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还是不撤?
这是近两年来在华的不少韩资企业思考的问题。 一个月前,韩国工商总会对350家在华韩资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25%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认真的考虑了结束在华业务,而有3.1%的企业则表示已经准备对在华业务进行清算。 这份调查还显示,大约86%的受访企业对于中国大陆未来商业环境表示悲观。而在去年3月份一项同样的调查中,这个比例仅为33.1%。 此前,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也预测,目前在华投资的近2万家韩国企业中,将有4000余家撤离中国大陆,原因是,这20%的韩资企业“连年亏损”。 外资进入或撤离中国大陆,原本只是市场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是,这几年来,有一些外资企业的撤离,选择的却是所在地官方所谓的“非正常手段”。 这让很多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206家和5%
“韩国老板逃跑了,我们当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就这样失业了。”来自山东沂蒙地区的女工刘冬梅说。3月24日下午5点多,在青岛市城阳区兴阳路附近,记者见到了刚下班的刘冬梅。 回想起春节之前的情景,换了新单位的刘冬梅依然感到不安。“这也是一家韩国企业,不知道会不会像之前那个老板一样逃走了。”但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领了500元钱的拖欠工资之后,她不得不继续工作,因为她并不愿意回到沂蒙老家。 事实上,在城阳区的街道上,随便问起一个路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韩国企业半夜逃离的事情。“你往东边走,马路边上可以看到一家,要是往南边走,得走一段距离,那边能看到两三家呢。”夏庄街道郝家营社区居委会大楼对面的一家商店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往东走了50多米,看到一个近500平方米的院子,院子主要由一栋废弃的四层的厂房和一排平房组成。厂房外壁上蓝色的油漆斑驳脱落,两个工人正在对此进行刷新。“韩国老板跑了好久了。现在房东又想出租呢。” 青岛胶州的纪先生是夏庄街道郝家营社区一家体育用品企业的供货商。他的公司主要生产体育用毡,与郝家营这家体育用品企业合作也有好几年了。但就在一年之前,这家公司的老板逃回了韩国,从此没再回过青岛。 “欠着我14.6万元的货款。这些钱是我们多年来的积蓄,对我伤害太大了。”直到现在,纪先生也没有追回货款。他一直向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反应情况,但一无所获。“自他逃跑后,我们吃不好,睡不好,连过年心里都不好受。”纪先生说。 最近,被欠款的9家供货商甚至在一起商议,准备要带上工人和老婆孩子,打着横幅到韩国领事馆去抗议。但纪先生认为,他曾两次去过韩国,对韩国人一直都有好感,“所以我劝他们暂时不要行动。”纪先生说。据纪介绍,其实这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产品销售一直很好,这家企业1992年就来到了青岛城阳区,“所以并没有想到他会逃跑”。而如今这家公司已人去楼空,只有东面2楼上面,还有一个销售跆拳道的部门在继续使用这家公司产品的名称。 韩企非法撤离,已经成为城阳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2月12日,韩国进出口银行发表了《青岛地区投资企业的非法撤离现状》报告书。称从2000年到2007年,共有8344家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其中有206家企业属于非法撤离。 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非法撤离”的这206家韩资企业,涉及员工2.6万人,拖欠职工工资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 青岛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数据。在青岛注册的近1万家韩资企业中,2007年年检的企业为4000家,这几年“非法撤离”的企业仅占年检企业总数的5%。“走了一些,但是又有新的韩国企业陆续来投资。”这位人士强调说。
偶然还是必然
记者的调查发现,许多韩资企业没有自有的厂房,租一间或几间房子,面积大多在二三十平方米,招几十个工人就能开工了。而一些工艺品企业,甚至连设备都没有,只有几张桌子和几箱强力胶而已。 “他们大都是韩国来的小个体户。”一位研究本地经济的专家说。有的人甚至是在韩国卖了房子,拿着一两千万韩元就来到中国淘金。这些韩国人在青岛的郊区租下厂房和机器,通常10万美元就能注册一家公司,而最终实际到帐的注册资金往往只有3到5万美元。 中国海洋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2004年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截止到2001年底,韩商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11万美元,比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水平低了近一半。青岛市外经贸局的人士向记者介绍,非法撤离的韩国企业投资资金一般不到50万美元,工人人数在50人上下。 在青岛市城阳区,每个街道办事处都设有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中心。