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新闻笔记第二十四篇》
严介和真相:承包市政工程起家因收购国企成名 本报记者 宁华 徐正辉 刘长杰 景德镇、连云港、镇江、长春联合报道 news.dayoo.com2005年11月06日10:40来源:经济观察报 严介和以承包市政工程起家,因大规模收购国有企业成名。从2002年至今,他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大中型国企,其拥有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旗下成员企业达115家。在2005年的胡润百富榜上,他的名次在一年内从第66位跃升到了第2位,个人财富从15亿元暴涨至125亿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关注严介和的财富路线。 7月,严介和模式在江西省景德镇遭到挫折。托管景德镇百亿国有资产的协议,在该省国资委介入后,最终被叫停。9月,吉林省也中止了与严的合作。根据之前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太平洋建设集团打包重组吉林省国资委直属的8家国企,总资产150亿元。 严介和处在质疑的声浪中,尤其是他对国企的零资产收购。不过严辩解说,我们没有猫腻。他抱怨收购的31家国企“什么贡献也没有”。对于外界指责他因此而换取工程项目,他说“都是当地政府主动找到我们的”。 协议终止的背后 根据吉林省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签署的框架协议,严介和得以打包重组吉林省国资委直属的8家国企,总资产150亿元,而与负债相抵后为零资产。 吉林省的一位官员透露,双方本来预定打包的企业是12家,后来太平洋建设集团要求降为8家,期间,太平洋方面提出再减少4家。吉林方面表示,可以修改框架协议,但太平洋必须先拿一部分定金。 协议中的八家企业包括吉林交通建设集团、建设控股集团、高速公路公司、汽车工业贸易集团和省信用担保公司等。法学研究员、中国国际商会仲裁员陈正伟博士说,从太平洋建设的主业来看,他们也非常需要这些国企中的一些宝贵资源。交通建设集团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一级资质。这样的企业全国有20余家,东北只此一家。 但是“零资产”收购遭到了吉林一些被托管企业特别是效益好的企业的抵制。在吉林省人大的干预下,这些资产被重新评估为正数。这引起了严介和的不满,他认为“吉林省出尔反尔”。9月3日,吉林在没有收到资金的情况下,宣布终止此前双方达成的协议,并立刻恢复了几个企业原有的领导班子。 吉林省国资委秘书长杨雨廷认为,几家企业的资产评估,是经双方都认可的20多位评估师集体作出来的,符合法律规定;至于无形资产是否计入收购成本的问题,根据国资处置的有关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等必须计入企业的资产。 来自吉林省政府的最新消息说,目前意向购买这八家企业的机构很多,但吉林不会再以“打包出售”的方式对国企进行改制,而是要谈成熟一家,重组一家。 景德镇市和太平洋建设集团7月1日签订六家国有企业托管协议,涉及资产80亿元。一周后,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吴明辉便亲率调查组前往景德镇对合作协议展开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参见本报9月5日报道《百亿国资托管被叫停严介和另类生意遭质疑》)。江西省国资委的调查报告认为,景德镇市与严介和这种协议托管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并且不符合国有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 调查报告认为,景德镇市一揽子打包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风险来源于对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资金和管理能力一无所知。“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太公开,要他们提供财务报表,一会儿是这个口径,一会儿又是另一个口径,搞不清楚他们真实的财务状况到底如何。”一位参与调查的江西省国资委官员说,通过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太平洋建设集团收购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国有亏损企业,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这些行业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在目前市场竞争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他们能否盘活这些企业是个问题。 调查报告认为,景德镇市被托管的国企资产规模是以账面资产加总后确定的,这种处置国有资产的方式很不合理且有风险。因为各个企业是独立承担有限责任的,如果这个企业负债,并不能追溯到它的投资者那里去。风险在于投资者可能会不负责任,对差的企业不投入,或者用效益好的企业的收益补贴效益差的企业,钱就在这些企业里面循环。 被托管企业之一的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曾提出,太平洋建设首先应该买断职工工龄置换身份再投入资金,之后资产再重组都可以,但太平洋建设集团没有做到。该厂工会主席章德生说,他们是想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以托管名义来借鸡生蛋,没有什么诚意。 为什么是严介和 严介和的说法是,我们做的是零资产收购,收购时不掏钱,整合和可持续发展时才需要投资金。这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并不一致。但是,在很多时候,严介和确实是地方政府青睐的合作对象。 吉林省政府一位官员说,吉林省曾向全国各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出“欢迎前来吉林重组国有企业”的邀请函,严作为江苏省知名民营企业家也是被邀请者之一。这是在严开始重组吉林国企之前。 按照吉林省的部署,开始于今年年初的国有企业“限时改革”,已经到了集中攻坚的阶段,吉林省国资委直属的交通建设集团、建工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和物资集团等企业拥有的100多亿国有资产处置是该省重点对外推介的项目。 