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还是传来了好消息。当安大线气息渐弱时,俄铁路股份公司总裁近日对外宣布,他已征得普京总统的同意,决定制定修建铁路向中国每年运输3000万吨石油的商业方案。尽管运费比管道高几倍。
沙特气田的消息也很鼓舞人心。
“成功签下该竞标项目,对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近年来油田储备日益下降积极争取获得海外油田项目的权益势在必行。”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似乎正在扭转在战略油区的被动。
外交的力量
能源外交觉醒了。
据专家称,中国过去的能源外交曾趋于单一,并为此付出代价——对于俄罗斯早前提出的铺设油管的设想,中方认为修油管成本太高,那时把“筹码”压在中东地区,使中国错失了进入俄罗斯石油市场的最好机遇。
“我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中石油跟哈萨克斯坦在石油管理建设这个项目成功,应该是我们高层领导人去推广的结果,胡总书记去了以后,对我们的项目进展很快,很快就可以实施了。”“有了国家外交的支持,我们今年将加大走出去速度,力争海外石油开采比去年增长一半以上”,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唐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在海外开采的原油达到了2000多万吨,仅新疆就已经在海外油田项目上与9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海外石油项目的拓展都与我国的外交支持分不开。
外交部部长外交部长李肇星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外交是中国外交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同外国在政治上友好合作的基础,“能源寻求国际合作是外交工作中大力支持的”。
中国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正是在与日本共同争夺俄罗斯油田争端公开后开始被外界所正视的。作为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储量和生产大国,俄罗斯长期以来受困于资金严重短缺,长期投资不足,欠账较多,设备陈旧,采油技术落后。为了把现有的地质储量变为探明储量,再变为可采储量,俄罗斯近年来正努力通过同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开展能源合作,吸取资金,为使自己的能源位居世界前列创造条件。
但是俄罗斯的预期合作伙伴不是等闲之辈,都是当前构成世界多极结构的主要成员,而不是一般的能源消费国。因此,俄罗斯巧妙地玩弄着资源外交。
国务院宏观经济专家组成员教授秦宣仁这样分析:“当前,继续与俄罗斯谈判同时稳住中东地区,扩大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苏丹、利比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委内瑞拉等国家能源外交力度,这是未来可行的能源外交方案之一”。国务院宏观经济专家组成员有董辅仁牵头,囊括了厉以宁、高尚全、丘晓华、魏杰、宋宁等17名经济名家,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会谈成果上报国务院。
“在我们所制订的能源战略里,我们建议就是能源外交多元化,不为某一方牵制,同时也不轻言放弃”,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参与制订中国能源战略规划里“政策与建议”研究的杨玉峰博士表示。
争夺俄罗斯
“制订怎样的能源外交战略,必须要放在全球大局下考虑,必须了解美俄日等大国的能源外交政策。”作为能源外交研究专家的秦宣仁教授对记者表示。
美国经济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高速增长,靠的是廉价石油。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动荡不安的石油市场是使美国经济深受其害的原因之一。
2002年美国消费石油约8.9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3左右。美自己的产量只有2.8亿吨,其余要靠进口。美国要想获得廉价石油,必须控制“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想推行霸权主义,必须抑制对手的能源战略实施;只有控制了石油生产大国伊拉克,才能制服并瓦解OPEC。在伊拉克之后是沙特,美利用“反恐”孤立沙特,从沙特撤走驻军以示警告;纵容俄罗斯同OPEC相抗衡,美国期望从战略上坐收渔利。
然而,俄美并不和谐,明争暗斗。由于采油的自然条件、能源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成本构成等因素,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沙特成为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产油国,但俄罗斯在产量方面的决定很有影响力。
