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工 英国石油与中国石油化工的进退



  近日,英国石油(BP)通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向市场减持了其持有的全部18.3亿股中国石化(SINOPEC,H股代码:0386)H股,套现57.6亿港元。由于BP不到一个月前曾悉数抛售中国石油(PETROCHINA,H股代码:0857)H股,两次套现共涉及金额215亿港元。如此密集和大规模的套现引起了市场各方的极大关注

  悉数抛空

  2000年初中国石油上市时,世界石油巨头BP作为惟一的战略投资者,斥资45亿港币,以每股1.28港元认购35亿股。今年1月12日,BP以3.7港元价格将中国石油股份悉数出尽,该交易使BP一举获利80多亿港元。2000年10月,BP再度作为战略投资者购入2.1%中国石化股份,此次BP再从中国石化上套现,按其入股时1.59港元计算,两次套现共获利约106亿港元。

  “BP无论是买还是卖两家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都是为了支持他们的发展。”BP中国战略与集团事务副总裁张承耀在他的办公室对记者说,“2000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首次在境外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为支持两家中国的石油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帮助他们树立投资者信心,以及进一步加深BP同两家中国石油公司的关系,我们都作为战略投资者购买了他们的股票。两家中国的石油公司上市后发展很快,近一段时间,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有大幅度上涨。BP相信这时候投资者对两家公司都很有信心,所以到了退出的最好时机。在这时候卖总比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卖,对两家公司都好。”

  张承耀对记者表示,BP作为一家石油公司,更有兴趣对具体项目投资,而不是在资本市场上做一个财务投资者。“如果BP股东认为中国石化或者中国石油的股票是具有投资价值的,那他们可以自己去股市上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没有必要通过BP来做。”他说。

  此前,资深石油行业分析师李晨曾对记者说:“BP自己也是上市公司,如果BP一直持有中国石油或中国石化的股票,就等于承认这两家中国的石油公司比自己更具投资价值。”

  对于BP抛空中国石化股票的做法,中国石化方面表示理解和尊重。中国石化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陈革对记者说:“我们很清楚BP是产业投资者,而不是财务投资者,BP会选择在适当时候出售中国石化的股票。同时,BP作为策略性投资者支持中国石化上市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我们更希望公司股票被金融投资者持有,这样股票在市场上的流动性更好。BP把股票售出后,换入的基本都是高质量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中国石油和化工 英国石油与中国石油化工的进退

  据悉,市场对BP减持中国石化H股反应积极,约170亿港元资金参与了申购,认购率超过两倍,因而配售在两个半小时内便以上限价格完成。购买这批股票的主要是亚洲区内的一些基金,认购价在3.1至3.15港元,较当日的收盘价折扣仅为0.8%。如此低的折扣比例创下亚洲股市的新纪录,反映了在外国战略股东退出的情况下,仍有相当多机构资金看好中国石化的发展前景。

  有观察家认为,BP选择在此时抛空中国石油类股的另一原因是,中国石油公司的股价已经见顶。

  自2003年以来,在高油价和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巨大热情推动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股价青云直上,投资者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向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石油的股票。去年4月传出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买进中国石油13%股份的消息,更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对这三大公司的热情。

  中国的石油公司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去年,中国石油暴涨了187%,至2003年底,按市值排名,它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石油公司。中国石化也劲升155%,中海石油涨55%。分析师们用“涨幅惊人”来描述中国石油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

  但进入2004年以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回调。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股价目前已较其去年12月创下的高点下降了20%左右,中海石油也跌了约10%。

  一家全球资讯公司的石油行业分析师认为,就中国石油而言,相对来说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已经到了高位,因为投资者看不到中国石油2004年业绩新的增长点。“从中国石油公布的2003年业绩看,其原油总产量增长不到1%,而国际油价在去年也达到了高点。此外,西气东输现在看来销售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而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她说,“中国石化的股票应该还有20%的上涨空间。因为去年在只有石油这一个版块好的情况下,中国石化都取得了非常令投资者满意的业绩。而能源行业目前利润率最高的是石油产品加工和营销领域,亚洲地区该领域的利润率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石化正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在成品油方面,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中国石化今年的业绩应该能够支撑股价有进一步上升。”

  汇丰(HSBC)资产管理公司驻香港基金经理Richard Wong也认为,下游产品业务比重较大的石油公司将有更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石化的股票或许有可能成为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进程联系最紧密的一只。

