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有一家著名的民营高科技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由现任公司总裁谭若飞带领几位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共同筹资成立的。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渝地遵循着“一切以顾客需求为主”的坚定理念,并随着IT市场的扩容而高速成长。直到2000年,在公司成立六周年之际,根据有关权威部门数据统计表明,该公司1999年度的销售总收入,在该座沿海发达城市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中,排名列于第十位。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面对世纪之交的大好经济形势,回顾六年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无时无刻无不在展示着该公司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辉煌景象。可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虽仅读到高中毕业但却有异常敏锐市场洞察力的该公司总裁谭若飞,已经有了深刻的危机感。他深知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以高素质人才为主体的核心知识经济能力的竞争。
经再三斟酌与仔细思考,该公司总裁谭若飞作出了一个异常大胆的决定,2001年7月,他特别委派人力资源部经理万子山带队,首次去全国高等院校,并且还是去他所非常景仰的首都三所名校,一次性招来了二十九位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可是到了9月的某一天,该公司却不得不在总裁会客厅,举行一次特别的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是公司总裁谭若飞、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和新进公司的二十九位名校毕业生。并且,双方对话的主题内容,竟然是为新招进来的这群高素质员工集体离职的事件而展开的。显而易见的是,会议的空气就因此变得格外地沉郁与尴尬了。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总裁谭若飞,显然是无法面对眼前的现实,他有些激动地说道:“听说你们要集体离职,这让我感到太意外了,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北京三所名校的莘莘学子们,一个个低头不语。这时候,已过而立之年的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努力地平稳了一下自己的思维,而后,他接过直接上司谭若飞的话,真诚地对学子们说道:
“在座各位,都是谭总与我所景仰的名校高才生,你们能够加盟公司,是我们公司的骄傲与荣幸。然而,今天,大家突然提出,要集体离职而去,这对公司来说,确实是太突然了。可是,假如是由于公司方面的原因或过错,直接引致了你们的离职;那么,在这里,我谨代表公司,向各位深表歉意!
诚然,如果是你们有了更好的去处,或者是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公司是会尊重你们郑重其事的选择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各位在离职之前,要把你们真实的想法如实地告诉我们。假如真是公司的原因导致你们离职,不妨现在说出来,也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并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王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融化了二十九位名校学子的心,终于有人开口说话。
某高校学子说道:“今年5月份,贵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万经理(现调任行政部经理)开给我们的工资是每月2800元。可是,等我们进到公司,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才知道,我们试用期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
谭若飞感到莫名其妙,他情不自禁地回道:“怎么会有这等事情呢?”
另一所高校学子接过话头,气愤地说道:“这还不算,发工资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是按出勤多少天来算的,而且,还在我们的工资里面,扣掉了什么人事费、工衣费、食宿费、等等名目繁多的费用。结果,我们第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900元,这算什么呀!”
见谭王二人无语,名气最大的那所高校学子,也就是新聘五位硕士研究生中唯一的那位管理学硕士,感慨地说道:“公司派人去京城名校招聘,我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本以为能够在公司里面,有一番作为。可是,真想不到,公司会这样对待我们啊!
初进公司时,为了能够尽快熟悉手头上的工作,以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早些为公司带来最大的自我价值,我们经常不计报酬地加班加点,一干就是深夜十二点多。
然而,换回来的却是公司对我们的斤斤计较,公司不但忽视了我们应得的利益,而且还违法操作,竟然在我们的工资里面,预扣本来应该由公司承担、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费用。”
名校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扬扬叙述着这近两个月以来,在公司里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
听到这里,谭若飞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表达自己深切的歉意,他向二十九位学子,深鞠一躬,然后,深情地说道:“我非常感谢大家,给我们讲了真心话。公司成立八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处于努力接单、奋力打拼的阶段,一直没有时间、精力,抑或是能力,去考虑企业管理上出现的种种深层次问题。所以,我们才派人,到我所仰慕的北京三所名校聘请来你们。
只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公司业务发展得很快。平时,我也只顾忙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没有抽出时间,了解、关心你们的情况,及至于今天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
诚然,自你们进入公司以来,确实是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在座的各位,请你们相信公司,公司是非常重视你们,而且是对你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的。希望你们不要急于离职而去,请给公司一周的时间,不日,所有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圆满的解决,直到你们满意为止。”
二十九位名校学子们离去后,谭若飞拍了拍的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过程的全部,你都看到了。现在,我把处置这件事情的任务,全权委托给你,你可以放手去做。
并且,只要能够成功地把这些高素质的人才留住,那么公司再怎样都在所不惜。当然,我也相信,以你的才华和能力,必将会把问题妥善解决、处理好。”
