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传统设计公司交图纸拿钱的模式,和壹的商业模式以三驾马车来拉动,第一是日常业务,以设计为客户提升品牌识别度。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产品线丰富,但品牌识别度不高,甚至很多是抄袭的,不像品牌的亲生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孩子。国外品牌在这方面很值得借鉴,譬如宝马,从3系、5系、7系到X系列,都有家的统一风格。所以和壹会通过产品设计提升品牌识别度,让消费者一看到产品就知道它是哪个品牌。 第二是公司内部设计产品,与制造企业合作向市场投放。去年,和壹举办 2012“中国-厨房”新品概念发布会,是中国首家开产品发布会的设计公司,会上我们发布了五款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其中一款豆浆机为例,我们使用普通豆浆机要有一个放豆、等待磨豆、接豆浆、放豆渣、清洗的过程,磨的不仅是豆,而且是时间。为了适合白领人群,我们将半自动豆浆机改造成全自动,用户使用时只需放豆、装豆浆,省去了繁琐的清洗步骤。其实我们想通过发布会告诉制造企业,设计公司可以创新,制造企业不一定要做技术革新,可以有其他选择。我们更愿意充当发起者的角色,向制造业推广我们设计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上,我们不收设计费,而是分享产品销售提成。这是双赢的合作,没走传统设计公司只靠图纸赚钱的老路。现在我们已经跟华润万家合作,新设计的排插列入了它自主品牌简约组合里,它每卖一个产品我们都会赚钱。此外,我们有自己的工厂,可以消化内部创新的产品,用获得的利润支撑公司运行。

第三是整合科研机构及企业、渠道资源,推动产品走向市场。我们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承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技术,将其应用到各领域的产品制造中。打个比方,我们设计的一个产品,它的股份可以给科研机构、和壹和制造企业,甚至是渠道商,我们一起合作把这个产品做活。例如最近我们合作开发洗碗机,由西安的一个教授提供技术,美的是制造厂家,和壹负责产品设计。在这里和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三方力量互动,但至于产品怎么卖,我们不会参与。 从事工业设计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挫折是企业不认可设计的价值,有的设计明摆着可以为企业带来几千万的收入,但企业就认为设计费只值几万块,不肯多给你一点。现在这个行业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低价,工业设计不值钱,这是很尴尬的事情。所以我们才想着改变设计公司的盈利模式,不只靠设计费赚钱,而是和企业一起承担市场风险,赚到钱大家一起分享,赚不到就一起亏损。 当然,所谓创新的商业模式还是要扎根在我们擅长的工业设计,不然一切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觉得创新型的产品设计和研发,才是真正的工业设计,而不是仅仅化化妆。以我们正在开发的洗碗机为例,过去的洗碗机都是侧拉式的,用户要弯腰取放,但我们做的洗碗机是升降式的,嵌入安装在橱柜台面上,只要按一个键,洗碗机就能从台面升起,不需要弯腰拿放,而且新式洗碗机做得更小型,适合两到三人的小家庭。 对设计来说,消费者体验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常规的设计往往还停留在如何让产品提供更好的体验,而不是创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好比洗碗机,大多数人还会按照它现有的模式去做,这是最稳妥的,它在欧洲、北美就这么卖,在中国为什么不能?但那是优化,不是创造,我们更想做的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