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卡梅隆招人烦 潘石屹为什么招人烦?



笔者声明: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任何人都没有褒贬之意,只是旁观,对错不论,只论观点。

在网络上随便溜达,经常不期而遇要“打倒潘石屹”的回复和留言,仔细看来,无非指责他是奸商,哄抬房价之类。

在2004年的某次会议上,曾经听过他的演讲,博古论今也算是个博学而幽默风趣的人,除了个子矮小一些,口音中的西北腔重了些,这个时刻带着黑边近视眼镜的中年男人似乎也没有那么招人反感,尤其是他表现出风趣的一面的时候,完全具备相声演员——单口相声演员的特质。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矮小单薄,反应灵敏,风趣幽默的人却多为世人诟病。无风不起浪,究其原因总还是有些说法的吧。

智慧:和王石不同,潘石屹来自于甘肃小城市的贫民家庭。我曾在某文摘杂志上看到过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政府机关工作,转眼过了一年,一年后已经成为“老人”的大学生迎接来的另外一个大学生,这是一个女生,于是成为“老人”的大学生带着新来的大学生去买办公用品,新来的这个女生挑选自己的办公桌椅时非常认真仔细,几个小时还没有挑选好,于是“老人”说,一个桌子还值得你这么仔细挑吗?新人说,当然了,这可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怎么能不认真?不仔细?普通的一句话震撼了安于现状的“老人”,他因此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是这样守着一张桌子过一辈子?还是闯荡江湖?他选择了后者,他成功了,他就是潘石屹。无从判断故事的准确性,但是这个故事确实说明在潘石屹青年时代有过很多人年轻时曾经有过的犹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冲出去的人很多,成为富豪的人很少,潘石屹也并非一帆风顺,成功前的历程同样艰辛,俗语有云“无商不奸”,还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商人,贬义是奸诈,褒义是精明,弱智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取得成功的,固然有阿甘这样的特例,但是如果以财富论英雄的话,绝大多数富豪们都是精明人,也都有着铁腕,脚下堆积的“尸骨”怎能不多?!只不过,有人聪明在内,有人聪明在外,过于聪明的人往往招人厌恶。

形象:从形象上而言,他不具备英雄人物的特征。他对自己的定义是: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不惑,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如果是隐性富豪,人们对他的判断无非是个公司白领,脱掉西装一开口便是哗啦啦掉渣的甘肃俏皮话,除了显得学识较为渊博外,怎么看都有民工气质,大家原本都是普通人,但是因为对于明星人群的向往,因此对于明星人群的相貌便有了挑剔,要么有气质,要么外形,总有一样款款有型才好吧?

 柯克卡梅隆招人烦 潘石屹为什么招人烦?
aihuau.com

民众的审美,恶俗也罢,低下也罢,潘石屹不是俊男帅哥是谁也不能更改的事实。搜索媒体资料不难发现,潘石屹和很多成功者一样具有一些有趣的个人荣誉:比如亚洲企业领袖协会会员;被2005年《财富》(中文版)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之一;连续三年当选新浪网(全球华人最大中文网站)“地产十大影响力人物”;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提名;连续多年担任“博鳌亚洲论坛”主讲人和“房地产分坛”主持人;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这些荣誉为潘石赢得的掌声多为能言善辩而非实干家,似乎缺少了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状态。亚洲企业领袖协会会员——有钱还不容易?25位商界领袖之一——富人的狂欢;地产十大影响力人物——房价就是你和弄高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提名——你不没当上吗?连续多年担任“博鳌亚洲论坛”主讲人和“房地产分坛”主持人、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早说你巧舌如簧了。

这就是潘石屹的对外形象。在媒体上他曾经公开说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媒体,哪怕发行量只有1000册,只要刊登了我的信息也就有1000个人看见,对于传播他是明了的,可是对外传播信息的选择以及筹划、对外形象的维护上却缺乏规划。事事都有双刃,一方面他确实实施了全面的有效的传播,另一方面却不善于把握和控制传播方向,周遭信息杂乱亦使得他判断不清,无法将信息引导向正确方向,信息在公众领域中漫无目的的漂流,广则广矣,却不能保证不存在以讹传讹的可能,良性信息没有好的传播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于是恶评如潮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比如,玻璃房间的真人秀,吃饭睡觉看书可以给观众展示,方便和挤胳肢窝的粉刺还是避讳些好,该给你看的我一定给你看,不该给你看的我一定不给你看,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曝光是必要的,曝光过度则是愚蠢,随着曝光度的提高美誉度下降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损失的是声誉和信誉,对于一个企业掌舵者而言可能损失的就是真实的利益。

