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中的个人认知与选择
王运涛
2008年,此诚多事之秋也!1月25日的雪灾,3月14日的藏独,5月12日的地震,真正是“天灾人祸地灾”一个没有少,网上更有人煞有介事地猜测,这三场劫难发生的月份和日期的每个数字加起来正好对应着北京奥运开幕的大好日子,08年8月8日?!更有好事者揣测:五个奥运福娃,福兮祸之所伏也。五个福娃分别画的是圣火(圣火的故乡在巴黎,巴黎发生火炬遭抢)、藏羚羊(藏羚羊的故乡在西藏,西藏发生拉萨暴力事件)、燕子风筝(风筝故乡在山东,山东火车出轨)、熊猫(熊猫故乡在四川,四川发生汶川地震)和鱼,于是乎,有人猜测是黄河或者长江要发洪水,还是重庆(简称渝)或者河南(简称豫)将以有事?暂且不说这是真是假,人人心中有杆秤,真相自会大白于天下,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先贤大哲老子所说的“福兮祸之所伏也”的下一句就是“祸兮福之所伏也”,今日之国人也都懂得了“多难兴邦”的道理。走出灾难,呼唤“心理救灾”!那么,作为今日中国的国民如何在多难兴邦中做出正确的个体认知与选择呢?
首先,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要敢于直面苦难。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值此国人伤感不断升级的今日,请容许笔者先打一个比方。人若是鸟,苦难就是人生的风暴。此时,人有两种选择:躲避风暴,在避难所中求安逸;或者迎着风暴飞翔,将翅膀锻炼得坚韧而刚强。没有人能强求个体必须做出某种选择,但从选择的价值看,迎着风暴飞翔,或许更为灿烂。求安逸,只是暂时的:若更大风暴来临,避难所也会轰然坍塌,你又如何能够逃匿成功?何况对人生而言,苦难往往来得突然,铺天盖地一般,世界漆黑一团,你往哪里去找避难所?面对苦难,挑战苦难,是个体生存的勇敢行为,也更为明智。因此,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要认识到或许苦难也有苦难自身的价值。比如苦难是熔炉中的火,这种火就可以把本身含金的人冶炼成金,也可把不含金也不含任何金属的人冶炼成废渣。若有人为苦难唱赞歌,那绝不是爱苦难,而是爱上苦难给予人的机会。人必须面对苦难,是因为苦难无法回避;说苦难有其独特价值,因为苦难能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在此,苦难成为人性的砥砺,能将人性磨炼得棱角分明。对于强者、柔者、智者而言,拥有一份苦难,就是拥有一份思想与性格的财富。所以周国平主张“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便是基于这种理解:既然苦难不免降临于个体,个体无法推诿,独自承担也就成了勇者的标志。“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突现了人作为智慧的存在者,须以与此匹配的高贵而优雅的姿态去生活。
其次,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要勇于承受苦难。直面苦难需要我们有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力量,若你缺乏勇气和力量,你就将成为苦难的俘虏而一事无成。世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承受苦难的人和不能承受苦难的人。不能承受苦难的人可能有一段时光会生活得很幸福很无忧无虑,但一遇到苦难,所有的幸福、快乐、理想、希望都淹没在苦难中而转化成为不幸、痛苦、绝望、和颓废,从此生活在无尽的苦海中,苦难可不管你能否承受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于你。并且你越想摆脱它,它跟你跟得越紧;你越害怕它,它越变本加厉地恐吓你;你越退走它越勇猛地追击你,直到把你吓破胆逼你无路可走、无处藏身后,它再给你制造精神苦难,让你一辈子无法逃离苦难。
要认识到人类进步是与苦难相伴的,而那些历史上的勇者,正是用自己的承担苦难,推动了人类发展。人类的进步史,近乎受难史;自觉担当人类苦难的勇者,正是引导历史走过它的暗夜的晨星。不敢承受苦难,亚当夏娃就不会走出伊甸园;无法承受苦难,普罗米修斯就盗不得天火;不甘承受苦难,耶稣就不会得到世人的膜拜。许多人害怕承受苦难反而身陷苦难,而勇于承受苦难的人会在苦难的熔炼中超越苦难,开拓幸福的人生,享受到永远不能失去的快乐与幸福,因为接受苦难的熔炼与洗礼后产生的快乐与幸福是生长在心田上的树木,外界的苦难已无力摧毁它们了。因此,拜伦说:“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再次,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要善于践履苦难。能够践履苦难的人是本身含“金”量很高的人。他们有践履苦难的心理准备,在没有苦难的日子里锻炼体魄增长才智培养勇气,这一切都使得他们承受苦难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当生活把他们投入苦难的熔炉中时,他们会坦然地接受冶炼而使自己百炼成“金”。践履苦难,因人而异。有的人选择做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承受苦难的勇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拆下肋骨当火把而烧穿黑森林。有的人选择作一个坚持操守、讲究气节、承受苦难的仁者,面对权力的高压,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随波逐流。有的人选择做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承受苦难的逸者,愿说之际滔滔不绝,不愿说时三缄其口,皆是为了本真守诚。有的人则选择了另一种执著……
要认识到在理论上认知苦难与在人生中践履苦难,不是一回事。孟子尝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概括了大量的人生故事,读此类苦难故事,不宜仅以旁观者心态游离于边缘,而多少要有点身临其境,追问自己,你当如何体验在场者的困境。举世皆浊你独醒时,你也能面对浊流,发一声清醒的呐喊吗?你会不会为了你的个人前途、家人安危或触目皆是乡愿们的人云亦云,就放弃了应当发言、应当反抗的权利?或许惟有如此,你才会惊心动魄地体验到什么是坚持真理时所需要的无畏,也才会瞥见藏于你内心深处的那些委琐、自私和愚昧。
