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早上起来,负责我电子商务业务的经理打来电话,说是新西兰乳粉巨头恒天然出事了,某一批次的原粉疑似被肉毒杆菌污染,一共有八家奶粉制造商中招,涉及中国的有3家,著名的奶粉品牌可瑞康也在其中,已然发布对两批次奶粉的召回令。不幸的是,我的网店经营品种中正好有奶粉这一项,其中可瑞康还算是销售不错的。这事儿当然要重视,不幸中的万幸,没有那两个批次的产品。 又过了一天才知道,这批可瑞康奶粉根本没有上架就被直接召回了,而政府也暂停了从新西兰的奶粉进口。这方面的生意自然是做不成了,但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我经营的日本奶粉销量大涨,目前已经达到原销量的四倍以上,足以弥补损失而有余。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采访我关于对此事的看法时,我对其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对方也是半晌无语。 一共有八家涉及的奶粉企业,恒天然首先是自检发现了问题,上报给了新西兰政府,然后它下属的可瑞康通报了召回情况,这个时候,其他几家涉及的企业还都没说话。以后的两天当中,其他企业才纷纷出来宣布自己产品召回或者没事,但雅培奶粉还想着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最终也是没有幸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恒天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原粉供应商,我们所谓的“新西兰奶源”的奶粉,虽说是品牌异彩纷呈,实际上原粉很可能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当年三聚氰胺被捅出来,也有这家公司的功劳。这次它出了事情,无论其处理得多么遵循商业道德,依然还是被国内媒体口诛笔伐,仿佛洋奶粉出事就可以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是一个普遍真理。 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信任这样的公司,哪怕它出了这样的事情。这倒不是我经销它的产品——我经销着四个品牌的奶粉,它们不是卖得最好的——而是如果我们看到事情的处理流程,就会发现这样的公司具备了合格的商业道德,这是它自己上报给新西兰政府的,而不是悄悄通知各个厂商直接下架、换货了事。如果它这么做,很可能就不会引发这样的轩然大波,而且经济损失也会小得多。 做实业总是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连航天飞机这种慎之又慎的高科技都会出毛病,何况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我也算经商多年,就没有见过从来没有出过事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出事的概率也会越大。但出事以后的处理则有天壤之别,一个企业是不是让人信任、一个政府是不是负责,大概都体现在这里了。回想起三聚氰胺事件出现之后我们这里厂商与当地政府的做法,估计哪怕是恒天然这种公司再出这样的事,如果两相对比的话,这样的公司还是能够得到信任。
![金子就是钞票真人照片 钞票就是选票](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84791395486.jpeg)
重点在于,这种信任已经不局限于一种奶粉,而是扩大到所有奶粉,只要是国外的就行,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奶粉出事之后,我店里的其他品牌奶粉开始销售走高的原因。这么说吧,只要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大概有点儿门路或者小钱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吃国产奶粉。 而这种信任一旦建立就很难打破,尤其是在国产奶粉或者其他商品所处的大环境是一种不能让人信任的境况下,怎么可能一次出事就打击到外国产品,进而为国产品牌保驾护航?钞票就是选票,选出来的就是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