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低年级儿童同情心养成实践策略研究



  低年级儿童同情心养成实践策略研究

                  

  我所教的一年级有一个智障儿童,叫小童。第一次秋游,孩子们上车就抢座位,小童动作迟钝,最后我扶她上了车,但没一个人想到把座位让给她,我只好让小童和一女生合坐,这女生竟然哭了,我很奇怪就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是弱智,我不想和她坐。”另一学生说:“老师,我也不想和她坐,她身上有难闻的味道。”我哑然:现在的孩子这么理性吗?他们这个年龄本应有的同情心哪儿去了?

  又有一次,学校组织到下关影院看电影。两个班合坐一辆车,非常挤,我先安排小童坐下,自己不忍心占座位,就拉着扶手站着,车开了一会,我感到头很疼,就闭着眼睛头靠在膀子上,借机休息一下。这时,小童用手拉我:“老师,你怎么了?”我说:“老师头疼。”没想到她站起来说:“老师你来坐。”我抱着她坐了下来。她轻轻抚摩我的头,又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吵,老师生病了。”可嘈杂的车厢很快把她的话淹没了,孩子们开心地说着笑着,没人发现老师不舒服,也没人听见小童的话。

  我想,究竟谁是“弱智”,为什么偏偏是个“弱智”

  儿童懂得同情他人? 于是,我想到了儿童同情心培养这一课题。

   我们知道,“同情”是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产生与之相同的感情。“同情心”,是一个人由于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息息相关而对他人产生的不忍、关心、亲近、依恋的感情,是人的主体性体现在情感方面的基本要素,是一个人在品德方面成长的基础和土壤。只有当关心他人、依恋他人的同情心得到正常发展的时候,人才会有爱,才会有善良.

  心理学研究表明,1岁的婴儿已经产生了一种对人最简单的同情感。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他也会跟着哭;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会跟着笑。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善”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变得那么冷漠,心肠变得那么“硬”呢?我概括了三点: 8226;  1、情感教育“空白”使同情心缺失

  8226;  2、社会诚信缺失让同情心被“耍”

  8226;  3、缺乏情感体验,缺少与外界更多的交流沟通,使同情心缺失。

  这几点不一定全面,它仅是我的一些思考。首先谈谈第一点:情感教育的“空白”使同情心缺失。我们的情感教育在学生学习成绩面前已退避三舍,几乎成为一片“空白”,同情心往往被“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观念所取代。品生课、音乐课等经常被所谓的语数“主课”占用。家长们在一起,讲的话题是,哪里有好一点的辅导班,谁的奥数竞赛得了奖,都羡慕得不得了。

  我做过这样的调查:

  8226;   如果班里有同学成绩不好,经常挨老师批,你觉得:

  8226;  〇他真可怜,我要帮帮他   〇他笨,活该挨批     〇不管他,我自己不挨批就行了。

  这一调查在一年级就让人始料未及,选“〇他笨,活该挨批”有5人,占10℅,选“〇不管他,我自己不挨批就行了”竟有10人,占20℅。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家长更加意识到学业、学历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所以对孩子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而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导致某些孩子在看到他人没考好,或是受人欺负,或是犯错误受老师批评时会感到幸灾乐祸。

  再谈谈第二点:社会诚信缺失让同情心被“耍”。先看一个调查: 

    看到残疾小孩在乞讨,你会觉得他:

  8226;    〇很可怜     〇有点同情他     〇不可怜,他能赚很多钱

  面对这一选题,低年级儿童选择“〇不可怜,他能赚很多钱”的人数竟占调查总人数的20℅。应该说,在低年级,孩子的同情心还是较强的,但当父母告诉他们,那些残疾人是被用来骗人钱财的工具时,他们的同情心就会渐渐失去,最后,同情心往往被“怀疑一切”所取代。这么小的孩子看到蚂蚁被踩都应流泪,可看到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腿脚俱断,却能冷静地说,这是骗人的!这种冷酷能不使人深思吗?

