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若渴 积极求知须读书—— 过去的三年(二)



    二“得”是在班里大力提倡积极求知的读书精神。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精神的培养,要远比应考上大学重要的多。我这里想强调的是,要想让学生成为读书人,老师本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这种表率作用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纸上谈兵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现实情况却非常糟糕,不但老师不读书,成天只孜孜不倦于几本教材教参习题集中,而且以考大学事大没时间读书为由禁止学生读书,不少班主任从高一就开始这样做了,到了高三则进入全面专政时期。说起来,这与学校以及整个教育大环境是有关的。但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是有原因的,但可以确定的是绝不是因为读书的原因,如果善读书,从读书中得到了益处,对成绩的提高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是一般人很少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才去急功近利地误人子弟。我由于经常读书写作的原因,自然深得其中三味。单说它对老师树立威信形成魅力就有很大的好处,试想,学生经常能从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自己老师发表的文章,老师还用担心自己的读书提倡学生不响应吗?平时的管理学生还会不信服吗?我的“无为而治”很大程度就是建立在这点上的。读书的方法以及对师生的种种好处,我在不少文章(《写杂文才见真性情》、《想读书,请病假》、《反抗“应试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语文老师如何“述而且作”》、《也说“语文到底该怎么教”》等)里都谈到了,这儿就不再多说。

  我这儿只说一下具体的做法。一是利用课堂主阵地宣传读书,对课文我不愿照本宣科,总是根据自己的最新阅读心得来讲,涉及到相关课文,就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或触类旁通,或对比阅读,把有关的好书推荐给学生,而且一定是推荐最好版本的,学生在课外自然会买(借)来读的;二是在平时就引导学生多关心天下大事民生疾苦,每逢发生大事,我总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和学生探讨一番,有时还要布置学生写相应的文章来提高思想认识(具体见《反抗“应试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一文)。为此,我专门为班里订了一年《杂文报》,学生们阅读后,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思想日趋成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逐步树立,追求自由民主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三是语文课上坚持了三年的五分钟演讲,只要言之有理,只要不碰及现行政府的原则底线,同学们什么都可以说,或人生哲理,或国家问题,或思考,或批判,即使学校的问题,甚至是我写的文章,都可以进行批评,好的演讲,我还会让他们整理成文,发表到我主编的校刊上。对于学生对自己的批评,即使是不成熟的,我也是尽量保护他们稚嫩的思想火花。我不认为是学生不尊重自己,相反,为学生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高兴不已,这说明他们不再迷信权威和师长,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另外,每个假期我都会布置学生选读一本厚书(以人物传记为主),写好读书心得,开学后,先不急着开新课,专门抽几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演讲,为此,校刊上专门开设了一个“读书时空”栏目,来选登其中的优秀文章。

 在我的这种引导下,班里的读书精神形成了,那些不怎么爱读书的同学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之下,或多或少地看开书了,男同学中还出现了不少铁杆书迷。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甚至佛教的,鲁迅的、柏扬的、王蒙的、余秋雨的、易中天的、还有老子孔子庄子的,或买或借,利用学习的闲暇时间,同学们读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同学们还能为我带来惊喜,告诉我那份报刊又登了我的文章,我立即就打电话向这些报刊索取稿费。

  在宽松活泼的班级氛围里,在读书精神的带动下,同学们的思想格外活跃,性格格外开朗,个性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张扬,学习起来自然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使他们各方面的潜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挖掘。读书获得的无形素质是别的班级根本无法企及的,就拿俗气的应试成绩来说吧,本来我们244班学生的素质并不优于另一个实验班,学习成绩在高中的前一年半里还不如人家,尤其是前二十名,人家有十二三个,我们班才有四五个,但是到了后一年半里,无论是尖子生还是总体成绩,渐渐优于那个班了。即使到了最后的高考,那个班参考人数多达63人,而我班实际参考人数仅有55人,(高考指标定的都一样,均是39人),本来已经以为考不过人家了,但是高考成绩揭晓后,我们仍以41人的达线数比那个班多考1人,但这多1人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尤其是质量上更让那个班望尘莫及,我班阎凯同学以646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高出录取线12分)录取,比那个班第一名的成绩高出了24分。

