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集群优化 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与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也称产业群、产业群簇、产业簇群等,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按照他给其所下的定义,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极为紧密。在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下均指20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美国、德国和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新产业区”,其中既有依赖于“夕阳产业”而振兴起来的样板,如所谓的“第三意大利”,也有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起来的典范,如美国“硅谷”,它们均已形成强劲的地区或国际竞争优势,并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几乎是与开发区同时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且呈方兴未艾之势。如仅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起源于80年代初的温州和台州地区,80年代中期辐射至宁波、绍兴地区,而后扩展至金华等地,并于9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内的覆盖。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以浙江省为例,早在2003年,浙江省经贸委有资料显示,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其中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研究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需求的特征,根据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特征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和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

(一)          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行业特征:制造业人才是我国产业

集群最紧缺的人才。

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传统产业集群。我国产业集群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以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分类,我国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其中尤以属于制造业的集群居多。以轻重工业分类,大多数产业集群又集中在轻工业当中,众多产业集群生产出的产品也是以居民消费品为主,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纺织行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也最为突出;重工业当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比较明显,在其他大中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中,产业集群则出现较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十分有限。我国产业集群由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导致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主要集中在与产品的生产,加工最紧密的技工类人才上。这从我国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技工荒可见一斑。2002年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技工荒。从地域上进行分析可知,技工荒主要发生在集群企业最为密集的浙江温州,浙江绍兴,浙江义务,广东东莞,广东佛山等地;从技工荒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单个行业人才紧缺很难形成全国性的技工荒,只有具有相当规模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才会在短时间之内达到非常大的量。

(二)          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区域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

海湾等区域人才需求数量大。

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地区。尤其是在浙江和广东两省,产业集群分布最为密集,特点也最鲜明,发展速度和水平也要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集群,已成燎原之势。我国产业集群的高度集中导致对人才需求业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性。从流动人口的多少可以看出我国产业集群发达地区人才需求的集中性:2003年产业集群发达城市东莞 440.45万人,深圳406.48万人,广州276.86万人,佛山206.62万人,杭州142.32万人,温州136.67万人,中山102.52万人,宁波93.2万人,苏州89.84万人,而人口基数较大的上海流动人口才350万人,北京流动人口才327.79万人。据浙江2001年统计,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在175个行业,涉及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90.1万人。(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

(三)          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专业特征:经营,管理,外贸,物

流人才称为较为紧缺的人才。

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而成,我国产业集群

的主要优势是低成本,集群以获取外部效益为主,产业集群模仿多于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甚至只能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可持续战略的推行,中央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新的优势。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人才的专业结构上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经营管理人才缺口大。以浙江为例,浙江集群企业过去大多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管理瓶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外贸人才缺口大。我国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广东,浙江两地也是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最大的两个省份。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经济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我国对外贸易权限的下放,使得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三是物流人才紧缺。产业集群经济微利时代急需大批物流人才。

二、基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

(一)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的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结构是指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结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从宏观上说,一般由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师资结构等要素构成。层次结构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纵向层次。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涵盖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内容。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而职业技术培训则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根据职业岗位和转岗的特定需要而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一般人们习惯称它为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结构是指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分布特征。在我国,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分布在中等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大中城市都有较多分布。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各专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所占的比例。

(二)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优化原则:

1.适应经济发展的原则。

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发展的制约。职业技术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经济结构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因此,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布局结构上,要体现就近服务原则,为区域经济提供快速和针对的人才培养。

2.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一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内部多种要素之间的协调。职业技术结构优化要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系统,招生系统,就业系统之间的协调。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时代精神、高职特色、教学特点、学生特长。二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内部优化与外部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根据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特点,结合学校的优势,明确学校的发展重点,优化和提升专业结构,在专业结构提升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稳定性、学校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的关系,从而使专业结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更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

3.前瞻性原则

从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市场反映社会需求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波动性;二是滞后性。如果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跟着市场感觉走,必然会使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失去依据,失去方向。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和政府必须加强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的前瞻性。

