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冒泡的感觉 泡的感觉



酒吧是醉生梦死与糜烂生活的代名词,是成人世界欲望的集中地,是发泄情欲,恣意妄为,袒露自我的原始地带。

  通常,我们把到酒吧喝酒称为泡酒吧。

  这是一般人眼中的酒吧,并且基本上都有点道理。殊不知,恰恰是酒吧的这些特性的集合,却成了成人们“返老还童”的一种方式。因为在酒吧里,成人可以卸下了武装,轻松面对彼此,恍惚如不谙世事的童年。

最纯粹的记忆

没有人不会在越来越年长的时候回想单纯而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感情随着身后一扇扇时光大门的紧闭而愈见浓厚。之所以回忆童年,是因为当年轮将我们推向成长的高峰后,关于童年时一无所知的轻松便被成人世界里所承受的压力一点点吞噬。留给我们的空间除了钢筋混泥土外,越来越少。

aihuau.com

  而酒吧,这个身处偌大都市一角空间,却总会在华灯初上之时为背负着责任与欲望的成人点亮一盏心灯,营造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酒吧里的各种氛围都远离现实的场景,那些暧昧的紫纱帘,缭绕的丝竹之音,如同童话里的异域风景;那些隐隐约约的烛光,沁人心脾的香味,如同童话里的浪漫不切实际;那些复古的装饰,斑驳的墙壁,如同童话里的某个古堡散发出的神秘气息。

  这里拒绝年龄,拒绝论资排辈,欢迎天真浪漫,欢迎不懂世故,需要随时迸发的激情,就像童年时的某个恶作剧。一杯酒,一支烟和一曲音乐,三件道具一个夜晚,彻底颠覆了成人与童年。在这个霓虹幻化的世界,没有更多人认识你,你可以完全忘记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年龄,与众人同乐。

  其实,在酒吧里还可以呼朋唤友,从“杀人”到“真心话大冒险”,再到最基础的划拳,那些游戏,总让人乐此不疲。我们总是试着去用游戏来掩盖心情,来解构目前的生活。在游戏中,我们最容易集体失忆,随游戏穿越时空。

   我们都承认是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所以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长大,只是因为我们不想在成人的世界里越陷越深。尽管玩过,喝过之后,我们依然无法逃避真实的生活。

  逃避也罢,事业也罢,我们恋玩,以泡吧的方式存在,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批判,我们乐在其中,便已通晓“成人童话世界”的意义。

  这种率性而为的生活恰是远逝童年的最纯粹记忆。

没有答案的生活

  我们说酒吧是衡量一个人身上吸引力指数和原始激情的最直接地方。一个女人是否漂亮,一个男人有没有魅力,在酒吧一亮相,就能从别人对他们的反馈程度上明显地得到答案。

  在酒吧里太多的one night stand在发生,酒精是住在酒杯里的绿仙子,她总可以将气氛变得暧昧。夜晚使人焕发出一种白天没有的光彩。金汤力在加着冰的杯间晃动;诱人的红唇;弥散的烟草味;荷尔蒙在no.5的氛围里飙升;亮片的短裙摇晃着我们的眼神。若有若无的笑意,时断时续的话语,狂轰乱炸的音乐;那些一见钟情的男女要在这一瞬间不动情是很难的,况且他们也不想掩饰这一瞬间的动情。

  当白天来临,褪掉残妆后,这些曾经耳鬓厮磨、忘情投入、为欢爱沉醉的男男女女们,表情明显浮肿于夜晚。白天是他们,夜晚也是他们,一样的男女,可是白天和夜晚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心情。谁能说他们的白天是真的,或者他们的夜晚才是真的?谁能说有酒吧存在的夜晚是假的,或没有酒吧生活的白天才是假的?我们只能发现,在生活中,在酒吧里,我们都找不到答案。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酒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没有因为白天和黑夜的不同而让人却步。并且,并不是因为多了这么多暧昧的符号,让酒吧的魅力褪色。

 后背冒泡的感觉 泡的感觉
  准确地说,酒吧的兴起与红火与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之变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吧的步伐始终跟随着时代。“有音乐,有酒,还有很多的人……”一般人对酒吧的认识似乎只至于此,做为西方酒文化标准模式,酒吧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常去泡吧的人主要是:在华的外籍人士、留学生、本国的生意人、白领阶层、艺术家、大学生、娱乐圈人士及有经济能力的社会闲散人士等。

  诸如日本人,他们每天下班后必到酒吧报到,重大决定不在办公室里,而在黄汤下肚的酒店里。同时谁升谁迁,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吧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后都要尽情在里面享受够了,才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种方式饮酒的日本人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下解脱出来,从中享受酒中的轻松洒脱。

