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人才需求 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



摘 要:社会发展和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出版业大量新型人才。本文对出版业新型人才的类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针对出版企业新型人才需求的教育培训对策。

关键词:新型人才,教育培训,策划,市场

 

目前,出版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人力资源是出版产业最宝贵的资源。出版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过去,出版产业的人才需求围绕“编、印、发、科、供、贸”六个环节,随着我国出版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出版行业进入了专业化,精细化阶段。传统的出版集团一手包办所有出版业务的运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版行业的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就出版行业的新型人才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的出版业教育培训对策。

一、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类型

(一)职业图书出版策划人

随着图书市场的走俏,“图书策划人”成为近几年来人们逐渐默认了的一个职业,它植根于编辑,但事实上从业技能要远远高出一般的编辑。“图书策划人”真正作为一个职业,大概只是近几年来被人们默认的,因为在出版专业里实际上没有这个称呼。“图书策划人”应该是起源于编辑,后来专业分工细分化,有“策划编辑”和“文字加工编辑”等,现在人们对“文字加工编辑”不是太重视了,就将这两个职业慢慢分开,并赋予“图书策划人”更多的责任,即从选题到制作到宣传以至发行,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全部由“图书策划人”一监到底。

朝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宏宇认为,目前在一个规模为100人到150人的中型出版社,称职的“图书策划人”只有一两名,很多人都是作为独立策划人为出版社自由供稿,好的“图书策划人”不但能够给出版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而且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优秀的“图书策划人”的确是精神与物质财富的象征,但是目前全行业人才极其短缺是现实。

 计算机人才需求 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

(二)出版内容供应人才

随着出版行业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版行业出现了专门供应出

版内容的供应商和生产商。出版内容供应商可能是资深的作家,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也可能是专业的出版内容经纪人。他们能提供具有相当水准的出版内容甚至专业的封面设计。随着我国广大人民对出版物的个性化要求日益提高,专业的出版内容供应人才将成为人才市场的新宠。

(三)出版业市场调查人才。

出版物作为一种商品,必须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内容,包装,营销推

广方面才能具有针对性,才能符合目标消费者群的口味。过去,传统的出版行业很少进行市场调查,有的只是经过出版社资深人士进行分析讨论,由于现代出版物消费者的多元化和消费品味的精细化,对出版物消费市场进行专业调研势在必行。出版业市场调查商应运而生。他们有的是传统的调查公司,如开卷公司,零点公司,有的则是有良好出版网络的机构,如全国出版物发行数据认证中心,还有的则是由原出版社分立出来的独立盈利机构。目前,出版业市场调查商处于发轫之初,服务力、可信度和权威性还有待在实践中形成和提高,但应当说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准备相当不足。

(四)出版经纪人

从出版业发展进程来看,出版经纪公司是图书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出版业目前很少看到经纪人。在欧美等国的出版业市场,经纪人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这些国家的畅销书一般都由经纪人参与操作,其操作的能力和质量有的甚至超过出版社的营销策划部门。出版经纪人实行双重代理,一方面,经纪公司对作家进行整体包装,宣传,并可以代表作家应付一切繁琐的事情,如与媒体打交道,与出版社讨价还价等,这样可以使作家排除干扰,专心创作。另一方面,经纪公司也可以代表出版社,发掘新的有潜力的作者,而且在把作品推荐给出版社时,往往会连带一整套营销策划方案,可以节省出版社不少力气。随着国内出版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国内作者一定会催生他们自己的经纪人。

(五)职业出版产业评介人才。

现在大家常说“书评常有,而真正的批评却不常有”。应该产生负责任的、

有良好影响的职业书评人,还应该有“ 产业分析师”“书业分析师”。这样的职业目前很难有人承担得起来。我们知道,股市有专业的股票评价师,经济界有专业分析师,与此相应,出版业也需要专业的出版产业评价师。出版评价师对各种出版物进行专业评价,从内容,可读性,包装,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等方面对出版物进行专业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对出版物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我国出版物的日益增多,消费者在选择出版物时,出版产业的专业评价将会作为重要的参考。对于出版企业来手,专业的出版评价将有利于出版物的市场开拓。目前,我国各种媒体上的出版评价如书评大多由社会名流或专家学者担任,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专业的出版评价人才将会成为出版评价的主体,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六)出版业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是我国12类最紧缺的人才之一。我国出版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有关资料表明,争夺中国图书业这块大蛋糕的主要力量为565家国有出版社,以及1500家民营文化公司;有资料表明,新书下架的时间已经从以前的3个月缩短为3周。在激励的竞争下,出版行业千方百计加快行业内部物流配置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出版业物流人才的出现,将为出版业在运输、配送、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出版计划与采购方面为出版企业服务。出版业物流人才将成为大型出版集团十分紧俏的人才类型。

