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计算机报》要闻版《没必要悲观》2005.3
熊猫事件能说明什么?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 蒋利峰
2004年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多事之秋,他们不仅要直面营收、利润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的压力,还要直面媒体舆论的挑战。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国内媒体舆论对国产手机的态度便从2003年异口同声的叫好,转向2004年漫天遍地的置疑。熊猫事件的出现,则似乎又为许多怀疑论者提供了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下滑以外更加直接的国产手机日渐势微的佐证。一时间,认为国产手机的“变局”是国产厂商普遍采用贴牌模式、缺乏技术研发的必然,整个国产手机厂商阵营前景黯淡等悲观论调似乎成了媒体舆论的主流声音。
熊猫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12月上海易美的停业。其时南京熊猫和熊猫移动还试图摆脱或降低易美对熊猫的伤害,但事情终于在更多关联交易和巨额不良应收账款的曝光中急转直下,2005年3月南京熊猫集团公告表示将彻底剥离与熊猫移动的一切关系,之后熊猫移动在财务上(资本上)完全与南京熊猫集团无关。笔者认为,熊猫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是手机市场发展中的事情,因为它更多意义上是属于资本市场范畴。
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我们不难发现导致熊猫落难的罪魁祸首是18.8亿的不良应收账款,巨额应收账款的曝光直接导致了熊猫的信用危机,也使马志平苦心经营多年的熊猫资金链条彻底宣告瓦解。而应收账款的发生和资金链条运转的大背景基本上是出现在中国不太成熟的证券(资本)市场上。手机市场环境2004年以来的变化以及马志平本人资本运作的手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熊猫的失败。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熊猫事件简单地作为国产厂商式微的必然结果,甚至2004年国产厂商市场份额整体下滑,以及众多国产厂商各项财务指标的不尽人意也不足于说明国产厂商的市场失败。
首先,如同京瓷的连续亏损、东芝的退出代表不了国外品牌一样,熊猫手机的失败也不代表整个国产手机厂商都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赢得市场。目前以波导、TCL、康佳等为首的国产主力厂商正在各自的资源范畴内整合优化资源,强化竞争优势;同时以中兴通讯、华为等传统通信设备企业也正携其技术优势在手机市场上重新排兵布阵。
其次,核准制的出台基本上为保护手机产业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市场调节将主导手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产厂商已基本具备了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实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产能的初步规模化、渠道网络基本建立、市场份额和知名度较好实现,而且更多将表现在对市场热点的把握能力和研发设计整合上下游资源能力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从对市场上国内外厂商手机功能特征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厂商往往在消费者在意的功能特征上有突出的表现,而国外厂商的手机则往往具备许多所谓的先进功能,从而弱化了消费者最在意的功能,比如铃声、屏幕色彩等。而且对于和弦手机、彩屏手机、拍照手机等消费者追逐的创新功能手机,正是国产厂商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普及和不断升级换代。
对于后者,国产厂商不仅主动出击整合国际资源,而且也积极在政府引导下完善产业链的整合和本地化供应。比如目前活跃在手机市场的手机设计公司已经超过400家,而且以晨讯科技集团为代表的Design House在提供手机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具备了物料、关键零配件的规模供应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国产厂商在关键零配件采购方面的板。
熊猫事件除了说明一家企业的经营失败,并不能说明更多。相信凭借全球最大市场的历练,中国必将能产生出世界级的手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