为巴菲特唯一持有的石油股,中石油上市公司今年年报显示,利润总额已从2004年的102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05年的1756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2003年696亿元的利润额只是2005年的零头。

  随着今年油价在破纪录的高点盘旋,中石油的年中报表披露,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利润额已经达到了809亿人民币,再度增长近30%。在美国《商业周刊》首次评选的"亚洲150家最佳企业"排名中,中石油位居第二,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与国外投资者的叫好正相反,国内民众对中石油的盈利相当冷漠。“乘国际油价之风,坐收垄断之利”,“巨额利润里,凝聚着无数民营石油企业的牺牲以及普通民众多付的账单”,面对这些指责,中石油始终没有与公众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以至于国内成品油价每涨一次,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内石油巨头遭到的骂声指数也会随之高涨一次,国内民众对中石油垄断和暴利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对它盈利的欢呼。

  中石油的尴尬

  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对中石油在高额利润下的处境很感慨,他对《成功营销》记者表示:“按照常规来说,1700亿元利润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是盈利所带来的结果与中石油的期望大相径庭,原本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承担了很多的社会义务,而且还解决着一百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但中石油的巨额盈利没给它带来太好的社会形象,1700亿的巨额利润下中石油面对的是‘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责难。”

  首先在政府方面,政府对中石油这些年的表现并不满意,意见主要集中在出现了大的安全事故上,井喷、爆炸之类的事件让中石油承受了很大的政府压力。另外,中石油与一些地方政府的关系需要协调,中石油很多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以前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相当紧密,但是中石油上市之后,下级企业都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运作,和地方政府之间不再是以前那种一体化的关系,与地方的关系并不和谐。

  从企业内部来看,媒体经常批判垄断企业的高工资,但中石油下属企业的普通员工收入很低,个别下属企业甚至工资都开不出来,工资较高的是中石油的管理人员。而对外,由于油价的上涨,中石油受到的垄断和暴利的责难越来越多。

  去年广东省的油荒和今年成品油价的连续上涨,使人们对国有石油巨头的质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广东油荒事件期间,搜狐财经频道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对油荒产生的原因,86.95%的人认为是“石油寡头蓄意制造恐慌”,而认同中石油、中石化不断强调的“国内炼油行业出现全面亏损”这个理由的人群只占9.46%;对“你认为要解决油荒该怎么做?”的调查中,认为需要“改变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打破垄断”的人占到75.06%。

  “可以说,中石油这么大的企业确实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董秀成认为。

  巨额利润下,国内民众对中石油的指责反而愈演愈烈。其实通过中石油的这种尴尬可以看出,中石油的公共关系与民众的维系是效果不明显的。

  双重标准是症结所在

 中石油:1700亿带来了什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夏业良教授表示,石油企业如果要市场化,就应该追求彻底的市场化,现在石油企业和通讯企业的情况很类似,在一些业务亏损的时候会寻求国家保护,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在企业可以自己主张价格的业务上,却开始强调市场化以及和国际价格接轨。这样有意无意出现的两套规则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消费者就是上帝,民意如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中国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扭转品牌形象,就要在面对公众时避免留下用两套标准要求自己的印象,坚定地走市场化改革的路线,用市场的规则来要求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自然会得到更多的社会理解。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误解。”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成功营销》记者表示,人们对石油公司的指责源于“两大石油公司背了国家管理体制的黑锅,并不是公司的过错”。陈薇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成品油价问题上,不仅没有牟取暴利,而且承担着并非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的原油进口价是按高涨的国际油价走的,但是在成品油销售上要受制于国家规定的很低的成品油零售价,“油企在炼油环节是不挣钱的,利润源于上游的石油开采环节,很多媒体和社会舆论在这个问题上是错误的”。

  如果是这种情况,油企的公共关系活动应该集中在对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澄清上。但是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认为,国外石油公司开采出的原油最终能够到手的可能只有50%,很多石油以份额油的形式分给各方,但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内可以100%得到所开采的原油。