又次,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要善于挑战苦难。真正的英雄会欢迎苦难来临的,在苦难中熔炼,也在苦难中超越,会融化掉人生中的一切杂质:骄横、自负、幻想等,而使自己迅速成长并走向成熟的人生。世上无数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是为了自己选定的目标而不畏艰难困苦的,他们为了当初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目标竟肯苦干一生而不悔。被世界公认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丘为了一个“不可为而为之”的目标,周游列国宣扬主张,一生坎坷,给人类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全世界无产者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让无产者认识自己,毕生致力于研究工作,在穷困中度过一生,给全人类带了光明。
要认识到人生也似一滴水,一味地安逸,在静静的湖中做着甜美的梦,可梦醒来就会发现身心俱腐,已置身于死水之中了,所有的理想与追求、目标与事业、雄心与壮志……都被埋葬在生命的死水中了。如能勇敢地冲进大海,与勇士做伴,在浪峰上高歌,即使生活是苦涩的,也能用生命的创造力酿出淳美的美酒;即使历尽种种苦难,也能最终在浪峰上显现生命的辉煌。于是才有了无数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选择,而苦难也往往最终现出其恶棍般的品性:欺软怕硬、从不饶人,但面对强者却甘愿下跪求饶。所以面对苦难,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摆脱,只有集中全部力量举起用生命熔铸的利剑与苦难决斗并杀死它,它就不会再跟随你了。
然后,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众志成城战胜苦难。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战胜汶川地震这样的重灾大难,需要我们万众一心,彼此守望相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埋葬苦难的地方播下种子,很快会长出快乐、幸福的花朵。这花朵会溢香长久并给生命带来芬芳。在苦难前不敢举起剑的人,在重大灾难面前,独木难支、孤掌难鸣的人,最终难免变成了苦难的奴隶,他眼前永远是苦海,自然永生不会再有欢乐。在苦难面前联手举起利剑的人,只有暂时的痛苦,当“苦难”这一恶魔被杀死后就会真正品尝到生活的甘甜和乐趣。当你杀死一个苦难,就会诞生一份勇敢、生出一份智慧、生出一份新生命的力量。人生的幸福就是你永远有能力杀死新的苦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或许也是我们的“恩人”。难怪先哲们这样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生活的强者永远把克服困难、超越坎坷、排除艰险、战胜苦难视为一种人生乐趣。每一个坎坷,都增添一分勇气,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每一次失败,都更激起了求生的欲望,向着理想的目标奋进。苦难是一笔财富。生活的坎坷往往造就文章,政坛生涯的暗淡又常常伴随着艺术生涯的辉煌。
要认识到隐藏在西西弗的荒谬生存背后的正是这种战胜苦难,同时更是战胜恐惧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若你也有西西弗的这份体验,你才算真正把握了苦难本质。于是,在你眼中,苦难不再仅仅是外在迫害,同时也是内在命运,你像承受命运一样承受苦难,你从苦难中最终获得的就将是快乐与幸福。西西弗,这个人类苦难与人类幸福的双面象征,承受的是苦难,开启的却是幸福。但不应将受难视做获得俗世成功的手腕,以换取鲜花与荣耀。有时,受难只是短暂的,意志薄弱者咬咬牙,也能坚持,会在苦尽甜来的诱惑下挺过苦难。但这不是真英雄。只有当苦难以超时空、无以反抗的方式袭来,人于此时还能顶天立地,不两腿抖缩,那才是真英雄。英雄之所以英雄,不仅仅是在战胜苦难,更是战胜对苦难的恐惧,有着享受苦难的魄力和能力,这是比战胜苦难远要伟大的自期。
最后,多难兴邦需要邦之个体要懂得及时放下苦难。苦难不生脚也不生手,它不会跟随你也不会抱住你。许多时候倒是你抱着苦难。许多人都是在经历挫折后遭遇困难之后认定苦难从此降临自己的生活,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便死抱着苦难不放手,却认为是苦难死抱着自己。其实,挫折与困难是客观的,它是人生路上必然会遇到的,就像出海会遇上大风一样。而苦难则是主观的,它的根源在一个人的心里,许多人就因为在自己的“心田上”种下了“苦难”的种子,才会在时机成熟时发芽生根结果,以至于长满心田挤走了理想与希望,最后只剩下了苦难留在心田了。只要一个人心中有苦难的种子,那么当挫折与困难来临时便如春风细雨般催生“苦难”使其迅速成长。这便给人一个假象,以为是挫折与困难造成了苦难,其实不然,只要心中没有苦难,即使天大的困难也不会压垮人的意志。放下苦难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从心中把“苦难”连根拔掉,培育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走向人生的颠峰。
要认识到只有永远有能力战胜困难,苦难才会与你无缘,你才会有成功的人生幸福和无悔的人生。苦难对人而言,是宿命,又是救星。没有苦难,人类就无所幸福;没有苦难的永存,人类也就没有对幸福的永远追求。苦难让人类学会担当沉重。若一味活得轻松,人类恐怕会精神失重。面对苦难,若做不成勇者,披荆斩棘,在无路的荒原踩出路来,那至少也得做仁者或逸者,活出自己的本色。本色最能经受血雨腥风的扑击,不易褪色。学习古代文学史我们知道,屈原幽怨书《离骚》,陶潜恬静写田园,苏轼旷达填新词,柳宗元……怎样享受苦难?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吧,你就成了命运的主人而非仆人;像孟子说的那样舍生而取义吧,你将充实而伟大;像西西弗那样只管推着巨石上山,不怕无限重复,你也可以像你想要做的人那样生活。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