很明显,这二十九位学子若集体性全部离职,那么,该公司无论是声誉还是现代化管理的创新举动,都将会遭受到沉痛的打击。对于这一点,该公司总裁是看得非常透彻的。自新世纪以来,该公司通过成立人力资源部,大规模从名校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等等,所有的这些新举措,都是为了能把企业的发展,纳入到现代化管理的正常运行轨道。显然,该公司对于首都名校学子的加盟,是寄予很大厚望的。
可是,理想与现实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没想到,该公司辛辛苦苦招聘而来的名校学子,连三个月试用期都没过,就一致集体提出申请,要求离职而去。究其根源,无疑是该高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二十九位学子一提出离职,该公司必须当即结清工资并无条件放行,这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
可是,人心换人心,一旦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缺口,被打开之后,一切的误解与芥蒂,也就会随之冰消烟逝了。正是由于上述那场开诚布公的恳谈会,该公司才成功地暂时留住了这些高素质的员工。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看起来,给人的印象是泛泛而谈的。然而实践却证明,主管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人员非专业性人士不可。该公司总裁虽然没有在最高理性的界面上,认识到这一真知灼见,但是他通过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沉淀,也已经直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名校学子离职的这个节骨眼上,他迅即而做果敢地作出了决定,将自己的得力干将,原来非人力资源专业背景的那位万经理,调至行政部任经理。
与此同时,该公司又成功地从外面聘请到学有专长的MBA人士王科,担任新设置的人力资源总监一职。表面上看来,该公司在危机人力资源管理时聘请到王科是一个偶然。实际上,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谭若飞就与王科有过接触,并通过各种途径的接洽,他就确认到王科的资质与才华,足以担当起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重任。而王科走马上任接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挽留住这二十九位高校学子。无疑,这的确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但是,有着深厚理论功底与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王科,却深谙高素质人才的管理之道。
该公司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着手解决这一棘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在恳谈会后的第三天,找到这群学子的精神领袖王晔,谈了一个上午。通过谈话,王科得知,王晔在读研之前,就已经在内地的某外资企业担任过人事主管。所以,在人力资源这一领域,王晔不但有坚厚的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于是,当晚,王科就找到从外地出差归来的该公司总裁谭若飞,极力推荐王晔担任刚好空缺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谭若飞二话没说,批准了他的请求。次日,任命消息公布后,在全公司一千多名员工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是,该公司总裁谭若飞仍然是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持了这一项新的人事任命。
结果显示,王晔被任命为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是王科在该公司成功运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神来之笔。当然,这样运作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也是非常有风险的。假如王晔看走了眼,若王科不能胜任该项任命,那么王晔这个“空降”的人力资源“司令”,肯定在该公司是立不住脚的,无论该公司总裁是多么信任他,他所面对的选择只有一个:卷铺盖走人。
当然,这项人事任命对于名校学子们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大家仿佛从王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呆在公司里面未来光明的前景。另外,更为重大的隐在含义便在于,王晔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后,挽留高素质人才的重担,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通过接手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王晔这才了解到,公司在薪资管理这一块,执行的是不折不扣的保密工资制。一旦各人的工资被确定之后,大家谁也不得打听谁的工资。并且,根据公司内定的不成文规矩,在试用期间,本科生的工资一律是每月2000元。原来,万经理在首都招聘时,担心这一工资水平招聘不到名校生,不好向谭总和公司交代。所以,他便承诺给了大家每月2800元的工资。可是,这项承诺,在财务上,是无论如何也通不过的。
为聚合、提升公司诚信方面的美誉度,王晔将错就错,自己执笔,出具报告,要求将本科生试用期工资从每月2000元,调升为每月2800元;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缴纳,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条例关于缴费比例的规定,该由企业出的由企业出,该由个人出的便由个人出。然后,王科本着在法律的框架内尽可能兼顾公司利益的精神,在王晔报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与全面的完善,最后,才上报给总裁。谭若飞又二话没说,当即签字同意执行。
该公司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牵涉到高素质人才管理的各人力资源范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结果,一周后,二十九位首都名校学子,无一人提出离职,都留了下来。
紧接着,在王科主持下,由王晔具体负责,该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制度、培训管理、薪资体系、绩效考核、福利制度、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进行了全面的人力资源基础平台建设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变革。
尽管面临着重重阻力与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在总裁谭若飞的极力支持下,他们的这些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导向的变革,最终在企业里开花结果。
虽然相关于高素质人才管理的系列工作,会在短时期内略微提升该公司的一点点成本。但是,这微小的成本换来的效益回报,却是极其惊人的。因为该公司的大胆决策,一次性从北京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并能够成功地留住。又由于这来自于首都名校的二十九位高素质人才的倾心加盟,所以,在该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终于传来大快人心的捷报。据统计,该公司2003年度的销售总收入,比1999年翻了一番,而且还在此前,已经非常顺利地在海外上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