2003年底,沙特领导人首次访问了俄罗斯,双方表示要在能源方面开展合作,这无疑是对美国高压的一种警示性报复;尽管俄美可能在石油天然气方面合作,甚至俄罗斯可以为美国提供相应的份额,但俄罗斯急需把国际油价保持在26-28美元/桶的水平,这是俄罗斯维持经济增长5%-6%的基本条件。
虽然俄美高层近一年来合作表现出高姿态,但秦认为双方是对能源合作的炒作。最近俄美达成的从秋明油田到摩尔曼斯克铺设油管的协议、开发巴伦支海底天然气的协议、开发萨哈林气田的协议,以及其他地段的采油气协议,实际上缺乏牢固基础若从该港用轮船运原油至美东海岸只需9天,而从波斯湾运输需要32天。
秦教授说,所谓的‘俄美能源合作’最终可能是一场游戏。普京深知美国追逐能源的底牌,也估计到了俄美在“能源合作”中将要有的斗争。
对于日本推出的日俄“安纳线”与中日“安大线”之争,秦宣仁教授分析认为,从表面上看是因“国家利益最大化”,其实俄罗斯所考虑的既有经济利益,更有政治和军事上的不信任感。当然也不排除西方从中挑拨离间的可能性;日本政府以空头支票诱使俄罗斯动摇对“安大管线”的建设,可至今日本承诺的75亿美元并无着落。即便“安纳线”上马,日本会不会以归还“北方四岛”为筹码要挟俄罗斯?其中疑团不少。
这次俄铁路股份公司的方案,计划在4月15日作初步核算,9月提交最终核算,2007年结束电气化改造。
五极外交
回顾中俄、中国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历程,秦宣仁不无可惜,“我感到我们的调研不够,动作慢,缺少通盘运筹,各自为政,谋略和手段不到位,错失了许多机遇。”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只注重中东海湾地区以及南美、非洲,或关注海上勘探开采,而对近在咫尺的俄罗斯石油、中亚油气不太看重。秦宣仁对此感到不解,“我们落在了西方大石油公司的后面。当它们纷纷向俄罗斯、中亚油气资源注入巨额资金时,我国各家公司仍在世界各地找油。还有一点必须提到,由于油价持续高涨,国内石油企业收入大增,但国家并未向它们征收资源税,这有悖于国际惯例。”
近日,俄印高层会晤,表明要推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军技合作到经济贸易,从地缘政治到能源合作。美、日也在同印度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秦宣仁认为这都是基于牵制中国这个战略目的。
中国如何突破这种包围,变被动为主动?秦宣仁表示,印度是一个能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它很希望从中亚及俄罗斯获得油气。尽管美国设想修建“南线管道”,经阿拉伯海向印度供应一部分油,但那里地势恶劣,更有巴基斯坦插在其中。有无可能从俄西伯利亚、经哈萨克斯坦再经中国新疆到印度修建一条输油管道﹖我们应通过能源合作纽带,把中印俄联系在一起,从而缓解俄、美、日、印联手对我的冲击。
“还有,中国要发挥能源外交作用,建议体制创新,比如加大与中东地区的外交力度。可考虑在个别国家设立半官半商的专门能源外交机构,为我国石油公司成功进入中东石油市场打好外交基础,提供及时和必要的信息指导,极力促进油气合作项目。可以考虑由国务院副总理挂帅,成立能源对外协调机构,协调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战略,避免单兵作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长期研究世界地缘油气格局。他认为,“中东是我国的主要进口源区,这一趋势很难在2020年前有根本性改变。这就使对中东的研究成为海外开拓的重点。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处于更加剧烈的动荡中,面对这种变化,我们的运作要有相应的弹性。”
中东局势动荡,事实上已经使中国的目光更多盯上了东北亚。张抗认为,“俄罗斯紧邻中、韩、日三个发展最快的油气消费市场,向外可辐射东南亚及北美,而这些又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俄罗斯合作上,必须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从中国油气乃至经济的全局出发去推动,同时与其他各国形成互补多赢的局面。”
在张抗眼里,中国目前最现实的竞合对象是东南亚和澳洲,“不论是从经济整体看,还是从原油、成品油贸易上看,中国与东南亚都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印尼成为进口国和越南等国石油产量的降低,东南亚和中、日、韩将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这就使他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需要”。
那么,中国石油的第四极中亚是否能作为与以上三地区并列的重点开拓区呢?张抗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对我国西部的油气可作部分补充和后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劳务和投资市场的经营也是显然有利的。”
“除开以上四地区外,其他地区则可看成外围区带。总体上看,除东非地区(如苏丹)以外,直接将该区所产的油气运往我国在运输成本上较高,难以作为我国进口油气的主体,只适合作为进口来源多元化的补充。当然,还应加大对西非、北非、南美洲产油国的工作力度,创造更多的生长点。”张抗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