  按照国际惯例,重大油气资源和管道投资项目,一般都是几方合作,共同成立一个财团进行投资,油气资源的权益要按照股权比例给股东分配,也就是常讲的“份额油”。随着国内生产成本20美元上下的原油国际价格已经涨到70多美元一桶,“份额油”带来的利益难以估量。“既然国家给了你这些利益,你当然应该为国家承担一部分责任。”韩晓平表示。

  所以,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业内获得的各种垄断利益使人们很难接受它们炼油上承担着社会责任的解释。

  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表示,目前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除了中石化有一部分企业在境内上市,其他的都是登陆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会特别注意自己在资本市场的形象,这种形象会直接影响股票市值。目前中央有一个建议,希望大的国有企业回境内上市。如果中石油和中石化能够在境内上市,一方面会真正关注自己在国内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得到收益,分享它们的发展成果,这样对扭转石油公司的公众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各国油企的垄断困境

  其实随着全球的油价上涨,各国的石油公司在国内都在受着民众责难,当埃克森-美孚在议会里被质疑是牺牲老百姓的利益,大赚“黑心钱”时,公司总裁提勒尔森振振有辞地回答道:“所有的利润都是为埃克森-美孚超过200万名的股东累积财富。我怀疑在座的议员中,就有人从我们去年的成功中受益。”果不其然,根据公布的国会议员财务报告显示,出任司法委员会委员的一位参议员就是埃克森-美孚的股东之一。拥有广大的股东基础,对石油公司的公共关系不无好处。

  当全球飙涨的油价快要撑破一般老百姓的钱包时,石油公司高得出奇的利润率自然会引起普通老百姓的反感,尤其是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相比其他行业表现出了更多垄断性质时,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矛头所指。《财富》(Fortune)杂志今4月初公布的2006年全美500强企业排行榜中,石油公司的财富变化最为显著,不但有三家石油公司跻入前十名,埃克森-美孚还以近3400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替代蝉联首位达4年的沃尔玛公司,净利润超过沃尔玛、通用汽车、雪佛龙和福特四家公司利润之和。美国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就曾提出草案,要求向获利丰厚的石油公司征收额外“利润税”,利用税款回馈消费者。并且不断要求共和党当政者对接连上涨的油价采取行动,以免损害小商业及消费者利益。

  了解国际石油巨头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对中国企业也有相当大的帮助。曾经在克林顿时期担任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的李格斯说,除了埃克森-美孚外,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就已经宣称自己是一家“能源公司”,而不只是经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英国的BP石油公司更是在全美大做形象广告,声称自己是家“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的公司,在全球油价高涨的情况下,努力淡化自己传统石油公司的形象。

  另外,石油企业在处理品牌危机中保持开放和坦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15家美国石油和汽油公司向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提供纳税记录以及盈利帐目,提供这些记录,对于消除公众对石油公司巨额利润下纳税方面的疑虑很有帮助。

  中石油的新动作

  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告诉《成功营销》记者,中石油的领导层已经认识到企业在公众形象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提出了企业要在三个方面承担责任:环境、社会和经济。过去中石油强调经济责任过多,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方面,目前中石油正设想在以后的年报里,加入承担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上。目前中海油的这个指标正在制定过程中,中海油已经于今年初率先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5502.html

更多阅读

英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的英语是什么

英语考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共产党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们开始自觉地学习英语。然而,由于英语学习的升温,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及人事主管部门开始头脑发热,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设置层层英语考试。现在英语考试已经

印度的空难带来了什么? 印度空难

惊闻印度当地时间22日6时30分许,印度航空公司一架从迪拜起飞的波音737客机在门格洛尔机场降落时突然失事消息。机上载有166人,包括4名婴儿和19名儿童。到今天为止,官方已发布空难158人遇难,8人幸存,这次这么多的遇难人员是印度历史上为数

BMCC带来了什么? bmcc调色套什么lut

BMCC开始供货了。郝老师的第一感受是“又一款机器。。。。。。”喜欢“电影感觉”的摄友们在买机器时又得多琢磨一会儿了。5D2、5D3、6D、松下GH3,现在又加上了“国造35”、“BMCC”。脑细胞要多死几个的说。。。。。那么BMCC究竟给

声明:《中石油:1700亿带来了什么?》为网友不再畏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