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与各种“运动”冲击,长洲村的整体状况异常寒伧,集体固定资产仅有8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被列为落后大队,成为中山历年“榜上有名”的扶贫村。
当时,长洲人的生活异常艰辛,全村上下仅有几台10-17寸的黑白电视机,人们只有农忙时才吃三餐米饭,穿着蓝黑布料做的衫裤,却是补了又补的。
一条石板街,两边旧屋楼,长年与泥斗,一世无奔头。这就是长洲当年最直白、最真实的写照。
但是,谁又敢想象:就是这个穷得让人想逃的贫困村庄,27年后,她却被赞誉为广东最具代表性、最具和谐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村。
在改革开放之初,长洲村的总面积是1.5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5000人,有1100多户,分布三个自然村(西村、北村、中心村),下设21个生产队,耕地总面积5120亩。唯一的优势就是与中山城区紧密相连。
长洲以农为主,粮食生产是主要的农业生产。但由于公粮、余粮、三超粮任务繁重,加上大面积的田地偏远落后,又碰上四清运动极左路线的影响,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干部的积极性。在1975年到1976年间,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自然灾害, 粮食总亩产不超过1000斤,经济发展缓慢。
那时,长洲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被县区列为落后大队,经济排名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第三。 每年,上级都会派扶贫工作队来“解困”,长洲因此成为中山历年“榜上有名”的扶贫村。三十年后, 老一辈的支书黄瑞昌还清楚地记得,一次中山县委在大涌召开扶贫会议,因为长洲经济实在落后,上面便拨给长洲一辆手扶拖拉机用于发展生产,期望长洲能走出贫困,告别贫穷。
那时,长洲的村道是由三条石板拼成,被称之为“石板街”,宽2米左右,通往村外的路旁还分别有一条宽1米左右的泥路,和一条或宽或窄的明渠伴随着(村内明渠宽80公分左右,村外明渠宽120-180公分,这主要根据路面的宽窄决定),污水在明渠里流过,不时有蚊虫飞出。家境好一些的家庭住在青砖修砌的楼房里,上下两层有100余平方米。而大部分的村民住的是杂木、杉木、砖瓦结构的平房,大约70-80平方米。全村上下仅有几台10-17寸的黑白电视机。农闲时大多数家庭都是吃两餐米饭,只有农忙时才吃三餐,而且只有咸鱼、咸菜送饭,穿的则是非常粗朴的蓝黑布料做的衫裤,却是补了又补的。
那时,部分村民劳作一年下来,不仅一日三餐吃不饱,还常常要靠申请返销粮过活。为了摆脱这种贫困的生活,一些青壮年甚至一些妇女纷纷铤而走险,结伴前往附近一些靠海的村镇,想方设法偷渡去香港或者澳门。为了阻止群众偷渡,长洲村委干部及民兵前堵后锥,发现有苗头就深入家庭做思想工作。但是,村民们穷怕了,根本听不进去。村民说:“人家走出去,就寄钱回家修屋,而在家做生做死连饭都吃不饱,有出头路谁不去?”面对村民的责问,村干部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偷村里的财产,不损害村里的利益,你要走就走。
那时,长洲村里仅有的创收渠道是一支“用几辆人力大板车帮人拉货”的运输队,一支“帮村民和周边企业修沟渠、建平房”的建筑队,一个碾米加工厂,一个石场。长洲村集体固定资产仅有8万元,村两委班子挤在破旧失修的黄氏大宗祠里办公。
“一条石板街,两边旧屋楼,长年与泥斗,一世无奔头。”这句民谣就是长洲当年最直白、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