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之守 营销人的淡泊之守与镇定之操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刘步尘是中国“新闻营销"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企业所有市场推广与营销行为的发生,其实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争夺话语权,而夺取话语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积极的媒体战略。"

  最近,刘步尘换了MSN上挂着的照片。现在照片上的他,左手托起下巴,使得视线自然而平稳地投向远方。加上淡蓝色棉布衬衫,显得沉静而内敛,悄然改变了以前照片上锋芒毕露的形象。

  “一个思考者",比起业内赐予他的“TCL才子"“家电产业观察家"之类的称呼,刘步尘觉得这个称呼更适合自己。的确,TCL、家电,只是他诸多研究领域中的一类,这些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大连锁渠道,以及企业品牌建设技巧、企业新闻传播等,构成了他广阔而深入的研究范畴。

  冷静而内敛的思考者,似乎和营销人格格不入。在许多人看来,营销人就是一群无孔不入的人,你能在任何地方看到他们。但是,刘步尘是个例外。

  在人多的地方,他习惯于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似乎热闹和喧闹和他无缘。他说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爱害羞的孩子,长大了也不喜欢抛头露面。“喧闹容易冲动,浮躁就是浮浅。"这是他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他认为安静可以让自己保持冷静和思考。和刘步尘有过交往的人,大都认可其人格魅力:营销人能保持一份冷静和恬然很难得,因为人很容易被金钱俘虏。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繁境上勘过。"他的冷静恬然,得益于他自身的修养,也得益于实战给予他的历炼。  

aihuau.com

  从县长秘书到TCL新闻发言人

  14年前,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刘步尘带着浓郁的书卷气,当上了县长秘书。可是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刘步尘感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政府机关的“潜规则",便在同事们下棋、喝酒的时候钻研起了营销理论,当时CI识别系统刚刚从国外输入到国内。

  1996年,刘步尘正式进入营销行业,在河南最大的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此后的3年间,他先后出任中资、台资公司市场部经理,并最终进入TCL郑州分公司。TCL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对TCL也生产了一定影响,其最为业内称道的两件事就是TCL等离子传播和乐华彩电形象再造。

  2002年,因为新闻运作能力出众,他被调到TCL集团彩电事业部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不久,他就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媒体上。此时,彩电业发生了一件大事:40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从每台5万多元一下子降到了3万元以下,中国平板电视骤然提速。始作俑者恰恰就是TCL。TCL等离子电视机的价格甫一拉下来,各种质疑之声就接踵而至,“库存机"“技术过时产品"的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在TCL头上。

  刘步尘认为,单一传播降价的做法不足取,因为消费者有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朴素认知,厂家降价,消费者会误认为是厂家的产品品质、技术不行,所以,在宣传降价之举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技术诉求,从技术的角度给降价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因此,要想让社会公众对等离子电视产品抱有信心,TCL在降价的同时必须建立技术领先的形象。

  然而,要建立“TCL拥有等离子核心技术"的社会认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企业不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技术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消费者难以建立直观的、感性的认知。“要想建立TCL技术领先的形象,必须赋予技术一个形象物,让这个形象来带动TCL的技术。"于是,TCL开始为自己的等离子电视机寻找合适的形象代言人,最终,他们将目光锁定在TCL驱动电路研究所所长、平板电视技术专家闫晓林身上。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策略。随着闫晓林“中国等离子技术权威"形象的逐步确立,TCL等离子电视技术领先的形象也慢慢清晰起来。竞争对手散布的“TCL等离子电视是过时产品"的说法逐渐失去了市场。当年年底,TCL等离子电视以超过90%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淡泊之守 营销人的淡泊之守与镇定之操
  事实上,最能体现刘步尘新闻传播战略思想的,还不是TCL等离子电视的传播,而是乐华彩电的形象再造。

  2003年,在广州市政府的主导下,TCL决定收购即将破产的彩电企业乐华。TCL要收购乐华并使之起死回生,就必须对乐华形象予以校正并传播,否则乐华将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

  一周后,刘步尘领导下的公关传播部制定出一个“丢车保帅"的传播战略:承认乐华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由于“渠道改革失败"而引发的,而不是产品及品牌形象出了问题。在他看来,维护住乐华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乐华才有可能收复失地。

  但是,怎么让乐华项目更具有新闻传播力呢?从2003年3月TCL决定收购乐华,到8月份才能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中间的5个月怎样才能吸引媒体关注的目光呢?

