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德国和日本专家在一起,谈到的最多的是“社会公正”和“企业责任”这两个词。联想到美泰大量召回使用含铅油漆的玩具和其中国供应商的自杀,说实话,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是第一次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差距。
为什么洋人因为制造商使用了童工就拒绝购买他的产品而中国的消费者却做不到?为什么洋人办企业会那么在乎社区关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却短视的为了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一切破坏生态还屡禁不止?
昨天,李维和咨询师吴思贤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给我谈了几年前他的一些经历。
他曾在广东某玩具制造商担任总经理助理,该制造商为世界一知名大玩具商供应玩具部件,老外经常会去他们厂里检查,每每这时候,他的老板就给他特殊的任务,比如在老外还没有到来之前先给厂里的童工放假,并且先作好一些问题的答案培训厂里的职工,当老外问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员工会对答如流:
“我们从来都是每周工作五天”
“我们每天只工作八小时。”
“我们的劳资关系非常好。”
他说,其实老外的要求并没有比中国的《劳动法》高,只是我们的《劳动法》执行的很不到位。他在一次出口企业的网络会议上曾发表过他个人的观点,他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执行《劳动法》,就让老外来帮助我们执行。但在当时,一些人对他的话很“不感冒”。
后来他去了一家猎头公司,有一次他去拜访一家国内著名的微波炉生产商时,那位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副总经理在谈到企业的竞争力时非常自豪的说:“我跟德国的生产商用得是同样的生产线,但他们一星期只开五天,而我们是七天,他们每天是七个半小时,而我们是24小时不停运转,他怎么跟我竞争?”很显然,这位大言不惭的“屠夫”不懂得什么叫社会公正和企业责任,只是国外的消费者不知道他的微波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而中国的消费者即使知道也无所谓,因此,这家企业当时能占中国微波炉市场的60%以上,占世界微波炉市场的20%以上。
华典咨询机构在给一家国内有名的高科技企业做品牌诊断与改造的时候,也见证了那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当环保部门因故让他停产整改的时候,他们会在白天“老老实实”而在晚上偷偷生产。他振振有词的说:“我们不能白白的在整改中把旺季耽误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正在遭遇着这样的危机。大量的企业在做品牌的时候强调的是如何建立品牌的区隔,几乎所有的品牌咨询机构为客户做咨询的时候强调的也是如何把相同的产品方正超大字符集;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 _extended="true">卖出不同来,有谁听说过他们在这个时候强调企业的责任和社会公正呢?难道我们对品牌的理解就只能这么狭隘和功利吗?我们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个企业除了它的财务目标是否还应该有它的非财务目标?
愿所有的企业家和咨询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