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主三学”模式探索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核心是模式、关键是质量。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改革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的新观念。在开放教育中课程辅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联系学校的桥梁和纽带,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分子。几年来,广大教师都在探索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取得了许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想使改革取得更大的效果,必须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系统的整体改革,从而产生一种整体效应。我们的做法是,树立两个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两个指导思想是:增加改革的广度,进行多环节系统改革;加大改革的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浅层的改革上,要进行实质性改革。四个基本原则是:一、坚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二、加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注重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四、坚持有效性原则。

     一、“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概述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和质量监控一直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是远程教育同仁在实践中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较好地解决了远程开放教育中教与学分离给远程教育带来的困难与矛盾,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教育管理模式。郑州电大“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导学、助学、促学”为主线,以开放、自主、灵活为基本特色,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支持服务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型。其中“自主学习”的含义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专业和课程学习计划,选择并利用媒体资源和交互手段,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主动自学、小组互学、选择助学三个方面。“导学”是指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的指导,倾向于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含有咨询的意义。“助学”是指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上提供的帮助,倾向于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问。“促学”是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倾向于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行为。“一主”和“导学”、“助学”、“促学”三者相互联系,“学生自主学习”是核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导学”是基础,它对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助学”是关键,学生对助学的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促学”是保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四者相互结合,互动交融,才能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

    二、“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的应用

    本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实践中对“一主三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中占学分最多的一门必修课程,共12个学分,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从课程性质看,该课程带有专题研究的性质;从发展趋向看,教学时间趋短、教学信息趋宽、培养能力日趋多元化;从教学目标看,内容多,能力要求高,难度大;从教学效果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学习起决定作用。我的做法是:将每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分为导学、助学、促学三部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先行,助学衔接,促学并举,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师生互动,共同为一个教学主题服务。现将该模式的基本环节及其效果简要汇报如下。

   (一)自主学习。远程开放教育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和权利,可按照自己特长爱好和潜能选择专业;然后树立一个目标,通过教师的导学服务,结合个人实际,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和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做到一个自觉,积极主动地选择支持服务,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培养三种能力,即个别化的自学能力、学习小组中的互学能力和选择支持服务的网络学习能力;加大三种投入,即行为投入(努力钻研程度和所花时间)、感情投入(对学习感到兴趣、快乐、满意等积极性情感的感受程度)、认知投入(反映了在学习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进行思维活动的水平高低)。

    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激发的。研究教学策略对于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遵循操作性、优化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我们的做法是:在开课之初,由学生根据教师的面授计划制定自学纲要,从而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每次面授前,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并详细制作自学记录;在每次面授结束后,由学生结合面授内容完成包含所有内容的试卷式习题,自我检查学习效果。整个过程“开放不放开,自主不自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主三学”模式探索

   (二)导学。远程教学过程的落实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重点是导学。导学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以积极引导为手段,以培养主动思维为主线,以指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为宗旨的一种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导学的主要内容是导向、导能、导法,主要形式有学前导学、面授导学和课外导学,贯穿开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导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诱导、辅导、引导和督导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我们实施的导学以网络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倾向于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含有咨询的意义。导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问题的提出缘于目前开放教育学生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乏兴趣,学习被动;其二,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而学习兴趣是动机产生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小组协作、网上学习、案例研究等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集中面授辅导,辅导教师对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和学习进度、课程考核等内容的介绍,从“读、看、思、问、议、讲、练、做”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员制定出个人学习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小组活动指导是导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活动内容的科学安排,克服了个别化学习带来的学生人际交往的缺陷,弥补了没有学习同伴以及其他有别于传统学习模式带来的不适,使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共享,有利于电大学生协作意识、协作技巧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及时将该课程实施细则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传至郑州电大教学平台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园地,方便学员随时查看。将章节重点、难点及要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可供选择的媒体资源制成导学包上传至电大教学平台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园地,提前发布有关章节导学的教学信息,要求学员及时上网查阅来完成该环节的教学。

    我们认为,导学的功能广泛而强大。在开放教育教学环境中,导学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教师角色由教变导,导学既有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向导作用、辅导作用、督导作用、疏导作用,也具有促进互动、评价质量、人文关怀、降低辍学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比如人文关怀作用,我在导学过程中,总是不忘为电大学生奉上一碗“养心八珍汤”。“养心八珍汤”是真正健康电大学员心灵的八珍汤,即希望心一片、痛心二寸、耐心三分、宽容四钱、网络常想、小组活动适量、付出不拘、回报不求。希望心一片,是无数学员选择电大的最初动力,正是想要超越那平凡的生活,才选择读电大、承受现在的奔波。工学矛盾,是无数电大学员难言的痛:对工作单位来说,来电大读书几乎是“不务正业”;对在读学校来说,总是忙于工作只是懒于努力学习的“最佳借口”。耐心是无数电大学员在工学矛盾中磨练出来的一份韧劲,是必需的也是无奈的,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可是一旦选择总要失去相应的自由,选择了这条路的开始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这条路的尽头,中间只能靠耐心来支撑。宽容是无数电大学员所需要的美德,一个处在既要积极做好工作又要努力跟上学习的人,一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网络常想,是无数电大学子在工学矛盾中必须养成的习惯,电大有天网、地网、人网,整日忙于工作的人若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那只能算是电大学员中的“准文盲”。小组活动适量,是电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同专业、同层次、居住地较近、所选课程相同、学习进度比较一致的学员一起交流,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既要有时间保证也要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为活动而丧失自己原本就不够供自己支配的宝贵时间。付出不拘,是无数电大学员实现“工学双赢”的唯一法宝,工作的时间能多做些就多做些吧,学习的过程能多参与就多参与吧,自己累了苦了瘦了就忍忍吧。回报不求,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执著的不服输的姿态,就已经在实现生命的某种意义,事事我曾努力,成败不必在我。