  这无疑是在考验刘步尘的新闻传播智慧。为此,他制定了“有节奏的释放、持续传播"策略,把两家企业合并的情况一点一点向外释放,而不是一下子释放到位,以此吊起媒体的胃口。在适当的时候,TCL还会释放“烟幕弹",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猜疑,把传播战线尽可能拉长。

  为了探究这一收购案例的社会意义,他对中国并购案进行了仔细研究,把并购划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品牌、资产双收购",一类是“收资产、灭品牌",而TCL是“只收购品牌,不收购资产"。TCL开创了一个先例,刘步尘把这种收购模式定义为“第三种收购模式",形象地称之为“吃猪肉不吃猪毛"。

  传播智慧所带来的当然是成功的传播。从2003年3月到8月,全国有80多家主流媒体对乐华进行了报道,其中《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京华时报》等媒体甚至进行了整版、联版报道,为乐华正式进入TCL体系及以后顺利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TCL收购乐华事件被刘步尘写成“新闻营销"案例参加2004年中国首届“金凤凰"营销大赛,获得全场唯一特别金奖,成为中国企业“新闻营销"的经典案例。  

  从新闻发言人到产业观察家

  刘步尘的咨询生涯始于2004年,这是他由企业营销人向专业“谋士"的巨大转折点。这一年,刘步尘与其他人合伙创办了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他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几年,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从分公司到TCL总部,我思考问题不再局限于区域市场,而是站在全国的高度。从TCL出来创办‘上兵伐谋’,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再次发生变化,不再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看问题,而是站在全行业的角度思考,甚至不再局限于全国,而是基于全球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刘步尘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家电业仍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因为观点新颖、见解深刻,他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并逐渐完成了从“新闻发言人"向“产业观察家"的转型。

  2006年6月,媒体传出国美欲收购永乐的消息,各种预测也随之而起。有人言之凿凿地表示:国美和永乐的并购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两个企业的文化整合是最大障碍"。而刘步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国美文化和永乐文化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连锁文化,不存在融合难的问题。"他说,这一并购与TCL购并汤姆逊、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不同,后者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进行整合,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进行整合,而国美比永乐强势若干倍,国美并购永乐属于典型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这样的融合不存在什么障碍。他甚至预言:国美对永乐的合并,快则3个月,慢则半年。果不其然,半年后二者在北京宣布实现全面合并。正是因为其“重磅"言论极大地影响了国美、永乐的合并进程,刘步尘应邀参加了2006年11月22日国美、永乐的合并大典。国美有关负责人当面向刘步尘致谢:“你影响了中国连锁行业!"

  刘步尘认为,之所以有人得出“合并不能成功"的错误结论,与他们对产业缺乏深入研究有关。他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谋士",必须对相关产业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要看到它的皮肤,还要看透皮肤下面的肉、肉下面的骨头、骨头里面的骨髓,否则,就称不上‘研究’。你不仅要了解相关产业的昨天、今天,还要能准确预知它的明天"。也就是说,“谋士"需要做好全程营销的系统方案,即使客户或许只关注细枝末节上的营销技巧,“谋士"也要帮助客户全面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及技术走向,因为营销与之紧密相连。