秀能力:有媒体介绍,他信过佛,修过禅宗,现在信奉巴哈依,曾担任过的最高宗教职务是省佛学研究会副会长;他还卖房子,并把自己作为形象代言人,印在户外广告牌上。中央电视台说:“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和他的SOHU中国绝对是最吸引眼球的。”有人笑称他是“写博客的人中坐禅时间最长的,坐禅的人中拍照最多的,拍照的人中卖房子最多的。”和国内众多作男总裁一样,潘石屹也曾经走过多遭秀场,是一个小资中的农民,农民中的小资,他玩电影,写情节文字,拍照片,欣赏芭蕾,娱乐化精神贯穿在他的生活和经营理念当中,媒体评论他是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一个商人而非一个企业家,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在于,商人仍然没有脱胎于生意人的牵绊在“独善其身”,而企业家则是“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达”了的人只是忙活自己的事情,也许他在“兼济天下”,但却并没有通过强大的秀能力表现出来,于是他一定是“自私”并且“阴险”的,因为他在挣别人的血汗钱!

潘石屹的秀能力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他所期望的美好形象,相反对他“从事”的生活让无法企及的人产生厌恶。

因此,他的成功是小范围的快乐,而非大面积的认同。于是,面容和善,小鼻子小眼满脸笑容的潘石屹客观上成了“吸血鬼”的代言人。

公益:近年来,随着对社会关联营销的了解,随着企业社会公民概念的提及,随着公益慈善事业在企业中大面积的开展,在2007年6月,SOHU中国在“慈善1+1” 网络新闻发布会上,潘石屹为失聪儿童捐助100万元的设备;在2006年,印度洋海啸捐赈灾款106万元;在某次回甘肃家乡捐献100余万元现金。前两项在媒体上有公开播报,最后一项是某次地方台对他采访时的随意透露,对比国内其他企业关于公益事件的表述,潘石屹的低调令人费解;对比他形象光鲜的作秀,他的好人好事倒藏着掖着不说出来。若非笔者这样的好事之徒钻门盗洞的打探才挖出点信息。

作为名人,从人名到名人的过程是个艰难的过程(芙蓉姐姐之流不在此文讨论范畴),名人已经不是“人”——名人除具备自然人身份之外,更多的是“产品”的特性,名字成了“品牌”——是品牌在受众眼中就应该有品牌联想,由此可知,潘石屹这个“产品”的品牌联想多是玩乐和“作妖”。即便是公益英雄你又如何呢?何况对比收入,这些公益投入实在“不值得一提”。

因此从捐款数量上说,不能满足公众的希望;对于企业社会关联营销的基本要求而言,他仍然棋输一招。

企业背景:在其公司网站上这样介绍SOHU中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现SOHU中国董事长)和张欣(现SOHU中国总裁)联手创建,是一家为注重生活品位的人群提供创新生活空间以及时尚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何谓“注重生活品位”的人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国内三角形社会结构形态下,这个“有生活品位”的人群一定不是大众。SOHU的成功正是准确定位的成功,他确实凭借着准确的定位能力和市场的细分能力,生活品位的引导能力才将房子卖得火爆,然而这也奠定了他小众代言的形象,小众代言的潘石屹想获得大众认可确实很难。

尽管他坚称: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促进精神的进步和物质的发展。我们每天的工作都给身边的人以力量和鼓励。

身边的人是否得到了力量和鼓励笔者不得而知,不是他身边的人确实有些讨厌他。

那么,喜欢参禅的他是不是也该反思反思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6523.html

更多阅读

柴静专访卡梅隆有感之一——合目的性 柴静 看见 卡梅隆

Tough虽然不错,但这个比较表面,我更喜欢的是“合目的性”,虽然片子里没说,但我觉得这才是能让这次简短访谈擦出火花的真正原因。我打赌柴静不是卡神的粉,老卡肯定更不了解柴静,这访谈有火花,表面上是因为两个人都tough,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底

卡梅隆“电影大帝”是疯子导演 卡梅隆导演作品

封面《阿凡达》剧照《阿凡达》拍摄现场凭空创造出一个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疯子才能够完成本刊记者 刘子超 王大骐1. 8岁的一天,卡梅隆感到世界要完蛋了。那是1962年,古巴核弹危机爆发,卡梅隆在自家的茶几上发现一本建

声明:《柯克卡梅隆招人烦 潘石屹为什么招人烦?》为网友随性随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