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准备研究苏锡常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通过导师的指导和个人的认真思考,准备收集一些统计资料,于是我上了三个城市的官方统计网站。
先看的是常州市的统计资料,得到的数据基本上还是过的去的,通过本年的数据和上一年的数据对比,应该说问题不大,基本上公报上的增长比率是可以和两年公布的数据对上号,当时的感觉还是蛮好的,我想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果然不一样,不像某些安徽的城市尽搞些浮夸的数据游戏,结果是依旧贫困,造价的市长们也被双规了。
接下来是上了无锡市的网站,数据的统计资料比较的新,但是只有2000年到2003年的数据,我想得到的数据至少得5年,缺乏1998、1999年的数据。按照前面的想法,我很信任的便用2000年的数据推导出1999年的数据,因此数据还是比较完整的了。两个城市的统计数据都到手了,于是满意的开始寻找苏州的统计资料。
苏州,这个让人充满幻想的城市,数据应该是很值得相信的吧!2000年之前的数据问题不大,但是到了2000年过了,苏州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我很崇拜苏州的速度,可惜,很快问题出来了,2002年苏州的GDP是2008亿元,最后2003年的数据是2860亿元,但是增长率是18%,我用EXCEL计算了几遍好像增长率都不是18%,以为公式编制错了,于是还是用了计算器,最后结果依旧是42.4302788%,这样的结果让我和我的同事都很吃惊,难道是我们的脑袋出问题了,还是眼睛出问题了?
后来一看,原来公报上的数据是预测数字,但是就这样的预测效果?我们的公务员水平难道就这样?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等法律的规定,如果企业盈利预测的水平与实际水平相差20%,则将处罚相关的预测人,那么这里的42%和18%,误差高达133%,怎么能不让人对报告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呢?我们这些平时想利用一下官方数据做点分析的人又如何来做?研究出来的政策建议在如此低质量的数据统计基础上进行,这种政策还能运用吗?
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数字游戏应该结束了,我们要加大这种玩数据游戏的成本,让数据真起来,让数据能真实的反映事实状况!让我们的研究能更有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