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普及曾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之一。但随着油价的飞涨,世界气候环境的恶化,环保节能之风刮遍全球。同时人类也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这一切都带动了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再度复兴。 2007年开始,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境内实施“环保出行”计划。 在巴黎,每年3月25日被定为“自行车日”,并向市民免费提供自行车。aihuau.com 在澳大利亚,热衷自行车的人数空前增多,自行车的销售数量连续六年超过汽车。 在伦敦,政府也制定了“自行车行动计划” 。 在德国,自行车人口约6500万,平均每年共骑280亿公里以上。 而韩国则计划到2010年使自行车承担的运送量由1998年的1.8%提高到10-20%。 在中国,自行车的使用更不仅仅是节能以及健康的问题。由于公共交通发展的滞后,国民经济水平依然偏低等种种因素,直到今天自行车依然是中国人的主流交通工具。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一直是中国独特的一道风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自行车总量约为5.4亿辆,全国平均每2.5人拥有一辆自行车,许多大中城市几乎每人拥有一辆自行车。而在能源价格飞涨的今天,自行车出行的方式还将进一步受到政府以及各界的扶持和发展。
![北京市复兴路在哪个区 自行车在复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295159043023.jpeg)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年会上表示:为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城市的生活质量,我们理当大力倡导和鼓励自行车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矛也曾明确表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进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和运营商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在吸引资金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努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相应的,各地政府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自行车。按部分主要城市的交通规划数据,到2020年,自行车出行占出行总量:沈阳 20%、武汉30%、上海20%、广州20%、北京25%、西安25%。 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倡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实行步行者优先,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及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据山东省城市交通建设规划:积极改善自行车交通条件,分区域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系统;在公交枢纽站等交通集散点,增设自行车停车换乘设施,引导长距离自行车出行向公共交通的转移;推行自行车租赁,完善自行车停车设施,避免因自行车停放而占用道路资源; 据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纲要:未来广州将发展“慢行交通”,鼓励“自行车+公交车”的出行模式,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苏州市将2007年9月16日至22日设立为首个城市公共交通周,同时将9月22日设立为首个无车日,在无车日将限制小汽车进入古城区,鼓励人们在出行时乘坐公交车或步行、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