   (二)助学。电大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以处于“中心位置”的学生为参照物,当好助学者,当好学生的指导老师;电大辅导教师是整个课程远程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助学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面授讲解”,必须以远程教育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为先导,开展助学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给电大远程教育事业插上了奋飞的翅膀。面对国际国内远程教育的激烈竞争,基层电大的唯一选择是:整合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向相对处于劣势的求学者(中低收入者、失业者或学习基础、学习条件较差者)提供优质的远程学习、继续学习支持服务,帮助他们享受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平等权利,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入学指南课,对学生加强学习技能的培训,使学生们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浏览下载学习内容,点播网上课堂,收发电子邮件,利用网上BBS进行交流,选择多种学习媒体开展学习。利用校园网、电子邮箱、教学平台上发布信息,为师生开展远程非实时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开始,积极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及时复习;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养成向自己提问、向他人提问和做笔记的习惯;帮助学生获取课程的学习资源,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媒体;通过电话答疑、电子邮件、QICQ、BBS、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答复学员在自主学习和集中辅导后遇到的个别问题,及时将各类教学信息、助学课件、小组讨论记录等内容打包放在《汉语言文学》学习园地中供学员参考,解决学员因出差或加班不能到校学习的问题。实践证明,我们始终坚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网上学习能力上是正确的。

    我在这里强调一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面授辅导是教育机构必须向学员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在导学和学员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BBS、电子邮件、QICQ等方式收集学员利用导学包进行自学后未能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分类,将集中性问题、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成课件,采取面授形式进行助学。在面授学习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连接中央电大、各省级电大校点的实时交互教学、信息浏览、查询、文件下载、在线交流、邮件服务、BBS讨论、视频点播、课件点播、网上图书馆等功能,殚精竭虑地整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实施方案、IP课件、重难点辅导、电子教案、平时作业、自检自测等丰富的网上教学媒体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了信息传递网络化,办学形式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习形式多样化,考核管理规范化。

    教学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学习氛围民主化、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开放化、教学设计人性化、教学方式生活化等策略的灵活运用,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喜怒哀乐,结合时代背景,从作家自身到作品形象塑造,剖析复杂的人性,还原历史本相,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性,让学员与文本的作者或主人公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努力把学习内容讲到学员心坎上。始终以学员学习为主,由学员熟悉的知识、实物等切入新知识的学习,就学员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深入拓展,使学员可以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同教师进行交流,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文学和理解文学,营造教学相长的共享式课程,尽量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使学员在微笑愉悦中提高,体会到文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文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文学的魅力。教师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个性气质和知识结构等,从教材中挖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可以写论文深入探讨的专业论题以及与现实有关的应用性论题,尽可能地为学员提供综合性实践机会,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我们的“专升本”学员中,大多数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较好地结合,以突出我们“专题”教学的师范性、继教性特点,使学员能够学以致用就成为我们专题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窦娥冤》(第三折)、《林冲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就选自古代戏曲小说中的名著名段。在教学实践中,这些课文我们虽然不可能如中学课程那样详细分析,但尽量将他们结合在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分析中,以便增强学员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如在学习《水浒》专题时,在分析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时,以“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回的内容为重点分析对象,认为“山神庙”是林冲命运、性格发生转折的一个关键地方,林冲走出“山神庙”,也就意味着林冲走出原来对官府的幻想,完成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过程。

