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分管工作 切实加强教育条件装备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加强教育条件装备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2010年实现“双高普九”工作目标,坚持立足区情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条件装备水平,坚持面向广大师生,充分发挥教育条件装备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发展。现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秀屿区地处莆田东南沿海,现辖6镇1乡,总人口62万人。全区现有小学168所,中学25所,其中高中7所、独立初中18所、附中3所。2008年秋季,在校中学生33926人(其中初中学生25717人,高中生8209人),小学生41743人;中小学教职工5951人(其中高中教职工564人,初中教职工1828人,小学教职工3595人)。全区中小学现已建成高中一类实验室1所、二类实验室6所,初中二类实验室18所,小学二类实验室168所。中学藏书总数52多万册,小学藏书总数47多万册。中学现有多媒体教室3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30间,电脑1500多台;小学现有多媒体教室50多间,计算机网络教室60多间,电脑1000多台。

  二、主要做法

  我区坚持突出教育条件装备标准化建设、普及实验教学和装备队伍建设三个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具体做法如下:

  (一)立足区情,有效运作,努力提高教育条件装备水平

  2007年,我区把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列入《秀屿区“双高普九”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分年度、分层次落实装备工作计划,有序推进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工作。

  1、坚持多方筹资,突出经费保障。面对专项资金相对紧缺的现实,我区充分挖掘民间资本优势,在向上争取资金和保证区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大力发动社会力量投入装备中小学教育条件。

  据统计,近三年全区共筹措社会资金共计2349.42万元,用于校园修缮及建设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今年暑假期间,我区以上级资金补助为契机,采取l:1配套方式,发动乡村共同筹集资金加大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力度,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经费使用管理规定,严格资金开支程序,规范资金使用范围,采用包工不包料、询价竞标等方式运作,实现了有限资金的最优利用。一年来我区共投入1262多万元,对中小学专用楼(室)基础设施及实验室进行了改建、扩建、新建、修缮等。

  2、坚持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建设。面对我区地处沿海,一直以来受经费制约,教育条件装备滞后的现实,考虑到一步配套难以到位的实际困难。在教育条件装备工作中,我区坚持“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条件装备进程。一是以“农远”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在2003年我区投入330万元,初步建成秀屿区教育城域网,实现教育网上办公、教育信息网上发布、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2006年我区正式启动,2007年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同年11月我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目前,全区196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共建成19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85间多媒体教室,90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及实验小学通过光纤接入INTERNET网,农村完小通过ADSL宽带接入INTERNET网,全面实现了“校校通”工程。各中小学也多方白筹资金,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如莆田二十八中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建设4间电脑室,3间多媒体教室,配置240多台电脑。二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建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日趋重要。为此,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完善中小学实验室设备设施建设,作为教育条件装备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全区中学基本普及了实验教学。以今年为例,全区共有23所中学投入72多万元,根据新颁布的《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添置教学仪器和设备。

 3、坚持整体推进,突出后发优势。在加强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过程中,我区坚持“成熟一项、落实一项,落实一项、提升一个层面”,避免重复配置和资源浪费。以图书馆(室)建设为例,今年我区与省教育厅关工委、省读书援助协会协作,开展“福建省读书援助示范区”活动。由省教育厅关工委、省读书援助协会用两年时间,分三期为我区各中小学校捐赠图书总价值达1471多万元100多万船,首批援助41多万册图书,已于10月份到位。在接受捐赠的同时,我区要求各中小学加强学校图书馆(室)硬件建设,目前各中小学正积极配备图书架、柜及建设师生阅览室。区教育局也及时发动全区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室)和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室)自动化的建设。通过开展“福建省读书援助示范区”活动,我区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带动学校图书馆(室)自动化和师生阅览室的配套建设,经过两年努力,全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将达到“双高普九”标准要求。

  (二)面向学生,管用并举,充分发挥条件装备作用

  在加强教育条件装备力度的同时,我区更加注重教育条件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全面发挥教育条件装备服务教育教学功能。

  1、建立一个评价机制。区教育局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研究出台《秀屿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从组织机构、硬件建设、管理工作、应用工作、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评估要求,制定了中小学实验室、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图书馆(室)、体音美器材等五个教育装备条件管理应用评估组则,重点突出条件装备的常规管理和使用效率考评。要求各中小学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实施。之后,区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人员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并兑现奖惩,从而以有效的评估机制,促进各中小学提高教育条件装备的有效利用率。

  2、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全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发挥教育条件装备的设备及仪器的作用,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自制教具、电脑作品制作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如区实验小学三年来共有7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中获奖,其中,陈翔宇同学的电脑作品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一等奖;莆田二十八中李加祥同学自制的教具获市三等奖,林良萍同学的电脑作品获全国创新活动三等奖。

