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确实是一条坎坷之路,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还是国外的品牌基于中国的市场,既面临着机会,更面临着危机。企业从鼎盛走向衰败,要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做分析。在学术界,我们会说要打造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看看那些忽然倒下的企业,无论是从品牌的长久性,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要素构成方面,都是排在世界的前列,它们为什么会轰然倒下?
![动态视觉 用动态视觉关注竞争](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92220391118.jpeg)
纵观国内和国外倒下的企业,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市场每天都在变。今天我想把个人从业20 多年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各位,就是用动态的视角看我们每天的竞争行动。 第一,竞争的优势永远是暂时的。今天的成功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甚至今天的成功要素可能为明天的发展埋下了障碍。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成功了,它掩盖了很多问题,因为它成功了。如果它失败了,我们会说它身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用现在学术上所有的竞争理论去分析、去研究,你会发现找不到答案,或者说找到的答案只能作为一个事后的偏见去看待,因为它已经过去了;第二,竞争行动的根本核心是降低竞争的反映。在做推广的时候,不要把推广变成诱发竞争对手响应的一件事情。企业竞争策略要偷偷地做、要慢慢地做,最小地降低对手的反映,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第三,竞争者互动性、即攻击、响应及绩效。在中国消费品市场里,很多企业之所以死在基业长青的道路上,就是缺钱,没有绩效;第四,竞争行动的差异性。比如说有些外企头三年必须是策略性的亏损,为什么呢?就是要从占有率这个角度迅速拿下市场,消灭掉一些区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