外资企业可以很顺利地通过这些服务中心办理相关的进入手续。而招商引资和创造良好的外资环境也成了基层领导们的主要任务。“工业园需要人气啊。”一位村支书这样说。 基本上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工业园。早在几年前,这些社区都盖了不少厂房以出租给韩国人开工厂。“韩国人如果觉得这个地方好,通常会介绍周边的朋友一起过来投资。所以,我们平时经常和这些韩国老板去喝酒,拉近关系。”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 一位曾在某韩国电器企业工作的工人向记者透露,去年的时候,这家韩国老板曾要宣布企业倒闭,准备给工人按照劳动法补偿,但却被村书记极力阻止,说不倒闭还要继续干。“现在好了,韩国老板也走了,企业也倒闭了。村里还要收拾这个烂摊子。” 王魏是青岛某韩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根据他的观察,2000年以后进来青岛的大多数韩企,从小做大、从弱做强的屈指可数。“他们就是来吃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免税政策这两口饭的。这些企业,大都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王魏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用工成本上涨、免税政策取消之后,“两口饭断了一口半”,这些“企业”一个个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他们本身就是先天营养不良,后天发育不健全的畸形胎。这些没有免疫力的企业的存在,本身也是社会的负担。” 事实上,2003年青岛才首次出现了21家韩企非法撤离。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多针对外资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式出台或实施。 位于城阳区的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南范洙告诉记者,中国将钢琴、吉他的出口退税率从17%降到了13%,“听说还有可能再降,甚至取消,”使得这个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利润明显减少,从2004年前后到现在,企业的利润率由10%降到了0.3%。 而劳动力成本也在此时逐渐上涨。2008年起,青岛市内7区的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由610元调整为760元,郊区县市也由540元调整为620元。“工人纷纷要求上涨工资,一旦不涨,他们就会罢工。”一位韩企老板无奈地说。韩企形象大受损伤
“在青岛的外国企业中,韩国企业的形象最不好。”一位青岛韩国企业的负责人说。尤其是很多韩国企业在纳税和加入社会保险问题上非法操作。几年前,中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对这样的非法行为还睁一眼闭一眼,但近来开始依法严格管制。 青岛市某区一位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官员说,“在青岛酒吧和高尔夫球场,前来消费的韩国人最多,但他们的纳税额却少得可怜。”青岛市外经贸局2007年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韩国企业数量在所有外企中占六成以上,但税收比率却只有不到两成。 记者查阅的青岛市地税局的“非正常户嫌疑名单”中,韩资企业就占据了不少的比例。青岛市地税局的一位人士透露,在一次税务局会议上,有人指出韩国企业毛病太多。“韩国中大型企业主要使用‘高进低出’(高价进口零件和原材料,加工后低价出售)的手段,小企业则干脆做两个账。”这位人士说。 在经营方式上,一些韩国企业通常等“两减三免”期限即将到达时,便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换合伙人注册公司重新扎根,享受新一轮的减免优惠。而这些企业大多不自建厂房,主要以租用为主,目的就是方便日后的迁徙。 据在城阳区打工的李建国介绍,2006年,他在浙江一家皮革企业工作的时候,厂里曾接收了来自广东一家韩资企业的多名工人,原厂的老板“卷钱”跑了。但一年后李建国来青岛打工却发现,广东的那家韩资企业又来到了青岛用相似的名字继续投资经营。 有专家指出,许多中小韩国企业进入中国之后,通过银行贷款和拖欠上下游货款来套利。像这样的企业,毫无资信可言,更谈不上对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应变能力了。在政府鼓励招商引资的政策背景下,这些企业来的快,死的也快。 针对韩企逃逸现象,中国银监会青岛监管局的一份内部文件称,根据韩资逃逸个案的调研报告结果,要防范信贷损失风险,尤其是对于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的“两头在外”的企业,更要注意授信风险。 许多与韩国企业打交道的经销商、供货商也已经开始在与韩国企业进行交易的时候多了个心眼。“比如说跟日本企业或欧美企业进行贸易,我们可能允许对方先拖欠款项,但韩国企业绝对不行,要先行支付。”青岛市一位供货商说。 为了消除部分非法撤离韩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韩国政府2月19日宣布,外交通商部在北京韩国驻华使馆设立了由法律界人士等专家共同组成的“困难企业咨询支援中心”向当地的韩资企业提供帮助。在山东省青岛领事馆设立由领事馆、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和中小企业支援中心负责人组成的企业清算协助小组。 而中方也开始冷处理此类事件。“集中在韩资企业身上出几例违法违规案例也属正常。”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局一位人士说。而他的依据是,青岛的韩国企业已超过8000家,常住青岛的韩国人超过10万。“这么庞大的企业和人口基数,管理是个问题。”青岛韩企二十年流变
