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武昌作者简介:李武昌,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研究民间智库机构发起人在企业的四季里,一种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不可能保持着长久的春色。在通胀的冷冬,有一种微小的力量正拱动着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石。正是这种力量,使中国企业开始摆脱价格奴隶的宿命,宣告一种新企业生命力的孕育和诞生:关注技术升级,关注技术创新所开创的无限未来。aihuau.com维生素B2:拒绝甜蜜的诱惑 一说到糖,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甜蜜的感觉涌上心头,然而,国内维生素B2生产企业近年来却一直为“甜蜜”而大感头疼。 作为维生素B2产业链的主要原料,糖价在2005年上涨了80%,到2006年,糖价格更是大涨100%以上,到了2007年,在物价整体看涨的情况下,糖价引起了行业性恐慌,有着中国股市算命大师雅号的国际商品投资大师罗杰斯断言:糖价还要再涨300%,重回到1974年创下的历史高位——66美分/磅。 甜蜜的苦恼如果不改变,那就会变成维生素B2企业的一种永远的宿命。 要改变,就必须颠覆——技术创新,重塑工艺。 早在2006年,维生素B2行业即开始致力于技术升级,糖作为维生素B2行业唯一基础原材料的日子即将结束。湖北广济药业在这一年成功完成用大米代替糖生产维生素B2的技术革新,其小试、中试到大生产环节全部取得成功。 在糖价格高涨情况下,采用比其便宜得多的大米作为原料,企业的生产成本自然是大幅下降。据专家估计,以大米为原材料生产维生素B2,每公斤成本可降低50到60元。 随后,天津太河也试制成功。 新技术的采用让一直顶着高成本压力的国内维生素B2企业看到了市场的机会。湖北广济为此决定投资1亿多元,新增发酵规模项目,将产能提高到3000吨。 人们断言,2008年后的维生素B2市场将不再受制于糖的涨价,赢得行业的“独立”。压缩机企业:“夹心饼干”的自我解放 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压缩机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无疑是抵消成本增长最直接的办法。 然而在空调、冰箱等下游家电产品利润日趋微薄的情况下,压缩机企业的这点心愿却很难得到满足。 不过,集上下游成本压力于一身的压缩机企业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夹心”处境下,并没有过着窝心的日子。 全球最大的制冷压缩机生产企业——恩布拉科的舒心日子是从选择通过优化设计、推出高能效比产品等方法来抵御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开始的。在2006年,恩布拉科向中国市场推出了最先进的EM系列第三代压缩机产品。第三代压缩机产品运用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是恩布拉科连续20年持续投资开发的结晶,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生产制造成本。 而海立公司则把注意力放在替代原材料的运用上。公司总经理沈建芳说: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铜价过度上涨的结果必然是引发制冷技术的革命。据了解,海立公司一直在研究压缩机电机向小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研究以铝代铜、以钢代铜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这些技术都已经取得重大的突破。润滑油“换标”:涨无可涨逼出的新思路 2006年,基础油价的涨势之猛是润滑油企业意想不到的。 面对原油的霸道,润滑油企业很习惯地举起了涨价的大棒。仅在2006年前3个月,中石油就先后两次涨价,涨价幅度整体超过了10%;而中石化则在2006年的头3个月调价达4次之多。 然而,涨价却给润滑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压力。由于润滑油市场竞争激烈,上涨空间有限,调高价格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反倒要让润滑油企业承担市场规模缩小、利润越来越低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动产业升级、换标就成了行业最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早在2005年,很多企业就采取了取消低级别产品、提高润滑油使用级别的策略来提升企业生存能力。 在2006年高油价的大背景下,各大润滑油厂商被迫加快了升级的步伐,纷纷采用限制低级别产品比例以及涨价等方法促使经销商加大更高级别产品市场的开拓力度。 “统一”率先提出将CD级别产品升级至CE级别,并决定在市场上主推CF-4以上级别的产品。润滑油级别的全面提升也加速了新国标出台的步伐。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决定,今后5年,包括润滑油产业、石油沥青产业等重点领域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将达到80%以上。平板电视:“求新求异”闪避涨价锋芒 在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价格普遍上涨了5%~10%。其中,3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较4月份大涨20美元,37英寸的也上涨了10美元左右。 面板价格上涨直接提高了彩电制造商的制造成本。按显示屏占液晶彩电70%成本计算,面板价格提高5%,将提高彩电整机3.5%的成本。在此情况下,要想避免彩电行业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向新的电视领域转移就成了必选之路。 纵观国内电视机整机生产企业的表现,不难发现,“求新求异”已成为行业避开面板涨价的两条主线。 求新:在国家高清标准公布之后,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双倍高清已经全面进入市场成熟期。各大厂商顺势而为,康佳、创维、TCL等企业不约而同于近期同步启动全高清战略,加大对双倍高清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普及推广力度。 以产品技术的快速开发应用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双倍高清作为产业发展的新主流,将成为国产品牌重定市场版图的新拐点。 求异:另辟蹊径领跑数字一体机。由于地面数字电视国标于8月1日如期实施,这就意味着数字电视将以年均新增和更新4000万台的速度向前推进,为此,一条产值达数千亿元的产业链正在悄然兴起。 到目前为止,以康佳、长虹为首的几家国产品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康佳即将推出基于地标的高端差异化数模一体机系列,于8月“地标”正式实施期间,率先投放市场。 创维、长虹等企业也不甘示弱。此前,创维宣布开发了全系列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产品,将全面推出符合国标的产品。长虹也成功研发出符合香港地区特点的国标机顶盒系列产品,成为内地首家供应香港市场数字高清地面波电视机顶盒和高清一体机的厂家。 在适应本土化标准,实现差异化产品战略方面,我们的国产品牌有着天然的优势,或许,求新求异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突围制胜的法宝。
![大清颠覆者 宿命颠覆者](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22462387975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