(七)出版业外贸人才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物出口也不断增加。2003年中国出版物版权引进12516种,输出811种,输出与输入比为1:15;2004年,中国出版物版权引进共11746项,版权输出1362项,输出与输入比为1:8;2005年这一数字虽有所缩小,但仍高达1:7。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版权贸易量(含意向及合同)达到了12064项,参展机构共签署版权输出合同1096项、版权引进合同891项。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20年来我国出版业首次实现了图书版权贸易顺差。这一现象和发展趋势说明我国的版权贸易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版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将更加频繁。迅速发展的出版贸易需要大批的即懂出版业务,又熟悉出版国和贸易国语言文化乃至销售与市场知识的复合型外贸人才。

(八)网络出版人才

网络出版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全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出版比较,它要求编辑出版人员除具备传统出版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必须掌握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据2006年7月召开的全国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工作会议透露,目前国内涉足互联网出版的网站约3.5亿家,互联网出版产值已达42.1亿元,形成了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网络图书、网络游戏出版物、网络文学读物、网络教育读物、网络音像出版物、网络动漫作品等出版类型。据新闻出版总署人才现状研究课题组的统计,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中硕士、博士只占总数的10%,而且多数是中文、历史、数学等专业;新兴专业特别是交叉复合型专业,如网络出版、多媒体出版、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少。目前,大型网络出版单位通过近几年的招募,拥有一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但缺乏编辑出版业务的经验,缺少选题策划、编辑把关和宣传营销方面的知识。从事网络出版的另一部分人员是来自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较为熟悉编辑业务,掌握国家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IT技术则是其弱项。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网络出版专业中既懂技术,又懂出版经营管理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非常缺乏。这是限制网络出版迅速发展的瓶颈,也意味着网络出版人才竞争的空前激烈。

二、针对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的教育培训对策

出版行业新型人才需求对我国传统的出版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出版人才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出版行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出版社内部又迫切需求那些深谙出版产业市场运动规律、明了高新科技发展趋势、有能力推动出版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创新型出版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出版专业的大学生又找不到对路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出版行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大力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必然之选。笔者认为,针对出版产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出版产业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用型人才。

过去,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多由原来的新闻专业、中文专业或印刷专业发展而来。据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基础部2004年的全国出版专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基础课以汉语言文学课程为主,专业主干课以编辑类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目前的出版行业中,却不能胜任出版行业新型业态的需求。因此,出版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出版行业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出版院校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出版行业用人的专业类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这方面,西方国家的新闻院系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Rod Allen)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上述新型出版人才很难从某一个具体的出版专业或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出来,

它们的共同特征表现在出版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学科性。他们是一群掌握现代出版技能、了解现代出版内涵、同时又能将现代出版内涵物质化、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人才。面对这种情况,出版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出版行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在课程开设中,除了传统的编辑出版课程外,增加出版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出版法规、传播心理、版权贸易、媒介调查、多媒体技术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二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师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出版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重视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浙江理工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一个结合”即组织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实行专业教师和资深专业人才相结合和“一个交叉”即实行专业教师和出版界资深人士交叉任职,出版界资深人士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专业教师到出版界挂职锻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走出了一条新路子。2003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是经过对国内外编辑出版学教育出版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以新视角高起点开办的新型编辑出版学专业,它着眼于培养具有编辑策划、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版权贸易、出版评论、读者学等复合知识,具有现代出版技能和科研开发能力、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人文素质,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的高质量编辑出版和专业管理人才;以大出版的理念、以高新技术的教学手段形成其突出优势和特色对推动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起到示范作用,值得我国出版教育届借鉴。

(三)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有如下形式。一是“订单”式培养培训。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即出版集团与出版教育培训机构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学校根据出版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二是“校企互动式”。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由出版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三是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出版企业精英人才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出版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四是“产学研”式。即发挥学校先进的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五是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学校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出版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聂震宁.现代出版产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编辑之友,2005.5:10-12.

[2] 易奇志.浅议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5:93-96.

[3] 于友先. 谈我国新型出版人才的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05.12:5-9.

[4] 冯智勇, 网络出版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J].科技与出版,2007.3:27-29.

[5] 张志林,陈丹,包蕴慧. 产业链瓶颈迁移与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编辑之友,2006.2:41-43.

[6] 朱宇.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版应用人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9:76-77.

[7] 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J].新闻实践,2004.10:18-20.

[8] 石宗源.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解放思想、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能力,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业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R].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5年1月。

    作者彭移风,原载新闻出版类权威期刊《中国出版》2007年第7期,转载请标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000.html

更多阅读

我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我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法来源:硕士留学生论文网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2007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声明:《计算机人才需求 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为网友新一代丶型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