  3、加强“三员”队伍建设。为了确保我区教育条件装备应用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仪器、设备及图书的最大效率,本着“抓好骨干,带动全体,不断提高”的原则,我区认真抓好“三员”队伍培训工作。一是举办实验管理员培训。今年5月,我区在莆田十中举行了一期“中学实验管理员培训”,共培训了56人,切实提高了实验管员的管理及应用能力。二是组织图书管理员培训。2007年至今,全区共有247名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参加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并完成了培训,进一步熟悉了图书馆(室)的管理业务。三是开展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今年我区在举办了3期小学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了131人。通过培训,一批懂管理、会使用的教师,在应用教育条件装备上开始初展技艺。

  4、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教研教改平台。区教育局建立了中小学教学管理与研究季度研讨活动,按季度定主题开展研讨,要求承办学校和参与研讨的对象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展示最新经验成果,促进教学条件装备的有效利用。各中小学也依托现代化教育设备,开展各种各样教研教改活动。如区实验小学依托莆田教育信息网平台开展网络教研,要求每位教师在莆田教育信息网教育博客专栏开设个人教育博客,把自己的公开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案例研究、学习交流等发表在个人博客中;学校以校园网络为链接点,进行同步网络教研管理,从而构建动态、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研新模式。二是学习应用平台。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设备,解决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困难,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在联片教研、集体备课、多媒体课件制作、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能自觉利用网上资源,开展活动。广大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出“五个运用”即:运用“资源”直接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资源”提高教师备课水平;运用“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资源”促进薄弱学科的教学;运用“资源”弥补实验条件不足。又如我区海岛埭头告杯小学运用在新思考网站上申请了学校博客“告杯小学”,链接了8位老师的个人教育博客,教师们直接快速地进入到目前国内小学教育前沿的学习思考与运用实践之中,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电视台先后对告杯小学对“农远”设备的利用进行宣传报道。三是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我区出台了《关于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通知》,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总结过去工作成果,合理谋划近三年成长规划,把教育条件装备使用情况列入教师专业成长重要内容,同步考核,并把这些信息进行电子登记,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及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及成长。同时,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教育条件装备的设备及仪器,开展教师自制教具、课件制作、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例如,莆田十中黄志敏老师的实验论文《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探究能力》08年6月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论坛评比大奖赛一等奖;莆田二十八中郑敏老师自制的教具《伯努利方程演示仪》在第六届福建省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获省三等奖;区实验小学李密蓉老师在参加省第四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中,制作的课件《我们爱劳动》荣获省级二等奖。四是办学特色平台。今年我区出台了《关于全区中小学开展办学特色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实验、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方面入手创建特色,在各项内容中融入教育条件装备建设内容。如今,各中小学立足本校实际,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切入点,科学选择特色项目,以教育条件装备为依托,开展办学特色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在教育条件装备方面,我区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教材变化大、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变动多,导致个别学校教育条件装备补充更新滞后,造成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二是虽然目前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势头好,但仍有部分中小学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缓慢,设施陈旧,安全设施不达标,管理不到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正常开展。三是装备管理队伍不稳,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装备管理不善、效益不高。

  四、下一步计划

 切实推进分管工作 切实加强教育条件装备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切实抓好教育条件装备工作: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室及其专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区将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切实加强对装备工作的领导。

  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多方筹资加强装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我区将努力拓宽教育技术装备投资渠道,广泛发动社会捐资助学,发动师生自制器材,多管齐下,加强装备。近期将投资215多万元,为43所中小学更新配备电脑和课桌椅;并计划用三年时间,配足配齐各中小学的教学仪器和设备。

  三是加强管理,努力达标。针对目前中小学装备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标准的问题。我区将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按照装备管理标准和规范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加强对实验教学和考核和检查,督促实验教学和电化教育的落实。

  四是加强培训,进一步建设一支合格的装备管理队伍。装备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培训不落实以及待遇落实不到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因此,我区将进一步加大装备人员的选用及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装备管理队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7068.html

更多阅读

切实加强前瞻性研究李国杰 什么是前瞻性研究

切实加强前瞻性研究 2011CCF CNCC报告我国研究开发的现状(略)R&D投入居世界前列,低效的研究开发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不管从国内来看还是从世界来看,大学与科研机构的R&D活动的实际效果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诚然,基础研究

我为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我为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邢台市第三中学 王金惠作为邢台教育工作者都明白,学校的成效如何就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知名度。师生都向往工作生活在一个信誉度高、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阵地中。面对学校现状:老师们无语……老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1)

  ——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   文/本刊记者  文 丽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十二五”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当前,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

声明:《切实推进分管工作 切实加强教育条件装备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网友街角慢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