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掀起我区职业教育和工前培训工作的高潮,我们针对现今初中毕业生流失严重、职业教育举步维艰等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查找症结的原则,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这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有:数据排查法、走访法、个别谈话法,教师座谈法等。调研的内容包括:学生毕业去向、学生高中就读现状,家长心理剖析,社会因素制约,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初中毕业学生流向调查情况:
(数据略)
从调查统计数据看,我校由于和第六职业高中同址并存,故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入高中或者职业学校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我们在近几年的职业高中招生中发现,我区属中学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毕业以后就直接流向了社会,实际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就读的所占比率只有20%~30%,70%~80%的学生要回乡务农另外比例。同时,目前我区也仍存在着严重的辍学现象。实际情况是,几个中学几乎都存在着初一3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1个班的情况。辍学的年龄集中在14岁年龄段,即初中最后一年是辍学的高发期,而且重点是在北部村庄。尽管我区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实行了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但各个村庄仍然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该中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区高中或职业高中的入学率。那些直接流向社会的初中毕业生,大多是因为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等等因素的制约,而成为了社会“游民”,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基本原因分析:
(一)从家长观念方面来看:上大学跳出农门是绝大多数农村家长的传统思想,不少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否则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部分地区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即便是偶尔有读中职的现象,至多也只是部分家长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
(二)从学校引导方面来看:由于我区中学均为初等中学,在分数好和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等观念的导引下,学校把所有精力都花费在了有希望考一中、附中的学生身上,从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和引导,轻视对于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导致了大多数学生早早地就产生了放弃上学的念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各中学至今尚未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在六职高的招生中甚至出现敷衍塞责、配合不力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六职高的生源匮乏、萎缩困顿。
(三)从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国家将中等职业教育提到事关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采取了系列措施。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国家、省、市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也给予了学生发放生活补贴甚至免费享受教育的优惠政策。但我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远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总体上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计划。在生源、师资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依然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不力的现象,尚未形成大力宣传、全民动员的社会氛围和高潮。
2、劳动就业市场混乱,没有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教育机制。我区企业、工厂可谓不少,但由于没有形成就业准入制度,致使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生不愿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而直接外出就业或本地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滞后。第六职业高中是我区唯一的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尽管近些年来根据需要采取了联合办学的方式调整了一些专业,但由于市场信息与学校办学之间灵敏性的差异、师资的贫乏与短缺、场地设施的配备滞后等等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了不少专业的流产与消失。目前尚存的幼儿教育专业虽然能够勉维持,却也是前途暗淡。
4、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力。针对职教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区前几年也出台了一些的政策,但多数落实不到位。如经费不能按时拨付或者没有经费;如区教科文体局向各个学校下发了招生指标,但对多数不能完成指标者无法实施奖励或处罚。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及广大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择业观。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向广大农民讲清楚,农民收入的提高离不开中职教育。要用典型事例向农民说明,经过职业教育和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外出务工,无论是劳动强度、工种还是收入水平都不一样。要向学校宣传,职业教育除追求一定利润外,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采取与各个学校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方法,向各中学下发中职招生指标,先让每个学校按照每个指标1500元的标准上缴到职教中心,完成指标以后返回,否则按比例扣除,以增强各校向职业学校输送生员的意识和责任。
2、从根本上转变我区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从小就对学生开展务本教育,增大职业教育比重。使基础教育的功能得到拓展,建立一种“小学渗透、中学开课或分流、职业预备教育”新模式,解决为大多数人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服务的问题。
务本教育:是指建设家乡良好心态的教育,艰苦奋斗的创业教育,振兴家乡爱我祖国的教育,建设家乡的本领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以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等。
小学渗透:在小学阶段渗透本土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
中学开课: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
分流教育:在初中设立职教班或办初职教育。在初三年级,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潜能和个人兴趣“因材施教”。
职业预备教育:是“分流教育”向中级职业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可采取的形式是与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
3、树立典型,扩大示范效应。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就是现身说法,让他们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因此,树立典型特别重要。要多树立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自己致富带动一方的典型,让更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入职校就读。要树立向职业学校输送学生最多的学校典型,在加大奖励力度的基础上,让其现身说法、传授经验,以带动更多的学校重视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教育。
(二)加大投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将职业教育投入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中,将职业教育规划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当前,国家、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建议我区相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足额拨付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确保专业设置多样化、实用化,师资队伍最优化、专业化;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和贫困学生资助基金;整体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职业学校的规模发展。
(三)整合资源,发挥职业教育的最大效益
由于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异较大,目前六职高与二十六中学并存现象既相互制约了各自的发展,也相影响,弊病多多。针对此种状况,建议如下:
一是将我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教育股与第六职业高中整体合并,实行校舍独立、人事独立,由政府主持,以教育集团的方式整合我区所有公办职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所办学条件较好,设施、设备条件基本配套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二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着眼,采取硬措施,整合资源。组建一支具有职业教育管理特长和经验的领导班子,在全区选拔出一批最为优秀、最适合从事职教工作的,并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三是依托职业学校,优化、减少政府资金指定的培训机构布点。在要求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与人事部门、劳动部门联谊,将分散的培训对象相对集中起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为配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大范围开展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为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下大力气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切实制定教师的培养培训规划,积极依托高等院校和企业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建议制定中职学校教师免费培训办法,具体可以参照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免费培训办法,免除学员费用,所需经费由区财政与学校共同承担。
(五)建立并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建议劳动部门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在向各个企业输送员工时,应当优先从取得相应职业技术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在受理用工登记等备案手续时,要查验相关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对违反法律法规、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就业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大大减少诸多的劳务纠纷和社会隐患。
(李吉明2009年3月16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