   (三)促学。目前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就教育教学质量来说,全面便捷的支持服务是关键,多种方式促学是保证。促学倾向于对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行为。我们的做法是:课程伊始,注重适时提醒学员“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以目标促学。学重点时以平时作业促学,要求其对知识予以必要的疏理和提炼,能有助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加快学习者学习进程,增强学习者学习能力。学疑难以问题促学,督促学习者不放过一个疑难问题,以防学习者的问题积累,从而扫清学习障碍。学有所成时表扬促学,使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终以大作业促学,通过BBS和小组活动经常开展讨论活动,督促学习者作自我归纳、自我小结,思索“我学到了什么”、“我是怎样学的”、“我受到了哪些启发”等问题,努力寻求适合自我的学法,着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短信、电话、BBS、E-mail、QQ等方式与学生加强沟通实施情感促学,保持师生间的良好情谊以便能够时常给学生以善意的批评和有针对性的提醒,从而保持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经常参加学习者的学习小组活动,指导实施小组学习中的互学、互查、互议、互评等促学方法以及结对学习、网上讨论、小组竞赛等促学方式,以活动增强学习活力,以活力增加学习者学习兴趣;辅以BBS、E-mail、QQ和短信等通讯方式经常给学习者下发“促学通知书”,对学习者的学习给予指导、提醒、督促和肯定等,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提醒其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督促学员熟悉教材、完成作业,提示按时提交作业、上网浏览学习资源,确保其按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力,保证其学习进度,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促学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学任务多层次、教学组织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手段,树立以学习者为本、为学习者服务的思想,把督促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激励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习者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讲解、自主小结、自主评价,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三、对“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理性认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一主三学”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利用导学拓展学员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能够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水平;利用助学展示多种教学媒体优化配合和多种教学辅导手段综合使用的魅力,可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服务;促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拓展了师生互动的领域,保证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三者互动能够把多媒体学习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以综合教学方法引导人,以多种媒体组合帮助人,以科学有效的形式考核人,有利于调动教师“教”与学员“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据我们的追踪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学员认为体现了“专”和“研究性”的特点。比如,有的学员对我国古代戏曲的认识仅限于“京剧”和现在仍然传唱的地方戏,对南戏和明清传奇知之甚少,但通过学习对戏曲和小说这两种文体在我国古代的发展脉络不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认识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作品达到了世界同一时代同一文体的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多数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将作品文本分析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潮、作者的生平思想相互结合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文学鉴赏力。据一些在教育系统的学员反馈信息显示,参加我校“专升本”的学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目前在各自的单位都是教学骨干。 

   (二)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国外的教育理论要转化为教育的实际行为并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学校的领导层既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能够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又要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灵活高效的办学机制也十分重要。校长只有具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够自主、自律地根据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进行软硬环境的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的经营与管理。第三是学校要有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无论是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还是教师们的教研活动,都能够按照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进行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等等。

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还应牢牢把握好这样几点:首先要抓好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教师队伍;第二教学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营造民主氛围,体现学员主体,促学贯穿始终”这个原则;第三,要在“导学、助学、促学”这个基本框架下进行操作。

   (三)遇到的问题与想到的策略。当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如下几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是学员的个别化学习与教师面向全体的关系。教育要寻求个性与共性的最佳吻合。在中国这样一个一贯重共性而轻个性的国度,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是远程开放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是学生来源的多层次性与教学任务的同步完成之间的关系。学员学历的多层次性直接导致了学员之间汉语言文学基础,尤其是古代文学基础的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差异,二是学习动机的差异性。这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产生矛盾,这又是我们必须继续探索的。

    三是如何处理在“拓宽”与“加深”上“众口难调”的关系。古代戏曲小说的作品不仅多,而且有不少作品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而学员真正认真读过原著的并不多,尤其是戏曲名家原著(比方说《长生殿》和《桃花扇》、《牡丹亭》),加上课时的限制,不仅讲起来费劲,学员学起来也因内容不熟悉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从“古代戏曲小说专题”这门课程的特点出发,要使我们的专题化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既定目标,笔者认为:

     一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电教方面的投入。现在小说戏曲方面的名家名著有许多都改编成影视作品。如果让学员在不占用课时的情况下,组织他们观看,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二是借鉴一些高校文科课程改革的经验,试行“重读经典”的做法。在“古代戏曲小说专题”教学中,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同时,在课程上淡化“史”的内容的讲授(这部分内容让学员自学),而以作品的讲授即文学名家名著的讲授为主。比如,在“小说专题”中可选择《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作品;在“戏曲专题”中选择《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作品,通过部分作品的详细讲授,点面结合,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是在课程助学方面,针对不少学员需要补修文学史课程的现状,围绕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结合当前学术前沿交叉研究的走向,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编写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辅助教材。可以考虑将戏曲小说专题分为“戏曲专题”和“小说专题”两个重点来各个击破,在这里本人也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创作了《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版),适用于学员“小说专题”部分的学习需要;另推荐曹萌先生的《中国古代戏剧及其传播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适用于学员“戏曲专题”部分的学习需要。这样既可以照顾学员的兴趣、时间,也便于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方便课程教师保证集中讲授的效果。

    四是下决心改进考试办法,尤其是考试内容,要在更大范围实现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就是允许学生带一张可以写满任何自认为有助于考试的内容的A4纸),对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还要增加小论文或社会实践报告的分值,增加形考成绩的比例。

    在试点工作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的新形势下,随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涌现,必然给我们基层一线工作的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一主三学”的教学模式,越是教学任务重越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是学生底子薄越是要加强导学、助学、促学的支持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884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可以概括为八点,即载道、教化、救世、哀民、崇义、养性、言情、尚美。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所表现与折射出来的民族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模拟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女娲炼

什么是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的分类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一 散文这里说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是古文体的散文。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

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一、媒神之祖女娲是被中国民间广泛而长久崇拜的一位女性神,她被看成是创世神和始祖神。传说女娲能化生万物,她的最伟大的业绩一是炼石补天,二是抟土造人。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

声明:《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主三学”模式探索》为网友意尐女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