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改革发展 统考组题,一元多元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统考组题,一元多元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朱正国

 

笔者在高校工作十余年,后到教科所研究中学教育近十年,对两方面的情况都有所了解。面对一刀切的统考、统一录取,基础教育的多元化很难发展,大学也难以各取所需;相反,如果将考录自主权下放各高校,不仅考生负担成本高,选择的机会减少,而且,在目前体制下,很难防治高校考录中的作弊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将两者的好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必要否定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一系列教育改革。因此,关键是寻求将一元化统考和多元化自主招生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形式,而基础就是“统考组题”。这个想法在1997年笔者刚接触中学教育时就产生了,当时写了一篇小文章发表在广东的《教育创新》上。2008年,笔者又写了一篇专门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复旦教育论坛》上。现在各方面又在关心教育的问题,给学生减负也喊了许多年,仍不见成效。笔者想借此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从成本-效益和供求关系来看,高考应满足以下四方面的需要。

    第一,对于学生来说,既要方便参加考试、考试负担轻,又要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发挥和显示其个性才能、发展潜力。

    第二,对于高校来说,选取考生的范围要尽可能大,录取的学生既符合国家规定的一般标准,又有利于更好地选拔出有潜在特质进入大学相应专业升造的人才。

    第三,对于中学来说,高考应能反映出学校完成国家教育任务的质量,又要与家庭、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评价相一致,使高考能对基础教育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四,高考应满足各地、各学校甚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又应成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监控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上述四条,一是保证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二是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更好地满足双方的要求。这应该成为高考模式选择的基本标准。但每一条内部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冲突,各条相互之间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协调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正是高考模式改革的困难也是关键所在。

二、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近年改革基本上是从否定一元化模式开始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的单向思维和单向操作支配下进行的,较少考虑如何保留一元化模式的优点的问题,所以也有其重要缺点或特点。主要有五:

    第一,考试的不方便性、负担增加,即整个考试和录取的成本提高,当然成本也是分散了,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仍然享受不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这在多次考试和由各高校自主组织考试的情况下特别突出。如北京大学等推行的自主招生,名额只占录取人数的5%,但却耗费了学校巨大的人力、财力,学生成本、社会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试点自主招生的这几年,也有学校想打退堂鼓。

    第二,不便于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作统一评估和高考录取质量进行统一控制。

    第三,没有考虑与中学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的协调问题,或者说,没有注意利用高考这根“杠杆”去推动中学教育的改革。日前中学学科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多,仅参加高考的就有9大门。在设计高考改革中,9大门全考,不合适,舍弃几门,又不免影响高考的全面质量监测功能。所以,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减少内容、降低难度的同时对相关学科进行合并。如政治与历史,生物与地理,物理与化学的合并,就是可以研究的。

    第四,考试内容的选择和调整限于现有的科目范围之内,是科目的“优化组合”,显得太粗了点,与真正整体基础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内容的“优化组合”还相去甚远。

第五,“3+X”等类模式中,文科份量太重,勿视理科教育,不仅理化,而且生物,更不用说现代信息技术了,这种不良倾向也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它是短视的,长此下去,对整个民族国家的不良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就像美国这样科学和科学教育发达的国家,也重新提出加强科学教育的问题,并制定新的计划和课程标准)。

三、“统考组题”,创新高考模式

考虑到以上从高考的成本-效益和供求关系提出的四条标准和近年改革中存在的五条问题,我提出一个新的高考模式——“统考组题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

    1、全面测量,全国统考。中学基础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属高考的范围,根据内在联系可调整为6科: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生地和政史。高考既测量基础知识,也要测试特殊能力,还可以超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推动改革发展 统考组题,一元多元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组合试题,分层统计和评价。教育管理部门从试题中选择能反映基础教育目标要求的“试题组合”,单独统计分数,以此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估,这个分数也可同时作为毕业成绩来统计,这就有利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统一监控。此外,这个成绩还可作为高考录取的限定分数线或国标线来统计,即考生的“国家组合分数”要达标才能录取。(当然,限定分数线也可根据另一套“试题组合”来统计)。

    根据特定的目的和实际需要的不同,对同一次统考可能进行各种不同的“试题组合”和进行相应的分层统计总分和分科分数,划定相应的分数线,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有的省也可不采用“国家组合分数”来控制,而采用自选组题的“某省组合分数”,划出“省标线”。再如,各高校甚至各专业同样可以从上述6门考卷中选择对本校或本专业来说最需要测量、最重要的题进行相应的“试题组合”,并统计相应的组题分数,划分出各自的“学校或专业组合分数”,并划出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它反映了不同类型高校和专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也表明学生某方面的特长和发展潜力。这里的组合与统分也包括对某些试题赋予很高的权重,从而更有利于那些“偏科怪才”被录取,或者采用另加一套“偏科型试题组合”的办法,直接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偏科怪才”被录取。在这里,考生只参加一次考试,但也相当于参加了所有高校的单独组织的个性化考试,有被所有高校录取的机会!而且,考生只要自己是在某方面有潜力、有特长(自己不清楚也没关系),就有可能在某高校或专业的“组题”中获得高分并被录取,考生几乎是以最小的考试成本获得了最大的平等竞争机会,而每一所高校都是在全部考生中挑选自认为最适合、最有潜力的学生。同时,也不用担心目前高校仍缺乏自我约束情况下自主招生中容易发生的损害公平的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

    3、“统考组题模式”保留了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元化模式的优点,又使高考的评价极大地多元化,两方面有机相结合。由于高考总分在这里可能没有多大意义(自然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数据),它显然对抑制单纯的高考分数竞争有积极作用,而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和社会青年也可参加这种高考。这种评价的多元化可能使教师“无所适从”,或者说,因为只有基础扎实(保证达到第一道分数线)同时又有特殊能力、专长(能在某种“试题组合”中达到第二道分数线)的学生,才最有可能被录取,他们也就不得不转而看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积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各不相同的个性和特长。对于高校来说,也不必单纯为了一个统一的分数来竞争“优等生”,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寻求适合自己需要的学生上,避免过分激烈的简单竞争。对于社会来讲,由于学生“各得其所”,高校“各取所需”,也就达到最优配置。

   4、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可能仅在于录取费用有所增大。这主要发生在将每道考题的分数依次输入电脑这一环节。但这个成本是一次性的,相对整个高考来说微不足道。我们可以在试卷上设计一块“填涂卡”来记录每道题的分数,即可方便地将各试题的分数输入电脑,就建立起全国考生的“题分库”,所有高校都可以用这个“题分库”来按自己的个性化组题进行统分、排序等,虽计算量大,但可编程交由电脑自动处理完成,成本很低。与传统的高校自主招生相比,这里的费用是非常小的,相反,它的“好处”则很多,除前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有了这样的考生“题分库”,教育管理部门、考试中心和研究部门,均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研究,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试题的质量和录取工作的质量作出更为客观的系统的评估,这对整个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的。

此外,由于许多学生将被多所学校录取,所以,可能需要多次补录过程才能完成录取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7043.html

更多阅读

出现“杨不管”,是教育的悲哀 杨不管

出现“杨不管”,是教育的悲哀 “范跑跑”尚未谢幕,“杨不管”又已登场。事发安徽省长丰县,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冠以“杨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案例02 校长与学校发展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案例缸窑镇中心小学 李文涛一、背景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转变。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课改的春风并没有完

声明:《推动改革发展 统考组题,一元多元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网友青春好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