按照吉林省国资委确立的选择标准,对于那些参与本省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者,首选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与被改制企业同属一个行业的大企业;其次优先考虑有全国知名度的大型民营企业;排在其后的是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 吉林省青睐严介和,因为一些官员认为太平洋建设集团具备整体收购这些企业的实力和经验。在合作之前,吉林省国资委还组织了几家国企的老总赴江苏实地考察该集团的能力。交通建设集团的一位人士说,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的办公大楼超过30层,但大家回来说,严的公司实际只占用了三层,实力堪忧。而吉林省物贸集团的一位经理则调侃地对本报记者说,“只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天,能看出个啥来?”但严介和最终还是与吉林方面签署了框架协议。在吉林方面终止协议之前,太平洋已经撤换了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并派人接管。 景德镇市招商局的一位官员透露,景德镇市也曾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太平洋当时提供了旗下八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其他的不是很了解。最终,景德镇市是通过江西省政府驻江苏省办事处的牵线搭桥,邀请严介和前往考察并最终签订了托管当地六家国有企业的合作协议。 严介和的财富路线图 太平洋建设集团90%的利润来自BT工程项目,但严却大量收购与主业毫无关联的亏损国有企业,严说,他收购企业是为了做大总量、扩大影响,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不是包工头,而是企业家”。 他承认,收购亏损国有企业与获取当地政府的工程项目有一定的关联。但“比重很小很小,被媒体放大了”。对于媒体质疑的BT工程资金问题,严介和说,他有自己的核心模式,“可以用50亿的钱完成5000亿的定单”,即“用政府的应收账款去做未来的业务”。但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会发现,他所讲的核心模式并不能自圆其说。 严承揽工程的方式也遭到了政府部门的质疑。江西省国资委的调查报告提出,一揽子承包虽然工程项目有垫资,但因为排除了招标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比如抬高造价。 严介和称,他的工程建设模式赚取的是“阳光下的利润”,不存在什么猫腻。他也不讳言,在托管、收购国有企业时采取谈判的手段获取利益。他甚至表示“太平洋建设75%的效益出在谈判桌上”。 知情者透露,景德镇市政府只是和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了打包托管的框架协议,具体到各个企业的托管怎么进行还要分别和各个企业谈判。景德镇方面承诺,如果太平洋建设集团真正和企业达成了协议,并尽快注入资金,将送给太平洋建设集团1500亩土地,同时享受所有优惠条件。 “其实他们只是看中了那1500亩土地。”章德生说,8月31日,太平洋建设公司的朱总在第二次谈判会上提出,政府先将1500亩土地给他们,然后将陶瓷股份公司迁到那1500亩地去安置,这边的厂区全部推倒做房地产开发。陶瓷股份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加上前面的为民瓷厂,共占地3万平方米。“全部推倒开发房地产,可是黄金地段。” 在谈判会议上,景德镇方面曾提出,如果把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拆迁到新址,窑基本上就没有用了,几近报废,最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1500亩地可以先给太平洋建设,但要象征性地每亩收取5万元,这笔钱将用来安置职工。“太平洋建设没有同意。从那次谈判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来谈过。”章德生说。 一位当地官员说,这些被托管的国有企业都在城区,景德镇市承诺可以转为商业用地,并且这些土地转为商业用地的时候不收取费用,土地用途变化获得的收入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有这么优惠的条件,企业完全可以自己这样搞,还有必要从外面找人来干吗? 但严介和还是一步步地取得了进展。在处置100多亿元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吉林省没有按规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引起职工强烈不满和动荡;景德镇市在具体托管协议还未签署、补充金也未到位的情况下,支持太平洋建设集团进驻拟被托管企业,撤换企业的原管理层、计划裁减人员,也导致人心惶惶。 “一方面心存疑问,另外一方面却又害怕错过引进财神的机会。严介和很会操作,也很有鼓动力,他正是利用了政府的这种矛盾心理。”江西省国资委的一位官员说。 但是现在,严介和的财富路线还走得通吗?即使是那些与严介和已经有实质合作的地方,也开始考虑与他分手。10月28日,镇江路面机械制造厂已不允许太平洋的人进入厂区。镇江路面机械制造厂是华通机械集团的生产厂区,华通机械集团的大股东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持股比例80.06%。 一位员工告诉本报记者,华通经营状况不错,只是缺少现金流才引入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现在华通已准备不和他们合作了。镇江市秘书长兼改制办主任顾大夫不愿透露具体原因,只是表示“这是市委统一的意见,正在交涉处理之中”。 据严介和说,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华通的投资一共8600万元,现在华通已退给太平洋公司5000万元,还有3000多万元没有退。他说,收购的31家企业什么贡献都没有,只有付出,他将建议董事会“退出这些企业,只保留纵横国际和江苏苏红酒业有限公司”。 纵横国际是严介和收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今年利润下降了50%;苏红酒业即原连云港王府葡萄酒厂,工厂占地100亩,原来共有500多名职工,太平洋进入后多次裁减人员,目前有员工四五十人。一位老员工说,工厂正准备搬迁至开发区,开发区土地每亩5万元,工厂现有的土地如果转为商业用地约每亩值100万元。(本报记者张勇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2005年经济观察报本人的第三个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