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本论”: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

 “消费资本论”: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因为全国几个传销大案都与消费产生资本的理论有关,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不得不提笔写此文章。我要告诉直销界,“消费资本论”是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因为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切莫上当受骗!

一、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有剩余价值,才可能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二是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aihuau.com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是由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决定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主要有: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反之相反。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积累;商品价值的降低,还可以使同量的可变资本推动更多的劳动力,同量的不变资本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③所使用的资本与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价值。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使用的年限和数量的多少。④预付资本的增加。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以及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预付的资本越多,剥削的工人越多,从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也会增加。

二、“消费资本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消费产生资本的理论是由陈瑜教授首先提出的,为此他出版了《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一书,在经济学界产生褒贬不一的反响。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是将消费向生产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参与企业运营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陈瑜认为,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一种“全富”的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用、共赢的经济平台。对陈瑜教授的这种研究探索,我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学者深表敬佩,但这一理论假设我不敢苟同,因为“消费资本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研究而产生的,那么在社会主义中国是不是过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在中国的当今社会没有过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了我们以下几个道理:第一,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但个人的资本积累不会在消费中产生。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即间接拉动。但是,消费不会产生社会个人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只有在扩大生产和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过程中才会发生,而消费也只能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才能发生。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何来消费?所以我们认为,消费行为是不会给社会个人提供资本积累的机会的,因为这种机会根本就不存在。第二,消费不可能成为一种投资行为。陈瑜教授认为,社会个人的消费行为同时可以变成参与企业运营的投资行为。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面,消费与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行为。如果把两者硬是“揉”在一起,就象硬是把水和油搅在一起一样,是不可能产生富人和穷人一起致富的“和谐”局面的。因为,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产品价格最小化,两者怎么能“揉”在一起呢?第三,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积累的资本都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应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消费行为的本身,并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怎么会转化为资本呢?如果按陈瑜教授的说法,充其量是企业在产品销售中打折扣给顾客而已,根本不会在消费中产生资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的“消费资本论”因为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所以这一理论的假设前提是错误的,因而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不科学的。

三、“消费资本论”已成了我国反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

  陈瑜教授《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一书出版后,没有收到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正面效应,反而成了我国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广西永乾公司制胜市场的利器是它的“消费来福系统”:一个持卡人在消费购物的同时,可以每月获得稳定返利(而且回报率很高)的制度设计,这是一个所谓颠覆了所有传统商业思维和市场法则的创新的消费和经营模式,其设计理念来源于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实际上,在永乾公司“消费功能已异化”,消费者购买产品往往主要是为了投资,而不是为了真实的消费需求。我们看一下:只要花上195元,便可购得一“权”,成为会员,获得返利资格。但每月必须消费一定数额,直至消费满6个月后才可开始返利。最终一“权”投入429元,半年可得600元返利,扣除所掏本钱及每月3元个税,可获利153元。商行到底靠什么返利呢?结果如下:以每人每单算两个人投入,最后的返利为:(600-429)×2=342元。如果再有第三人投入429,便可满足2人的返利。该公司还赚了429-342=87元。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周期有3万人投入,有8550人被牺牲,这8550人的返利又从下一个周期的新加入者来填充,并如此循环下去。只要保证下一个周期有上一个周期基数的25%的人加入,公司运行便不会有问题,加入的人越多,公司赚得越多。日前,这家公司被公安查封,彻底打破了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的神话。

  事实证明,“消费资本论”已成了我国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现在有一种叫返利式传销,他们要消费者购买价格很高的产品,然后按时间间隔,以返利的形式返还所谓的利润。从目前警方查封的几家涉传企业看,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传销的,他们的共同理论基础就是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陈瑜教授是一名很有声望的经济学研究专家,因此,很多消费者对他有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消费资本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因此注定会给消费者带来伤害。要彻底打击返利式传销,我认为,对“消费资本论”加以认真的剖析,恐怕是我们所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理论基础铲除了,返利式传销也就没有了欺诈的“圣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632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商务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商务管理专业可提供多种职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金融、经济、政府部门和国际商务。它将扎实的商业知识背景与坚实的文理科知识基础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进修更高学位。  管理专业培养商业方面的通才,使其具

冯兴元:布坎南的理论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约束

   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布坎南的理论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约束  当地时间1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詹姆斯?布坎南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布坎南长达60多年的职业生涯

声明:《“消费资本论”:返利式传销的理论基础》为网友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