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思潮下,阅读教育的改革在我国幼教界引起普遍关注,早期阅读也逐步成为受到幼教界高度重视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开宗明义地把幼儿前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 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增强。
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过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下“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具体来说,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大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如出示一幅大图,集体观看,教师问,幼儿答。但幼儿的兴趣不浓,再由于发言机会有限,难于让全体幼儿有充分的讲述机会,不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因此,激发幼儿的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在集体语言教学活动中,我常鼓励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述作品,并学习评价别人的讲述。如请一个幼儿凭着自己的理解讲述完故事后,教师则问:“你认为他哪幅图片讲的很好,哪幅图片讲的跟图片意思不一样?”在此过程中,不同水平幼儿的语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在阅读延续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头饰、木偶、玩具等,让幼儿自己结伴表演。如听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后,我就让幼儿自己选择最喜欢的角色表演,引导幼儿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此外,语言游戏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也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形式。如“小小播音员”的游戏中,幼儿用大盒子做成电视机,然后身临其境边编边演,把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说给小朋友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语言,文字,甚至图像等理性材料缺乏条件反射。要让幼儿能阅读,使其理解书上的知识,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丰富其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平时十分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熟悉身边的生活常识,尽可能丰富幼儿直接的感性经验,为幼儿阅读打好基础。例如:在让幼儿阅读《水果屋里的毛毛虫》这篇小文前,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生长过程:毛毛虫——蛹——蝴蝶。不但让幼儿去捕捉蝴蝶,观察蝴蝶的幼虫。通过多方面的亲身体验,使幼儿真实的认识了毛毛虫就是蝴蝶的幼虫。通过观察,体验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具备了这篇文章的相关知识。阅读时,再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讲述,幼儿就轻而易举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个故事及相关的知识点。此外,我们为幼儿订阅了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幼儿识字》、《东方娃娃》、《娃娃画报》、《幼儿智力故事》等等。如此之多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自由选择阅读,每周进行读物更换。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自然角的动、植物我们都用电脑打印出文字卡粘贴于材料物品上,使幼儿一一对应,图文对照。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阅读的兴趣是通过环境和氛围来加以保持和巩固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幼儿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以后,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
(一)“爱心书屋”为幼儿提供了亲和、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
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我认为以“亲和、舒适、愉悦”为基本宗旨,一个具有亲和力、舒适感的阅读区域能让幼儿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将班中的阅读角创设成一个“爱心小屋”,里面有小沙发,小靠垫和可爱的长毛绒玩具,幼儿可以抱着长毛绒玩具靠在沙发靠垫上舒服、惬意、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为每个幼儿都备有一个故事袋,里面有教师精心为幼儿挑选的故事书、图片,也有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更有幼儿用废旧图书剪贴制作成的图书,丰富的图书和惬意的环境使“爱心小屋”成了班中孩子最喜爱的地方。
(二)图书室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
幼儿园的图书室,也是班中幼儿最爱去的地方,图书室里铺着柔软的地毯,绿色的墙面上挂着卡通图片,垫子、书桌、椅子、挂在墙上的书架、电视机、VCD都充满了浓浓的读书氛围。除此以外,空白的纸和书写工具,还让幼儿在碰到问题时,寻找所需的答案,并通过符号、文字、图象等自己进行记录,图书室让幼儿阅读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三)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在幼儿周围的重要事物上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如“钢琴”、“桌子”、“活动室”、“午睡室”等,或者以幼儿的名字做的标志,如“涛涛的书”、“一汉的床”、“文恬的画”。有时也可以结合儿童的经验和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一些信件、报纸或购物单等。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并萌发自己使用文字的愿望。
(四)创设一个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早期阅读的兴趣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每周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要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的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如,晨间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翻阅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也让幼儿随意地翻阅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早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迟接的孩子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
