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长洲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还表现在灵活应变,快速甚至超速适应新形势的观念意识,并由此养成了审时度势的思维。形势好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固步自封;遇到困难也不怨天尤人,无所作为。
在国家宏观调控伊始,他们审时度势地——确立“高效率、高效益、高信誉、平衡发展”、“稳定提高、突破扶持,务实高效”等发展方针,基本实现“短、平、快”。
1993年,在国家对济发展治理整顿的开始,他们以“调整、充实、开拓、发展”的八字方针为宗旨,用清醒的头脑,按市场的经济思维去选择发展空间;以企业良性经济体制,在完成自由资金积累的阶段,集中使用自有的资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其总收入达 2.4亿元,创下了长洲历史上的新高,实现税利总额1300万元,分配给社员和生产队的红利共420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近亿元。
1994年,他们在“调整充实、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伺机冲刺”的方针下,一个月就完成工业企业改革,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彻底规避了经营风险。这一超前眼光之举,很大程度上为长洲赢得了发展主动权,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当时,全国许多村子的状况是——集体固定资产被分光、用光,每年收入仅有几万、几千元。而长洲人在这个特别时期,抗逆境渡难关,求稳定创新高,经济扶摇直上。为此,《中国乡镇企业报》以广东中山西区长洲村为典范向全国推广,《广东农村信息报》以《一个经济巨人——长洲村的崛起》对长洲作了全方位的扫描。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了当时的工作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互相配套的全面改革。
当时长洲村面临的问题,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问题。企业发展速度、资金来源的问题(关键是自有资金的积累、完成及运用),还有原材料、能源的问题。总之,长洲人面对的问题很多。
社会上就有人摇头。
长洲两委班子却“迎难而上”地指出:“长洲经过艰难创业,克服了短视眼光而没有分光、花光,顶着社会压力为后续发展积累了自有资本,这是可靠的基础。长洲人应该透过困难看到新机遇,同时既要看到问题和困难的一面,更要去分析对企业有利的一面。在关键时刻投进关键的一笔,这必然会有收获。”
于是,长洲两委班子及时审时度势,积极确立“高效率、 高效益、 高信誉、平衡发展”的方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以房地产为先导,基础企业为支柱,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外向型企业为目标,加强对企业后劲的投入和管理。
1989年,长洲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一年减少了50%,抽出的部分资金投放在农业生产及增加村民的收入上。
精明的长洲人利用房地产开发的收益,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房地产事业做到完工一片、配套一片,使得长洲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好的改善。
那时,采石、运输、建筑一条龙及粮食加工、机械厂、压铁场等基础企业以多年的业绩证明:长洲人的路子是正确的,集体所得和利润提成,有利于互相促进,更有利于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在这艰苦时期,长洲企业的领导班子更是从企业内部挖潜消化,从管理和质量上下苦功,做到增产节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些措施都很好地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支柱作用。
那时,外向型企业是长洲人的主攻目标。对于两头在外的企业,长洲领导班子抓得比较早,决心也比较大,并且不断总结,不断开拓,做到当年立项,当年投资,当年收益。
在这非常时期,长洲领导班子更是“狠抓”已投产的项目:在设备、技术、产品质量、交货时间方面做文章,不仅抓紧,而且抓好,在外商面前确立了良好信誉。
同时,在管理上有突破,做到“胸有成竹”,迎接各种冲击和挑战,保证原有项目正常上马且有计划地集中资金,向外资企业投资,建立狮山工业区。
那时,商业、服务业也是长洲人从长远利益考虑的一项投资战略,项目的收益虽然不多,但其社会的影响对长洲人的声誉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所以,虽然是在调控的艰苦时期,长洲人同样认真抓好它,并深化管理,在整顿的基础上促进提高,在经营管理上花苦功,并将商业公司与实业公司合并,使经营机制进一步搞好、搞活。
1991年,长洲村立足于宏观发展并考虑到微观的效益,做到——“稳定提高、突破扶持,务实高效”,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架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产值、税利都有增进。
其具体做法是:
抓开拓,促后劲,做到平衡发展;
抓转化,上档次,开拓新里程;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向高层次迈进;
统一思想、积极扶持,协同发展;
加强各级机制建设,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
发展集体经济,支援农业发展,搞好福利事业,体现集体优越性。
当时,加工业是长洲举足轻重的企业,也是长洲经济发展中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耕耘,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每年为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而且当时正逢政府大面积征用土地,集体手上有相应的资金,有人便提出——扩大厂房投入,在富洲工业区投入十幢厂房。
后来,经长洲村领导班子充分讨论,采取了控制规模,即村办经济不再增加劳动密集型项目,狠抓内部转化,提高、立足于创商标、创优质,在原基础上花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由原来单纯的来料加工开拓出一条产销结合的渠道。
这促使长洲村提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
当时,旅业、服务业、商业,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已有所提高,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长洲人经过上进、开拓、完善,始终未能达到目标。长洲的领导班子就调整思路: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说了就干,边干边总结边提高,真正地形成一个新的气候与环境,为往后的经济目标做好“前哨”工作。