在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靠近立交桥的重庆北路,有一段美食娱乐街。在这段500多米长的马路两边,遍布了上百家店铺,店铺内外几乎全是中韩双文。服务人员讲韩语,顾客绝大部分是韩国人。但“这些店的老板大都是来自延吉的朝鲜族人。”
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那些主要居住在天泰奥园韩国城、悦华园等小区的韩国人开始出来活动,这条街道变得热闹起来。在这里,这些韩国人可以轻松地享受着典型的韩国人生活:购物,进饭店吃饭,到酒吧放松,或者泡泡洗浴中心…… 这里是韩资企业落户最多的区域、韩国人居住生活最多的区域、韩国料理店最多的区域以及出访韩国人员最多的区域。2006年,城阳区被评为山东省唯一韩资企业聚集区。也因此,这里是韩企非法撤离的重灾区,有统计表明,青岛67.5%的外逃韩企在城阳。 206家韩企的非正常撤离,在青岛韩企的20年流变中,只会是一个历史。 而这也会是青岛市产业升级的一个契机。“先前不论企业大小,引进来再说的做法,早已经过时。现在所看到的韩国小型企业主要是历史遗留产物。”青岛市胶州市对外经贸局的一位副局长对记者说。 1989年,青岛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落户城阳区流亭街道。“正因为托普顿的示范效应,才出现了青岛今天多达4000家韩资企业的繁荣。”已是青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的孙恒勤曾在接受《招商周刊》采访时说。 那个时候,青岛乡镇企业不景气,劳动力大量闲置。韩资企业被当地政府引入城乡结合部的崂山区西北部(即现在的城阳区和李沧区)。为降低韩国企业的投资费用,主要实行厂房租赁的方式,开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 孙恒勤解释说,外资企业落户到哪,直接关系当地税收。“招一个、来一个,落一个、成一个”。青岛采取的一系列招商政策和服务手段,使得当时在运输交通、金融体系等各方面尚不具备投资环境的青岛,创造了一个“仿真的国际环境。” 很快,在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辐射下,70余个涉及服装、鞋帽、箱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项目,先后落户流亭、夏庄、惜福镇。那个阶段,韩资实际到位资金约1亿美元。 不过,几年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令韩国本土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大企业倒闭破产不在少数,不少在青韩资企业受母公司破产影响,经营困难。为此,青岛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亿元,并减免有关税费,扩大内销比例等。 此时,以前那种千军万马齐招商,村村冒烟的情形已明显不适应大型外资企业的进入,村主任、镇长谈项目毕竟有各种各样的局限。2000年5月21日,山东省第一家招商局——青岛市招商促进局正式成立,以强化专业化招商。 也就是说,青岛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招商引资的质量,不仅引资,更要选资。“不能用行政的手段,而应该用经济的手段”,比如使用税收的杠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将税收列入对干部考核的日程中。 以往韩国企业在山东的投资多集中于箱包、鞋帽、服装、食品加工等领域,现在则出现了一批投资额大、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如造船、汽车和化工等。浦项制铁、GS精油、高丽制钢、新都理光等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韩国新韩银行、中小企业银行、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相继落户。 此前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进入市场的自然淘汰阶段。2007年非法撤离的87家韩资企业中,工艺品(首饰)生产企业63家,占30.5%、缝纫企业占16.%、皮革企业占13.6%,而这些都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胶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副局长金渊杰向记者表示,随着劳动力、土地价格不断上升,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会自然淘汰一批中小外资企业。再来投资的企业,不是那种简单的想利用中国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而是想打持久战的,他们在当地买地,还多次增资。“而这样的企业就不会一夜蒸发。”金渊杰说。 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的情况是,青岛市也正在准备对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调整和淘汰。这意味着,那些缺乏资金、无具体战略、没有本地化努力的韩国中小企业盲目进军中国将难以成功。“进军青岛的每10家企业中有7家倒闭后回国。绝不能抱着幻想进行投资。”青岛韩人商会一位负责人警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