  在中国,名人泡吧的例子也如恒河之沙。

被催生的情感文字

   一个叫海飞的人在其博客中写到,坐在这家酒吧二层,看着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一条穿城而过的江,以及江边的风景时,我突然想到一个留着性感大胡子的男人,他喜欢把写作安排在酒吧,并且在酒吧里生产出优秀的文字,他的名字叫海明威。

  海飞说,酒吧里有轻柔舒缓的爵士乐,有服务生安静地从你身边走过,所以酒吧里能生长出草木般葱茏的文字。

  准确地说,中国的酒吧和外国的不一样,外国的酒吧更显老旧,数百年后仍能看到酒吧墙上爬着的青藤,恰如从前一样。但中国的酒吧更多是诉求灯红酒绿的喧闹,并且价格一个劲地往上蹿。现在的作家诗人生活清贫,用灯下爬格子换来的银子再去酒吧里潇洒,有些不太现实,捧着杯鸡尾酒以文会友,战战兢兢的边喝边想着口袋里的钱够喝几杯,喝酒像喝血一样。得到的估计不是心灵的满足,估计应该是心灵的煎熬。

  所以,中国酒吧更适合白领阶层和有闲人士去光顾,很小资地把光阴和情感,当然还有银子抛在其中,换来一种心灵上的满足。

  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成为海明威,但是有许多人会成为酒吧里的常客,这倒是真的。我曾看到一位前卫女子带着手提电脑来开了一间包间打开电脑边抽烟边写文字,我才知道酒吧里适宜生长的是流行的文字,只不过那些文字叫做旖旎,而不叫拙朴。

  当然,并非所有的酒吧都如此,诸如在成都有个叫宽巷子的地方。在那里只需要掏几个钢蹦,要杯啤酒,点碟花生米,邀几个朋友就可以热热闹闹地过上一夜。可惜的是,这样的情景即将成为记忆。当地政府说,要为宽巷子现有的老房子、竹椅子统统换上高贵而华丽的外衣,当然有一种感情也被替换掉了。于是网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宽巷子记忆的文字,诚如当年的北京三里屯。

  或许这也是酒吧催生文字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尽管显得沧桑一些,生活一些,感性一些,但毕竟存在。

猎人和猎物共存

  酒吧里的人,残酷地说,只有两种,猎人和猎物。当推开酒吧的门,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便自然而然地决定了你是猎还是被猎。当你既不能猎也不具备被猎的可能性时,去酒吧真是索然无味。

  在酒吧里,出风头的是青春貌美的猎物,而猎人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一位著名的老板刚走入一间酒吧,便有不少靓女上前和他打招呼。作为猎人,这便是对他成功的最有效的承认。他们尽管坐在一个黑乎乎的角落,也有靓人敢死队前来。有什么方式比这种更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虚荣?所以酒吧里永远不缺猎人。而酒吧里这些花花绿绿的猎物,又可分为两种;初级猎物的心态:他们追逐的只是那些猎人们抛出的诱饵。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有着可以换取诱饵的价值。高级猎物的心态要复杂些:他们已经换取了足够的诱饵,可以用顶级名牌把自己包裹得更具诱惑力。此时,普通猎人抛出的小小铜钿已经远不能让他们提起兴趣。他们渴望的是顶级猎人提供的顶极诱饵一次蜕变的机会。

剥开所有的名利场,人与人的关系,莫非如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6531.html

更多阅读

痣相:后背有痣的喻意图

民间对后背有痣一直存在着“痣背人还是人背痣”的争论。由于后背上的痣一般为隐性痣,所以在后背的痣,大都是好交友善助人的痣。总体来说,后背有痣多数还是好的,但是不同的后背痣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帮大家来介绍一下:“田宅多进痣

swatch表价格 SWATCH的表

http://weapon.blogbus.com/logs/2004/08/331714.html    知道SWATCH有好多年了。大约那时SWATCH在国内还不是很流行的时候,偶看时尚杂志,就会看到介绍某时尚作女收集了多少多少块目前于国内还不多见的SWATCH手表,并且图文并茂,一

找到人生的好感觉下载 找到做销售的感觉

    人类天生就有基本的四种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在综合了这四种基本的知觉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有形体的框架概论,就是感觉。为什么没有把感觉归纳入人类基本的四种知觉里面呢?是因为你既可以把感觉看做是四种知觉间相加或相

郎咸平:喜欢这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

●“我是全世界华人中惟一学公司治理的。”   记者:是你引爆了民众仇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绪吗?  郎咸平:难道民众仇恨这个错了吗?毛泽东讲“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你现在是逆潮流而行哎

声明:《后背冒泡的感觉 泡的感觉》为网友曲未完词已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