当时,队办经济的归口管理,长洲村也开始了新的尝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是从思想上将队一级的经济统一起来,然后分析、研究当前形势与任务,促进发展队一级的经济,使其收到效果,让村民真正迈入“小康”水平,充分体现集体的优越性。
在行业、项目、投资发展的选择上,长洲人走对了。同时,在资金管理投入中,他们坚持收支平衡、量入而出,当年收益当年投入,这在基本无债务的前提下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为平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长洲人看重抓经济效益,而不是单求速度,因此,企业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基本实现了“短、平、快”。
1993年,在国家对经济发展治理整顿的开始,长洲人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围绕在“调整、充实、开拓、发展”的八字方针下展开。
他们头脑清醒,按市场的经济思维去选择发展空间;他们在完成自由资金积累的阶段,集中使用自有的资金,为长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其总收入达 2.4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实现税利总额1300万元,分配给村民和生产队的红利共420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近亿元。
从整体看,这也是真正 “高投入、高贡献、高效益”的一年,较好地实现了“一个龙头,两个突破”的预期目标,从而为增强长洲的发展后劲、提高长洲人的生活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就在这一年,长洲人在投资上也吸收了深刻教训。其采用合资合作的方式在重庆市兴建新华大厦,楼高32层,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这幢商住楼宇总投资额为1.5亿元,长洲人实际只启用了1050万元的投资资金,充分利用和当地房产管理局的密切关系、利用当地良好产业政策环境,实现了“以少投入,获多回报”的预期目的。另外,长洲人还以参股的形式对珠海神驰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注资290万元;在国际市场上,参与澳门百乐门娱乐有限公司的投资。
这一切举措、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由于经验不足,对于管理和技术欠缺立案,经济主体是得到较好的效益,但由于没有直接参与管理而导致最终经济回报达不到预期目的,这验证了“人不到不为财”的古训。
长洲领导班子立马采取应急预案,确保经济不受损失的前提下,撤回经济投资,集中精力扩大长洲及翠景片区的发展,为长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的经济格局奠定了积极的发展基础,并在实践中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1994年,敏锐的长洲人提出“调整充实、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伺机冲刺”的十六字方针,把投资规模控制在原定计划的80%左右,立足在现有的规模上求效益,并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工业、企业改革,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彻底规避了经营风险。这一明智之举,很大程度上为长洲赢得了发展主动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调整充实”,就是要增强力量,稳步提高,调整架构,充实队伍。1994年是中国全方位进入市场经济的一年,税制的改革和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都表明了中国在逐渐步入一个全面开放的竞争市场,而面对严峻的“复关”形势,国家的外经贸政策也作了许多重大调整。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企业也要和所有企业一样,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进入市场,参与平等竞争。
为此,长洲人所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理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债务关系,重新调整公司的行政管理架构,加强后备力量。长洲集团下属富洲酒店实行高薪制试点,长洲人试图通过实践来评估高薪制的利弊,通过实践来探索今后改革工资分配的新路子。
“静观其变”,就是要冷静、客观地研究事物,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长洲人根据国家的房屋改革的政策和各专业银行的改革,洞悉到人们将增加对商品住宅的需求,所以仍坚持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扩大建筑队伍,加强开发建筑材料,保证了长洲集团下属单位烟洲楼宇公司工作的顺利开展。
“养精蓄锐,伺机冲刺”,指的是经过调整、平衡、观察后,企业要抓紧时间,看准机遇上效益。
长洲人尽了最大的努力,1994年的收入仍比1993年减少,但是,他们求得了扎扎实实的效益和速度,企业经济结构也得到较好的调整,经受住了风浪。
多年来,长洲人在兴办实业过程中一贯奉行——“量力而行,量入而出,保证速度,增强后劲”的宗旨,连续数十年实现“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企业经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在企业发展的各个转折时期和关键时期,公司领导十分注意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因此,长洲的集体经济轻轻松松地度过了难关。
1994年,《中国乡镇企业报》把长洲村为典范向全国推广。《广东农村信息报》的记者在《一个经济巨人——长洲村的崛起》中这样描绘长洲:
烂路崎岖矮房简陋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笔直、整洁有序的水泥大道,村道两旁绿树成荫,树影婆娑中各种造型别致的民居、公寓、豪华别墅错落有致;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直往上窜,摩肩接踵;市场上货物丰富,琳琅满目;大街上摩托车、小汽车风驰电掣;临街五光十色的广告牌,色彩斑谰的商店橱窗各领风骚,令人目不暇接;人们衣着时髦,精神焕发。倘佯长洲村的街头,你无法区分这里是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