  进退中国市场

  作为支持中国的石油公司走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BP斥巨资买入中国石油公司股票的同时,也得到了与中国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回报与承诺。

  购买中国境内的加油站以及租用中国石油的油品配送网络,使得BP成为首家进入中国东南部石油市场的外国公司。与中国石化在石化领域的合作,为BP带来了更快的赢利渠道。目前BP已成为在中国能源和石化领域投资最多的外国投资企业之一,截至去年底,BP在华投资累计达到43亿美元。

  但有些承诺仍未兑现。比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上市时曾分别承诺,将与BP建立成品油零售合资企业,分别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和浙江建立500座合资加油站。而时至今日,合资加油站的最后批文BP仍没有得到。

  “我们当然希望这些承诺都能够尽快变成现实,但我们也理解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慎重态度。与中国石油的合资加油站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与中国石化的合资加油站,政府的最后审批还没有完成。”张承耀说。他相信,BP售出两家石油公司的股票,不会影响未来BP与两家公司的合作。

  陈革也表示,BP出售中国石化股票,绝不是因为两家公司的合作有什么问题。但中国石化董事会秘书局的另一有关人士对记者说:“不一定会有大影响,但至少现在BP手里少了一个重要的筹码,在未来的有关谈判中,它们再也不可以说‘我们是你们的股东’。”

  分析师们却普遍认为,实际上,持有两家公司的股票这个“筹码”,并不是能否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宝。中国的石油公司,并不会因为跨国石油巨头是它们的股东,就改变自己既定的发展策略。

  目前,成品油零售是中国石化的主要利润来源。而跨国巨头们想要进入的正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石油消费最旺盛的地区。毫无疑问,下一步,他们将会把目光盯向这些地区重要城市的关键要道,以及中国正在迅速延伸的高速公路网,而那里正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生存的基础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对于未来公司发展的“命脉”,中国的石油公司岂能轻易让外人染指。

  商场上从来都没有“活雷锋”,对于与中国石油公司的合作,BP也不是“有招接招”。在西气东输招标时,作为中国石油惟一的战略投资者——BP,选择了坚决退出。

  当时BP中国首席执行官德开瑞(Gary Dirks)就表示:“中国西部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东部有潜在的需求市场,但问题是如何将两者连接起来,保证该工程的经济可行性。”今天,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张承耀告诉记者:“无论哪个项目,BP的投资原则是——BP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西气东输这个项目,即使没有我们一样可以做起来。而且我们相信,如果BP只是做一个财务投资者,而不能对项目做决定性贡献,那我们公司得到的回报就不一定最理想,对我们公司的股东也就未必有益。”他说。

  实际上,BP非常看好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张承耀表示这是BP未来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重点领域。BP放弃了西气东输,却计划修建一个从俄罗斯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不同,俄罗斯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更复杂、更艰巨,我们相信BP能够做出决定性贡献。”张承耀说。此外,BP还是中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LNG)的外方合作伙伴。BP与中海油合作,在广东的LNG项目中,BP是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供气气源的其中一个伙伴,同时还是广东LNG接收站项目惟一的外商伙伴。此外由BP控股的印度尼西亚东固气田(Tangguh),为将要建设的福建省LNG接收站提供气源。

  “5年前BP就开始非常重视天然气在中国的应用发展,我们相信中国的天然气市场会不断增长。但决定投资回报的因素很多,比如一个天然气管道项目包括气源有多远,项目的管理有多复杂,目的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税率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出于环保考虑,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对清洁能源的发展给予特殊的关照。”张承耀说。

  有分析师认为,BP售尽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表明,BP全球发展战略发生变化,BP关注的焦点正由亚洲东部逐渐转到俄罗斯和非洲。张承耀告诉记者,BP的确非常重视在俄罗斯的发展,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但中国对于BP一样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我们未来在中国重点发展的第二和第三领域分别就是石化和下游产品。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相应石化产品就会有非常大的需求。同时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游产品的消费量也会越来越多。”张承耀表示,未来BP计划每年在中国增加投资5亿美元。

  “从BP退出西气东输项目那天起,BP就已经决定放弃中国的上游油气资源。目前BP在中国的天然气项目,气源都不在中国。但BP绝对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那家全球资讯公司的石油行业分析师说。