 第三点:缺乏情感体验,缺少与外界更多的交流沟通,使同情心缺失。

  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身边有值得你同情的人吗?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低年级儿童同情心养成实践策略研究
  答案是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怪圈中:家——学校——辅导班,这个生活圈子太小了。记得在一次写储蓄罐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把钱存满捐给希望工程,一个孩子说,我想等我长大用,我跟他解释,有很多儿童上不起学,可以把钱捐给他们,他勉强答应了。可过了一会儿,我说你写好了吗?他说,老师,我还是想把钱留着我长大用。听说这个孩子住在别墅区,家里有一辆宝马。他实在不知道什么叫上不起学。

  我讲到这里,突然又想到第四点,那就是家长的冷酷自私成为培育孩子冷酷自私的温床。有个孩子交伙食费的一百元丢了,我讲到这个孩子家里很穷,丢了一百元肯定会挨打。在我设计的情景中,有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他把钱拿回去给妈妈了。第二天,他妈妈却来告诉我,她没拿到钱,孩子瞎说。这孩子原来对那个丢钱的孩子十分同情,这时,经过妈妈一夜洗脑,对我说,老师,我是害怕警察才说是我拿的,老师,你为什么说是我拿的?我惊呆了。

  第三步,在培养儿童关爱家人的基础上,培养儿童对同学及周围人的同情。要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心,就要了解他人的生活,走进他人的生活,才会引发同情之心。因此,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1、让孩子尝试盲人生活,体会盲人的无助。

  在活动中,让学生蒙起眼睛,在人行道上体验盲人行走,可人行道却被修车摊占领,“盲人”差点跌倒,通过这一体验活动,他们对盲人充满同情。活动中,我们还和城管队员一起上街执勤,一位老奶奶在武警医院门口卖菜,她看到城管队员,拎起篮子就跑,菜洒了一地,我和同学们一起跑过去帮她捡,并告诉她我们不会没收她的菜。看到奶奶满脸的皱纹,一脸的惊恐,我流泪了,孩子们受到感染都默默地帮奶奶理着菜。有个孩子对城管队员说:“叔叔,以后你们不要把奶奶的菜蓝踢翻好吗?”孩子的眼里满是同情的泪。

  2、让孩子到民工子弟小学,到孤儿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家人以外的陌生人,并且在与同辈和长辈的交往相处中,学习及锻炼诸如关怀礼让、互相体谅、尊重等品质,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助人为快乐之本,从而以同情关爱之心待人。

  一天中午,我们步行近十里路来到民工子弟小学。走进教室,顿时感到狭窄、简陋。我安排他们自由交流,交朋友,赠送礼物。孩子们第一次认识这么多同龄人,兴奋、激动。小童也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并送了礼物。最感人的是,小童走路慢,他一落下,同学们就停下来等他,没有了以往的责怪与嘲笑。

  回来的路上,我发现一个同学把带去赠送的书包又带了回来,原来,他有点舍不得。回到学校后,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收获。有的说,他交的朋友父母都是清洁工人,从来没吃过肯德基。有的说,他认识的朋友,对自己的学校很满意,他说,有学上他就很高兴了。通过交流,那个把书包带回来的男生要我把书包再送给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结果,这个书包还是在后来的“爱心拍卖会”上拍卖掉,钱捐给了儿童福利院。

  在拍卖会上还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一个孩子的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带了三样东西来卖,但我一件也没拍卖到,我感到奇怪,一了解,原来他私下交易,把东西都卖掉,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家长听了哭笑不得,说,我们没有教育他这么自私呀,连忙让孩子把钱捐了出来。还有个同学,为了拍到一副球拍,喊出了“天价”——30元,但因为我只让他们带20元以下,我问他你的钱够吗?他愣住了,我说,你有爱心很好,可是要量力而行,如果到真的拍卖会,你喊了这个价就得买下来,这叫“一锤定音”。应该说,这次活动对他们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培养了爱心。

  对那位私下交易的同学,我也没有把钱要过来就完事,我特地让他也到儿童福利院去参观。在我把钱捐出去的时候,他又悄悄塞给我一元钱,他还藏了一元!可能被那些残疾孤儿所震撼吧,最后他还是把捏得出汗的一元钱捐了出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6370.html

更多阅读

怎样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有哪些策略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

语文教学的先行组织者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的先行组织者模式一、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著名的美国学习理论专家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的认

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小结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可见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的。新课程更是强调扩大阅读量,这就意味着识字量要加大。作为新课程的实施

声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低年级儿童同情心养成实践策略研究》为网友剑指轩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