  当然,“失”也是有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杂文报》只订了一年。由于后来出现了报纸丢失现象,一年后就没再订阅《杂文报》,这个事情常被一些同学引为憾事。其实这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原因主要在我。二是不敢把关心国事的教学原则贯彻到底。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文章我总共写了五篇,在5月25日停课之前给同学们读了四篇,剩下一篇是由学校师生参加国家哀悼日写起的,是正面歌颂的文章,如果当时给学生读了,那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学生就好写多了。可当时离高考已经只剩几天了,学生们已经步入了自由整理复习的关键阶段,我不忍心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没再和他们交流,只是发在我的博客上了事。等高考结束后,有的学生从我的博客上看到这篇文章,连称可惜。同学们告诉我,以后只要有应该让学生了解的大事,即使明天就要高考了,也要和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才不会留下遗憾。是啊,今后我要把这方面的遗憾尽量控制到最低限度。

  回想起三年前接这个实验班时的情形,我就不由得百感交集。当时,有关系的家长都不看好我这个班主任,认为我除了写文章外,哪儿还能管理什么班级,因此都把学生安排到了另一个班。更气人的是,本校一个教师的儿子分到了我的班里,后来还找了一个借口转到了另一个班。这样考上实验班的四个教师子女就全到了另一个班。我也能理解做家长的心情,孩子一辈子只上一次大学,怎么能把孩子交到我这个无资历无职务的二级教师手里呢?我能不让人家求仁得仁吗?每每想起来,我就要衷心地感谢244班全体同学和家长的信任,当然,更得感谢我们学校校长对我这个三流教师的破格使用,是他们的信任,才让我有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

  尽管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过程当中,我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和不必要的委屈,但面对最后的结果,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扬眉吐气一回了。

 求知若渴 积极求知须读书—— 过去的三年(二)
  再见了,我的244班!以后我还会遇上这样的一群学生吗?我不知道。

  2008年7月15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7653.html

更多阅读

南京心理咨询师培训 咨询式培训的主要内容(二)

4P是经典的营销管理工具,最难把握的就是价格P(PRICE),因为它牵涉到产品盈利与销量的矛盾。不少营销人,在产品、渠道与促销这三个P上禅精竭虑,而到了价格P时,已成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困局。叶敦明发现,除了价格P这个刚性任务难以完成之外

工业品营销 工业品营销的六大病症(二)

工业品营销,犹如一场倒春寒,未曾感受多少春风拂面,倒是饱受寒风的逆袭,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早就该来的,来的迟了些。工业品营销的概念,绝大部分工业品企业是接受的,可认知模糊、运用迟疑、方法不当、体系不畅,于是,就有人觉得工业品营销也许

里水艺术河畔招商 新的招商艺术(二)

  上次的文章里写了关于新的招商艺术的三个思路。这次我想浅谈一下对招商的几个建议。   前几年,在和朋友聚会时,我说我是做保健行业,大家都用很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的脸上贴了两个字,骗子,大家说,你人不错啊,怎么选择了那个行业呢

建材市场设立条件 超级市场的立地条件(二)

(二)、店铺位置条件    1、商业性质。规定开店的主要区域以及哪些区域应避免开店。    2、人口数及住户数。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围(例如1000米)内现有的住户人数。    3、竞争店数。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围内竞争店的数量。

企业家的创新思维 捕捉服装企业家眼里的“品牌思维”(二)

对于美特斯邦威而言,它也面临着属于自己的挑战与机会。从品牌商的角度而言,它正在从过去的“价格优势”逐步转化为“价值优势”,品牌的价值正在不断超越产品的价格。对于中国原创品牌而言,它们正在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

声明:《求知若渴 积极求知须读书—— 过去的三年(二)》为网友望君珍之如惜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