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各高校录取新生的紧张阶段,一个多月后,几百万的莘莘学子就将怀着人生的梦想走进心仪的大学校园,开始四年的校园生活。尽管中国的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育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但这种评价似乎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人们对教育的不满和批评之声弥漫在网络、报刊和日常的聊天当中。麦肯锡研究院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在2005年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它得出的结论与许多普通民众的感觉高度吻合:尽管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非常庞大,但跨国公司发现其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服务业的必备技能。一项范围有限的访谈表明:在麦肯锡研究的九种职务(包括工程师、财务人员、会计、定量分析员、通用类人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中,平均只有不到10%的中国求职者适合在外国企业中担当那些角色。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似乎深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人们由于持续30年的寄厚望于高考的惯性,为了通过高考的独木桥,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在高考这一应试指挥棒的左右下,进行着一波又一波为了实现人生梦想的冲刺。但进了大学校园之后,却又陷入了深深的就业恐惧之中。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行高等教育模式,使那些满怀希望的年轻人,即便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文凭和学历,但由于实际应用技能的严重欠缺,对社会岗位适应性的严重不足,毕业就失业,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中国怪现象”。每当谈及到这些,含辛茹苦二十年的中国家长们真是无限遗憾而又深感无奈啊。中国的大学究竟差在哪儿了?缘何历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中国的大学却总是像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呢?改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企业稳居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在国家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当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企业和资本积极参与所显示的力量,但是,在教育领域,拥有强大资源的企业界还远未展现出它的影响力。它们常常抱怨招不到合适可靠的人才,却一直疏于向教育界施加变革的压力。“而在一些发达国家里,企业是促进教育创新和变化的最重要的力量,因为企业不仅是教育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产生基地。种种迹象显示,要提高中国毕业生的质量需要漫长而艰苦的努力,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企业界在参与教育创新上有着足够的施展空间。
显然,作为中国人才的主要用武之地,中国的企业界对于改变中国大学现状的责任必须强化。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的企业界与大学教育是完全脱节的,尽管企业界对大学教育的质量也颇有微词,但由于没有实质性参与到大学建设的具体过程之中,因此那些“事后诸葛亮”的抱怨是没有多少实际作用的。在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尽管也有许多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但这些国力大学与所有的私立大学非常共同的一点是,企业界的精英人士通过参与学校的董事会、监事会、顾问委员会、客座教授阵容等方式,对这些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培养方向等问题,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道理很简单,企业界的人士最了解自身的人才需求,他们当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大学的办学状况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与教育界非常有益的良性互动。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那里的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与社会实践及企业需求结合的是非常密切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可在学习阶段的后期,使自己的精力和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如何适应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上面。当这样的大学生活结束的时候,大学生们已经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相关的技能准备也有了充分的基础,如此状况下的就业自然就是一件完全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当然不会发生所谓的“就业难”等问题了。
反观我们的大学,这些年尽管也认识到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一些大学也的确与一些企业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总的说来都有些过于功利。主要的目的多是奔着“钱”来的,为了拉赞助、改善学校的经济状况,一些大学甚至不惜以MBA、博士学位、博导身份、扶持教育做慈善等名义,进行沽名钓誉式的资源互换。显然这样的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对于改变我国大学脱离社会实践的状况,是没有实际的积极意义的。据有关报道,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教育界及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对此问题业已十分关注。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大学与中国的企业界能够也能向国外的一些大学那样,彼此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积极、良性的互动关系,为大学教育走出象牙塔、切实贴近社会实践的需要,起到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