  其实,把客户及其相关产业研究透彻只是刘步尘对“谋士"这一角色的基本要求,他的更高要求是营销方案的行之有效。  

  开创中国公关业的蓝海

  有这样一个风靡全球的小故事:美国一家企业请英国专家诊断机器故障,专家仔细勘察后,在出问题的地方画了一个圈,要价1万美元。美国人很惊讶:画一个圈值这么多钱?专家笑了笑:画一个圈只值一美元,但是,知道在哪里画圈值9999美元。

  对症下药,让营销方案与实际情况对接,是刘步尘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他看来,会画圈的外脑很多,但真正画到位的不多。目前,整个咨询业弥漫着浮躁情绪,真正能耐住心来研究营销和产业的人不多,比如出书热就是一例。出书作为外脑营销自己的方式无可厚非,但为了出书而“拾人牙慧,还自我标榜为营销理论创新,这样的书不出也罢"。

  刘步尘认为,咨询专家的长处在于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必须比客户更高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此,刘步尘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学习和思考上,每天的阅读量都在5万字以上,同时坚持写作,他说他很享受“无间隙思考"。当然,缜密的逻辑思维、辨证看问题的哲学态度,是他认为作为一个现代“谋士"必须具备的条件。

  刘步尘的许多言论都发人深省,比如,他说龙并非是中国的象征,而是“皇权崇拜"的象征;比如,他认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导权,这个市场就是谁的",“企业所有市场推广与营销行为的发生,其实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争夺话语权,而夺取话语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积极的媒体战略"。

  刘步尘是中国“新闻营销"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通过媒体运作,最大限度地传播企业的积极信息、屏蔽消极信息,让新闻传播成为企业营销的有效手段,这就是新闻营销。然而,这需要技巧,并不是像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发几篇软文就OK了。他把媒体和企业的关系比喻成“水"和“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目前,刘步尘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营销理论,并多次应邀举办讲座。他说,在“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时代,继续用传统思维看营销推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一个企业不懂得新闻营销,这个企业的营销战略就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业内人士评价他是“TCL才子"“家电产业观察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评价他与其他的企业公关人不一样,他坦诚,敢于直面自己企业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客户评价他“诚实,值得信赖"。

  根植悠远的古典文化,保持冷静、敏锐的职业思考,是刘步尘恪守的准则。2007年4月,他创立了自己的第二个公司——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他说:和“上兵伐谋"不同的是,“夸父"将以新的营销模式开创中国公关业的蓝海。

  刘步尘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联系电话:037169352860、13523033066,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0492.html

更多阅读

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营销人的当下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当下,是一个进行时的概念,是指和你生命即时存在关联而存在的一切!营销人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当下的概念很关键,他更是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   营销本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营销人的当下和人类的当下区分可能就

支付宝圈子营销 营销人的App圈子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的文章描写了她跟她儿子一起玩“品牌大猜想”的体验和感受:“上周,我有两天什么事都不想做。我不想阅读,不想跟人说话,当然也不想工作。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盯着手机

写给老师的几句话 写给老营销人的几句话!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老营销人一般要经历启蒙、粗化、提升、补缺(创新)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些人是在一个企业里走完的,有些人经过了N次跳槽后完成的,本文在这里不讨论跳槽的利弊,笔者认为,不管何种方式,上述各个阶段走完后,老营销人已

客家人中国的耻辱 廉价,中国营销人的耻辱?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美国模式是中国营销的应有方向,但现实却引诱着中国商人走向欧洲模式。谁能扭转这种文化风气,让中国消费者大大方方地使用廉价产品,让中国的营销人大大方方地说:“我卖的就是廉价货!”文/余不讳一个声音在中华

“创业型打工”:营销人的新出路!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关于营销人的出路问题,讨论较多的,是将来继续打工,还是何时选择创业。有趣的是,多数营销同仁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但总是迫于各种原因而犹豫不决。几年前,一位营销同仁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边打工边创业。这个话

声明:《淡泊之守 营销人的淡泊之守与镇定之操》为网友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