(五) 与家长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学期初,召开家长会,明确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步调一致。通过“家长栏”中刊出的《提高幼儿前书写能力》、《幼儿入学前的读写准备》、《促进幼儿阅读的方法》等文章,丰富了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经验,包括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并要求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尤其是晚饭后,选择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和幼儿共同阅读,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结起来,并产生表征意义的联想。另外,利用节假日外出散步、游玩,去激发幼儿认读汉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兴趣是随意的、脆弱且短暂的、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强化。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阅读姿势:身体要坐直,书放平,不要离眼太近。
(二)阅读的经验:
1.翻阅图书的经验
(1)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先让幼儿认识了1—10的数字,再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书,使他们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在此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2.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即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起来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
3.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即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知道是在讲故事的内容。
4.制作图书的经验,即知道图书上所说的故事是作家用外文字写出来,画家用画表现出来,最后印刷装订成书。尝试做小作家、小画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再订成一本图书。
四、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具体操作方法
1.点读跟读法 在开始学习阅读的时候,经常运用点读跟读法。就是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让他们一边用手指着文字,一边进行跟读。在诗歌教学中运用较多。诗歌篇幅短小,琅琅上口,便于幼儿读和记。运用点读跟读法,可使幼儿在反复点读过程中既记住语句,又初识文字,对幼儿来说,识字虽不是目的,但点读法能使文字在幼儿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留下图形记忆,为以后阅读奠定基础。
2.听读训练法 教师富有感情地把文学作品朗读给幼儿听,使幼儿在教师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既记住故事、诗歌,也学习优美的文学艺术语言,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或教师每天为孩子朗读20分钟,他通过实践证明坚持听读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丰富孩子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逐渐领悟语句结构的词意、神韵,从而为今后广泛阅读打下了基础。 3. 故事提放法 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幼儿提出贯穿故事内容的关键字。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中,一只羊到溪边喝水,一只狼看到了,应该提问幼儿:“谁看到了?”幼儿回答说“狼”,那么“狼”就是关键字,此时反复提高声调用疑问语气询问:“谁看见了?”同时出示“狼”的字卡,幼儿在反复的回答过程中,口说“狼”,眼看“狼”,手指“狼”。通过对关键字的提放,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其中汉字的认识。 4.图片猜测法 指导幼儿阅读以图为主的作品,为幼儿提供一些图书,如《婴儿画报》、《婴儿童话》、《东方宝宝》等,画面形象鲜明,色彩丰富,故事情节简单,幼儿看着图片,能猜测出故事大意,能自己讲述故事。运用此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孩子观察图画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具体指导幼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教师要有意地训练幼儿独立阅读的胆量,不要怕幼儿读错。这种方法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获得自信。在实施上面各种操作方法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安排一些相应的教学关键环节作为补充,就是在复习阅读内容时,根据阅读内容和情节设计、运用一些游戏,加深对关键字的认识,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复习中,除了让幼儿整体指字阅读外,还要将关键字制成小蝌蚪形状的字卡,让幼儿都来当小蝌蚪,从而来认识那些字;还可以设计“走亲戚”的游戏,让相近字作为亲戚在游戏中出现。每节复习课情节多变,形式不一,这种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很受幼儿欢迎。
五、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早期阅读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还发展了孩子的智力,提高了孩子思维、想象、个性等综合素质,大大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幼儿能做到说话较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形成良好的欲望,每个孩子都充满了自信,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促进了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从以往目标不清晰而造成阅读活动变成阅读识字转变到现在真正认识早期阅读教育的内容,从以往单一的指导方法到现在的运用多种方法,重视游戏价值,寓教于乐,从以往只提供幼儿书本,让幼儿自己阅读到现在的注重幼儿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教师清晰的知道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意识,掌握了早期阅读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也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行为方式,能很好的融入幼儿,开展活动,同时,真正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部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其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必须早在幼儿期就进行训练,让幼儿尽快适应语言、文字、图像等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环境,提高阅读能力,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