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柔型”崛起是白酒品质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著名白酒权威 沈怡方
“洋河蓝色经典”是淡雅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淡雅浓香型白酒的“绵柔”发力,其崛起有其必然性。
淡雅型浓香白酒的发展,是黄淮白酒板块不断探索的产物,是黄淮板块的气候环境、酿酒原料,酿造工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白酒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1992年,我在《酿酒》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四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专业论文,明确提出了浓香型白酒存在黄淮派的“淡雅型”和川派的“浓郁型”两大流派的观点。“浓郁型”以“香”为主,“淡雅型”以“味”为主。
但是,与川派的浓香型白酒的平稳发展不同,淡雅型浓香白酒的发展历尽坎坷。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苏鲁豫皖四省很多企业大量购买四川原酒,然后进行勾兑。这种急功近利的经营模式最终造成黄淮板块本身风格的流失,培养了消费者对浓郁型浓香产品的消费嗜好,打击了黄淮白酒的发展。
2000年后,黄淮白酒板块逐渐觉醒,各省主流企业纷纷恢复自家发酵、自家生产原酒,淡雅型浓香白酒才慢慢抬头,除了“洋河蓝色经典”之外,“双沟珍宝坊”、“今世缘国缘”、“淡雅美酒古井贡”、“泰山特曲”等都是淡雅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除了工艺层面的必然性,白酒消费趋势变化也给淡雅浓香型白酒崛起提供了市场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国内消费者口味逐渐清淡化,白酒消费逐渐从“吃香”向“吃味”转变。“洋河”研制出“绵柔”型口感的白酒,实现了专家口味与消费者口味的完美统一。它是在准确把握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的前提下、在继承民族传统优秀工艺基础上的一次划时代创新和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今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是企业“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蓝色风暴”影响不可估量
北京盛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朝成
自2003年底“洋河蓝色经典”上市以来,在白酒行业掀起了一场蓝色风暴。对白酒行业来说,这场风暴已经超出了“蓝色经典”案例本身,她的创新精神已经对中国白酒营销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一:“洋河蓝色经典”成功速度影响深远。截至2007年,“洋河蓝色经典”这一单一品牌累计销售额已经超过24亿元人民币。仅2007年就突破14亿元,其成长速度连续超过70%,甚至是100%,这是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绝无仅有的。
第二:“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对老名酒复兴参照意义重大。虽然“茅五剑泸”已经成为行业成长的标杆,但是它们的基础是一般酒厂无法比拟的,对行业参照意义不大。“洋河蓝色经典”却演绎了一个二线名酒奇迹复兴的经典案例,并且是通过一系列可以复制的操作创新实现的。这对全国广泛存在的地方名酒企业具有极高的参照意义。
第三:“洋河蓝色经典”进行的营销系统创新,在中国白酒营销史上堪称经典。从产品看,她一举打破了大红、大黄的白酒产品风格,让蓝色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线。从价格方面看,她拉动了江苏白酒市场中高档价位的档次,使得150元以上的终端表现成为二线品牌的可能,并顺利解决了顺价销售、刚性价格体系控制的难题;从渠道看,她大幅度采用了“终端盘中盘”和“消费者盘中盘”的创新渠道运作理念和方法,启动市场效率首屈一指;从品牌和促销看,她重塑了“绵柔”的消费者物理价值和“男人的情怀”的消费者精神价值,并一举打破了价格促销的俗套,消费者忠诚得以建立、维持和不断强化。她不是某一项要素的成功,她是4P营销组合的系统成功,她直接将白酒营销竞争推到系统优势的新阶段!
三比三看考量“洋河”发展
洋河集团总经理 张雨柏
“洋河”发展之快,可用“三比三看”来考量。第一个是比上年看速度,“洋河”2007年销售同比增长超70%,在持续增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第二个是比同行看排名,“洋河”排名越来越高,“洋河”曾几何时排名在20名左右,被远远甩在了八大名酒之外。到2006年,“洋河”重新回到八大名酒行列,排名第七,2007年行业主营业务排名第五;第三个是比区域看贡献,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洋河”上缴税收达6.18亿元,比上年增长82%,2006年缴税是3.39亿元,占宿迁财政的十分之一。所以看贡献,“洋河”越来越大。
考量2007年“洋河”发展得好,表现在“三同步”:第一个是经济增长与产品结构调优同步,“洋河”的经济增长与产品结构调优,与区域市场结构调优实现了同步增长。“洋河”的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板块市场、样板市场和战略市场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主导产品“洋河蓝色经典”的增长,所以这个增长带来“洋河”可持续增长;第二个同步是经济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同步,国家提出来要转变整个发展方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就是要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洋河”在集约式增长上有了很好的体现,也就是“两高两低”,两高是高效益、高技术含量,两低是低排放、低消耗,2007年“洋河”在这方面颇具作为;第三个同步是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内涵基本可描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洋河人不仅在2007年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而且在2008年还可以赢得更高速增长,因为“洋河”已实现了环境资源可持续、人力资源可持续、市场资源可持续,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实现战略发展的,所以理性分析“洋河现象”,用“又好又快”来评价并不为过。
“洋河”的不足与调整
洋河集团董事长 杨廷栋
对于我们目前的发展可以做两个评价,第一,目前在发展水平上,“洋河”已有“品牌”基础;第二,未来“洋河”的发展还有非常大的压力。
现在看来,“洋河”的主营业务是行业第五位。下一步“洋河”将进入白酒行业宝塔尖上的竞争,这需要竞争手段更高超,搏击能力更强劲,因为前四位无论品牌的影响力还是资本的实力,包括借助多方面资源整合企业运作能力上,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洋河”与他们相比,还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赶超。
我们认为,“洋河”的不足表现在四方面:第一,从整个品牌的支撑力来看,我们跟川、贵白酒板块相比还有明显不足,“洋河”品牌的支撑力从全国范围讲尚不如“茅台”、“五粮液”,不如“泸州老窖”、“剑南春”;第二,从全国市场布局来看,“洋河”才刚刚起步,与“茅五剑泸”相比,我们的市场面还远不如他们普及;第三,在竞争的资本实力上,“洋河”的资产总值,包括目前“洋河”资本的实力与前四强相比,也还存在不小差距;第四,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依然不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洋河”在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储备上,都需要一个快速扩充。
因此,站在这四个不足基础上谈“洋河”的战略定位,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弥补不足,通过学习、借鉴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逐步缩小与“茅五剑泸”间的差距。
如何弥补不足?主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是继续丰富“洋河”的品牌精神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应该说,“洋河”走了一条与其他“四大品牌”不同的品牌道路,我们已经在现代白酒品牌占位上取得了相对优势,下一步将力争放大这一优势;第二是继续积累综合实力,这是个长期的战略实施过程;第三是市场运作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江苏省内市场进一步实现全区域、全渠道、全价位高密度覆盖;全国市场拓展则要打造几个真正的根据地式的先导型市场,进一步扩大全国化的力度,让“洋河”真正成为走向全国化的大名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