  全球的竞争对手

  在商言商——利润最大,成本最低,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当也必须是所有公司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中国的石油公司股票价格回落的原因就在于,许多投资者开始考虑:虽然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市场,但中国的石油公司也和其他知名的石油公司一样,面临着为增加油气储备而展开的激烈斗争以及勘探开采成本上升、油价可能回落的风险。

  以中国石油为例,该公司是全国性的陆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企业,它的业务基本上还局限在国内,而目前它的产量已快接近其油气储备的极限了。中国石油在收购海外油气田方面进展有限,2003年其石油天然气总产量仅增加了2.2%。旗下产量和已探明储量接近其总量一半的大庆油田目前的生产也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驻新加坡分析师特拉维特(Mario Traviati)说,中国石油的经营成本在上升,其油田可开采存量已明显减少。

  位于伦敦的新兴市场对冲基金Gartmore Alphagen Pictor经理帕尔马(Christopher Palmer)说,三家中国的石油公司都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用于投资的资本,或许也有所需的技术,但石油业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管理层将不得不首先解决争夺石油储备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同时为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中国的石油公司加大海外扩张的力度,正如帕尔马所言,中国的石油公司已经在全球领域与这些跨国石油巨头——他们现在或曾经的战略投资者,展开竞争。

  去年3月,中海石油和中国石化联手展开了一次高达12.3亿美元的海外收购行动,意图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手中持有的里海北部油田16.67%的股份。据悉,中国石油企业早就看中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包括里海北部油田在内的中亚石油富集地区,中石油已经先行一步于1997年进入该地区,中海油与中石化为此次收购及其后续动作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工作。

  但是,最后时刻,里海北部油田原有的5个股东行使了它们在北里海生产分成协议中的优先购买权,这其中就有中国石化的另两家战略投资者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壳牌集团(SHELL),他们的一致行动致使中石化和中海油与BG签署的协议成为一张废纸。

  张承耀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各石油公司之间都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他表示,BP一直以来都在和中国的三家石油公司一起探讨在国内国外合作的机会。BP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开展,只要结果是双赢的,BP就愿意和中国的石油公司展开合作。“一般来说,几家公司一起进入一个新油田,勘探开发阶段是风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期,其他公司可能有机会介入。而一旦新油田有了回报,新投资者就很难进入了,即使是有老股东想退出,别的股东也会愿意增持股份。”他说,“但是在海外新油田的长期投资开发计划方面,如果中国公司愿意与外国公司共同承担风险的话,应该还是有很多机会。”

  “对于海外能源基地的开拓,中国石油公司与这些跨国公司更多还是竞争。这种中国石油公司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在三年前还看不到,但现在中国的石油公司已经成了全球能源开发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把中国的石油公司看作潜在甚至现实的竞争对手。”那家全球资讯公司的石油行业分析师说。她认为,在海外石油天然气的扩张争夺上,中国的石油公司与那些外国石油公司相比,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获得来自政府的强大支持。她非常相信,随着中国石油公司自身力量的壮大,中国石油公司完全可以与那些跨国石油公司分庭抗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0615.html

更多阅读

六月随笔:中国股市炒的是什么?

中国股市炒的是什么?近一两年,因为工作原因,和股民交流的机会很多。而且是一对一交流,以茶会友,畅谈经济与股市。说起股市,只要在股市中浸染过的股民,都能立马眉飞色舞。在行情比较差的时候,很多人会把立立电子、太平洋、万福生科等欺诈

石油配额与中国买油的艰难 石油进口配额

  石油配额与中国买油的艰难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他跟中东产油国都签有长期石油合同,这些长期合同是把石油价格完全钉死的,不管石油市场如何涨跌,都不影响合同协议价格的执行。西方石油公司与产油国签署了长期供应协议,这个

谁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汉奸和卖国贼? 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李登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和卖国贼?中国历史上曾出了很多“著名”的汉奸和卖国贼,譬如:唐朝的石敬唐,宋朝的秦桧、贾似道,明朝的吴三桂,民国时期的袁世凯、汪精卫、蒋介石等等。若问中国历史上和当代中国最大的汉奸和卖国贼是谁?恐怕非李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 近代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原始时期)中国素享“衣冠王国”之美誉,服饰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中国完整的

声明:《中国石油和化工 英国石油与中国石油化工的进退》为网友静若繁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