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天生就是与环保为敌的,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本身就污染环境。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些企业被贴上了污染环境的标签,相反,他们甚至可以获得苛刻的环境保护组织的赞扬。

“黑色”石油巨头BP就证明了与环保“化敌为友”改写黑色石油的反“绿色”形象不是不可能的事。BP虽然生产能源相关产品,但它却在不遗余力地希望人们淡忘它最重要的产品和它原本石油商的黑色形象。同时它卖力地进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和绿色非主要产品的宣传诸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巧妙的绿色营销手法和品牌诉求决心打造绿色能源公司的全新形象。为此,BP甚至将自己的名字“British Petrol”(英国石油)演绎成了“Beyond Petrol”:不仅贡献石油。从BP的网站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打开BP公司的主页www.bp.com,网站的主色调是鲜明的环保色——绿色和黄色。在此基础上,BP在网页的六个专栏里,将环境和社会放置在公司简介之后位于产品与服务之前,凸显BP把与环境相关的社会责任摆在首位的绿色环保理念。BP在网站中不鼓吹石油消费,而是以“请尽量控制该产品的使用量”这样一句劝说,张显它在营销理念上的进步性。BP的广告也是如此。BP的广告总是一心传递“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的价值取向。BP以平面广告呼吁“我们让挖掘机停下,让5000棵树的生命延续”;以户外广告决定“让蓝色的天空与您一路想伴”、“让绿色的未来从孩子们心里起飞”等广告词已经深入人心。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也是BP绿色营销的重要部分。BP将绿色、环保这些抽象的词汇具化为节省能源的方法,或碳排放计算器,或《BP世界能源统计》翔实生动的数据和图表,进行具有环保教育意义的互动活动,与人们分享节能窍门,或让人们了解家庭碳排放状况及减少排放的方法,或共同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此外,BP还乐于宣讲绿色营销的各种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制造“绿色声音”。2006年2月,BP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德克斯,就“助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人民网环保论坛进行交流;2007年6月,BP新任首席执行官唐熙华在伦敦举办的欧洲地学与工程协会(EAGE)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未来安全——石油公司愿景》的演讲。他依旧在强调BP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主题,“我们始终如一的目标是:有效地开发世界油气资源,保证世界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而且,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必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要体现在人们使用我们产品的时候。”在中国,BP也是“环保宣传员”。早在1997年就以“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的复合模式,启动了一项名为“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的社区项目,强化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深化了BP在中国民众心中的环保形象。近年来,BP的绿色公关一直没有间断,无论是社会公益活动还是其他公关事宜,甚至是领导者的公关效应,只要有益于它树立绿色形象,为绿色营销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BP都不会放过宣传的机会。BP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显然是有效的。它作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成员之一,在《财富》年度“全球最受赞赏企业”的评选中,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方面获得了全球企业最高评分。而2005年针对全球百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估(Accountability Rating)中,BP也被评为全球最负责任的企业。毋庸置疑,在环保名声普遍不好的石油企业中,BP试图显示世界上还有与众不同的石油公司的“绿色”攻略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