(三)基于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高职教育结构优化

1.层次结构优化

 hadoop集群优化 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与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

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

首先是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对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大量缺乏的人才需求特征,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层次应以培养适应集群经济人才需求的一线技术人才为定位。其次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进行多层次定位。在上海,杭州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这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按照需求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按照需求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而在温州,台州和东莞等制造企业集群显著地区,企业的升级换代急需高级技工人才,针对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应以培养中等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主。在县域集群经济发达地区,以培养初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

2.专业结构优化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

首先,专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方向必须满足我国集群经济升级换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需求,大力培养我国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营销,管理,外贸和物流人才,以满足集群经济升级换代人才需求。

其次,专业优化要考虑地域产业集群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求。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稳定,要求数量大,且具有同质性,这为职业技术机构开设适合地域集群企业所需专业提供了可能。如针对绍兴纺织外贸企业集群开设纺织企业管理专业,外贸专业服装外贸方向,针对温州鞋业经济集群开设皮革外贸专业方向和鞋类产品销售专业方向等。

3.形式结构优化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种形式。根据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很有必要。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高级技工大约56万人,只占到技术工人总数的7%,这与国外先进国家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而全省96所各类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学校,每年最多培养出4万技工,这在浙江省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下,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不断更新换代下,这个数字显得杯水车薪。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企业集群规模大,人才需求数量大,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同质性高,这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供了条件。职业技术院校每年寒暑假期3个月时间师生无事可作,企业由于淡季和旺季变化,时而富余大批劳动者,这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供了时间条件。

形式结构的优化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加强和企业联系和合作,既要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发展,也要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以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金乌集团是一家外贸服装出口企业。从2002年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该集团结成了“亲家”,在教学、科研、生产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外贸服装出口企业一般都有旺、淡季之分,旺季不能大量招收工人和大量购置生产设备,否则在淡季就可能大量裁员并导致设备闲置。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与金乌集团协商由企业提供订单,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师生为其进行生产活动,收益双方分成。这样既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也使师生在实践中提高了技能。

4.布局结构优化

集群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地域性。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结构优化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人才需求的特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贴近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由于规模大,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批量性和需求同质性。这为设立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提供了条件。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充分考虑集群经济需求,在经济集群区域设立分校或者教学点,以满足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二是综合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规划职业技术教育布局结构时,应坚持按照学区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一定经济集群区域内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可以组成职教集团,整体规划,科学分工,资源共享。

5.师资结构的优化

师资结构的优化是指教师中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以及资历结构等诸因素的优化。集群经济由于地域特色明显,使得当地集群企业的人员趋向同质性,同质性人才在不利于人才素质结构的互补优势的出现。应此,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大力引进全国各地优秀教师资源,发挥人才的杂交优势,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明伦,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21-25。

[2] 罗海丰, 高职教育区域化: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6-18。

[3] 顾春茂,高职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实现[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9:88-89。

[4] 唐根年,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3,7:457-461。

[5] 叶子飘,丁孝智,珠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7-30。

 

作者:彭移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原载高教类一级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1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0992.html

更多阅读

霓虹灯的制作与安装技术上集下集 霓虹灯制作安装合同

霓虹灯的制作与安装技术(上集下集)这五颜六色的发光体叫霓虹灯,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它一般悬挂在城市建筑物的墙壁上,或者是矗立在建筑物的顶层,霓虹灯就象大都市夜色下的美女楚楚动人,他更是夜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出现在城市中最显眼的地方

钱理群孙绍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

钱理群孙绍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钱理群(以下简称“钱”):我觉得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又想起了鲁迅,他曾经说过,中国的改革常常遇到三种情况,我理解就是“三部曲”。刚开始提出改革的时候,你会

计算机人才需求 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

摘 要:社会发展和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出版业大量新型人才。本文对出版业新型人才的类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针对出版企业新型人才需求的教育培训对策。关键词:新型人才,教育培训,策划,市场 目前,出版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人力

声明:《hadoop集群优化 我国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征与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优化》为网友爸詯崾娶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