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问题



教师专业化问题

石性刚

社会分工精细化导致专业细分,是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化(阶级)——社会分工(行业职业,专责化、专职化和专权化)——专业化(专向、专门化、专事化)。

重新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大概基于以下原因:1、教育学还有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质疑。2、教师还有算不算专业技术人员的疑问。3、进入门坎和地位待遇过低。4、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偏低。5、不适应教育要求,无法满足社会期待。

一、问题的提出

1976年美国教师教育大学联合会报告预言,教学能够并将自我实现为专业,同时激励为此作出专业的和有组织的努力。1986年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报告中将教学从行业转换成专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同年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这两份重要的报告都提出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培养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进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职务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这是一份迄今为止最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它明示了如下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于知识的多种途径。(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重视第一义目标。(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所谓专业化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①不可替代性。②一定的准入门槛(学历、资格证书)。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④一定的专业技能。⑤独特的职业道德规范。⑥专门的培养体系。⑦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⑧与专业性相对应的地位待遇。

二、专业化与待遇

1、薪酬:行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成熟的社会薪酬体系里,行业之间的差别很小。如卫生工在香港哪家公司都是一样的工资。差别在专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也取决于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一名官员与一名大学教师,前者不如后者。因此,行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是地位与待遇不断提升的过程。专业化水平愈高、社会地位和薪酬愈高。

2、成长: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是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动态过程,是职业成熟的标志,是个人成才的标志。

3、地位:专业细分——专业统合;专门人才——复合人才的统一化:倡导专才;需要复合型人才;由一而二,一通百通。专即通、通即专:专才——通才。

地位待遇就在其中(专业化的提升之中)。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质量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地位与待遇

三、专业化途径与方法

1、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职业规划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不要相信技巧,绝大多数成功学著作都是文字垃圾)

集团公司引进部分大学生,半年跑光了。问为啥?学生说:来了就让下井,跟个师傅没文化,不能在这里浪费青春了。问领导:这些学生光想着坐科室、拿大钱(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发软。),不吃苦。再看海尔:新分大学生先到生产线熟悉工序流程,几年后根据特长双向选择到经营、生产、技术研发、营销策划等领域工作。企业是“H”型人才结构,走“仕途”“业务”可以成长到同样的高度,中间有通道,可以“学而优则仕”。有奔头是留住人的关键,有奔头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可见,职业规划是何等的重要。

怎样进行职业规划?

回答这样几个问题:①我是谁?②我有什么优势?③我想干什么?④环境允许我干什么?⑤我该怎么做。

我是一名师范毕业生,不叫比尔盖茨,也不叫李嘉诚,更不是范冰冰,炒股比不上巴菲特,管理比不上王永庆,酒量比不了李白,饭量比不了廉颇,当个教师不能算埋没我。

我会背几首唐诗宋词,读过几篇子乎者也,能解小学算术题,文章写不好但错别字还不算多,有点教学经验,成绩勉强过得去。但是,我喜欢下围棋,对书法有点兴趣,擅长学生管理,希望有点成就。

我没关系,送礼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好运气指望不上,水平和工作成绩不是太突出。

我想成名、多挣钱、提拔、晋级、获得成就感等等。

我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复杂,人文环境较紧张,必须顾忌别人的反映,必须保持平和的人际关系。

我该怎么做?——学习研究直至成为专家,脱颖而出。

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实并不难:

方正楷体简体">一个方向——在你工作范围里找一个你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学习研究方向。

一种习惯——计划每一天!新鲜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亚里士多德说过: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研究认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一种思想观念如果被验证21次以上,十有八九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一份坚持——“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广告。广告上写着:“本公司宗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保期:十年。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可获赔偿。

2、一生只做一件事——素质爬高

(难以脱俗是事业的大敌;分散注意力是学习研究的大敌)

找一个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恒久地学习钻研。(了解产生兴趣)

从一个你困惑不解的问题入手,坚持不懈地尝试。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千万记住不能“浅尝辄止”。

最后你将能“一通百通”。

——专家:专家专家专注到家。心系一处,守口如瓶(贾平凹)。一生只做一件事。唐三藏一生只做一件事, 所以他取了真经,修得金身。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 所以他成了杂交水稻之父。 爱迪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所以成就了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 华佗一生只做一件事, 所以演义了一代神医,

——牛根生:工作29年来,我只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自己创业后做的还是这件事。在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比尔8226;盖茨:如果你同时想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在两把椅子的空地上。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只选择了人生的一把椅子。

——吴清源(围棋大师):林海峰到日本拜师学棋,第一颗:追二兔,不得一兔。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的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欺体肤”、“三更灯更鸡”、“头悬梁,锥刺骨”没有必要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3、百炼成钢后化为绕指柔——自我实现

成功是成功之母。(尖子)“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的兴趣”

学者以影响人们的生活为最高境界;创造能导入学习进入愉快幸福新境界;创造能反作用于学习。保持终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国自古有“述而不作”“代圣人立言”的传统,使许多人“皓首穷经”成为“百无一用”的“两脚书橱”。“读书破万卷”者不乏其人,然而“下笔如有神”者却凤毛麟角。这种只学不用的消极传统,直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应试倾向和唯书唯上的保守主义民族性格。知行统一也是认识论的基本主张。成人学习是在工作实践中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和“行动性研究”,获得的回报或曰奖赏是“问题解决”“任务完成”“成功喜悦”。因此,成人的学习形式体现为“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成功激励”三大基本特点。

进入创造性境界使你获得无限的自我肯定,产生无限的内驱力。

创造产生价值,使你看到自己的巨大力量,从而产生无限幸福感。

实践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最好的学习。实践是一种研究而且是大众化的研究(不思考不学习,达不到理论境界,终生获得的只是缄默知识,难以成功)。

——清代国学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举词为例,提出有名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蝶恋花 - 晏殊)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 柳永)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青玉   案 - 辛弃疾)(孔子喻之为“登堂入室”:进门—登堂—入室—窥奥)

——一通百通:学理犹如河流,虽千流百派,却发源于一脉;如参天大树,虽千枝百叶,却还是生发于根本。譬如:琴棋书画,规律和道理是一样的,通一样则样样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研究到最后都会汇合到一处。大凡科学家,最后都是哲学家。

——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问题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成功之后往往是一连串的成功;收获之后往往是一个接一个的收获;第一桶金之后往往是财源滚滚;获得名声之后往往是荣誉接踵而至(包括好和坏两种)。

 

成功可以复制,成功可以累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7986.html

更多阅读

怎样解决劳动就业的困难问题 解决困难教师住房问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殿忠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就业,是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的生存与生活、如何生活、生活是否美满的大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的要求是:不劳动者不得食,要求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值”。这就是明白指出来:每个人的

声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问题》为网友仅有气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