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

——再读陶诗《饮酒》(其五)

陶渊明终于回家了,他再也不用束带见官,遭遇那难以承受的尴尬。为了守住他倚重的那个“拙”——归园田了。当然,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如古代的隐者那样寄身山林与鸟兽为伍,在他“方宅”的附近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上烟”、可以听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枝颠”的活泼泼的音响。他是明明白白地在“人境”中结庐而居,耳边却没有了车马的喧闹声。当然并不是完全没有了,偶尔也有故人来访,间或有官车来聘,但这些“车马喧”在诗人心中已激不起半点涟漪,诗人的心已远远地离开了官场,所“结”之“庐”自然就“隔深辙”而“偏”了。

诗人真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因为“性本爱丘山”、为了守“拙”而义无返顾地“归园田”了吗?如果我们完全相信了诗人在诗面宣称的“豪言壮语”,我们真要与诗人的情感世界、精神追求擦肩而过了。诗人在《归田园居》(其一)的“宣言书”中的“豪言壮语”背后到底有怎样的难以与外人道的隐情,须在诗人其他诗中寻觅。其中《饮酒》(其五)最能道出诗人在“豪言壮语”背后的隐情。在这首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关键处。是开启陶氏情感世界、精神追求的一把钥匙,拿到这把钥匙,打开这扇门。一个真实生动的、活灵活现的陶渊明就会向我们走来。原诗是这样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西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历来对此诗的评价甚高。一般都认为“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的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之提示部分)认为诗之意境体现了“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把“忘我”称之为“无我之境”,认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这种评价,是将诗人作此诗之心境定位在“倦鸟归林”的那种完全释怀的况味下而对其描绘之境的诠释。但作者的“真意”果真就是“倦鸟归林”吗?如果真是这样,陶氏便与此前的隐士无多大区别,也就不用标榜所谓的“真意”,也无须“辩”了。所以,先要读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的“真意”,才能清晰地把握后四句之“真意”,这就需要“辩”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把钥匙将要打开的是怎样一道神秘的门扉这一问题。

“采菊东篱下”一句好解,菊是百花开尽深秋时节的最后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品质是“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自古以来被视为花中的隐逸者,更以陶氏之爱而标高于世。然我以为,此处之“采菊”并非泛泛的行为方式,而是有屈子“退而复修吾初服”、“集芙蓉以为裳”的自修的况味;“东篱”是田园生活之表征,故此句之“真意”拟应理解为:虽已归隐田园,仍“采菊”以自修。体现了陶氏作为一代鸿儒对儒家“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固穷”旨趣的实践精神。关键是后一句“悠然见南山”的解法,“悠然”是一种释怀的自在境界,不难理解。其后之“南山”一词是实指还是泛指自古以来争论颇多,或以为是家居周边之一座山,泛言为“南山”,无特殊之处,只是信手拈来“适己而用”;或以为指柴桑以南之庐山。细考之,这两种观点均难自圆其说。其一,表面上看,陶氏之归隐田园是因于“束带见官”这样的偶然事件,实际上是一种受迫性的逃离。因为“束带”去见一位年轻的上司,于满腹经纶、志向高远的陶渊明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不“束带见官”又不合于官制,很可能会引来灾难甚至是杀身之祸。在二难选择面前他只好选择了匆匆逃离。另一方面,而荒芜的田园,经济的拮据,农事的辛劳,要使诗人如“倦鸟归林”般地心系田园、与物为一,完全一副清静无为之心境,似不可想象,也不合情理。于此而言,“南山”非泛指明矣。其二,“庐山”在自古以来的文献记录和当地人的称谓中从来没有“南山”之别称,则“南山”非庐山明矣。“南山”实际上是陶氏之特指,是指陕西南部那座横贯东西的秦岭的别称,当地人因其在长安以南而称之。也叫“终南山”,也称“商山”。秦末时有四位读书人因避秦时乱而隐居于此,时人称为“南山(或商山)四皓”。后来出山帮助刘邦的太子登上皇位(即汉惠帝)而传为佳话。陶氏对“南山四皓”崇敬有加,在诗中多次提及他们。如《桃花源记》中有“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在《赠羊长史》中说“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 ,精爽今何如?”对四皓之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另外如《饮酒》(其六)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强调他的归隐亦如四皓之避乱隐居。但从四皓后来出山扶助汉惠帝看,隐居也决不是目的,而是“固穷“待时的一种委曲求全。陶氏很清楚这一点。他在《感士不遇赋序》中说“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借引为同调人物之悲情透露他归隐的“真意”。即以为自己性格的愚直(“拙”)恐很难在当时危机四伏的官场中保全性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匆匆逃离官场而归隐田园(表面上尽管标称为“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之豪言壮语)。亦如此前的阮籍为拒驸马之“宠”而大醉六十日一样。因为在那个激烈动荡、人人自危的年代,受宠和受辱一样是不祥的。阮籍醉了,青白眼也收回,但是却实现了全身而退;嵇康忍不住,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结果在血色黄昏里,《广陵散》竟成了绝调。

 因之,陶氏之归隐田园的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陶氏性格中不合俗流、与物浮沉的“拙”的因素是其归隐的基本因素。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青年时因未辨清世道之清浊而误入仕途,竟零零总总地懵懂了一十三年。好在他还能“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其内在的清静纯朴的自然之性还没有消失。为了守住这一不见容于世俗、而又聊以自慰之“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肉体辛劳也便带有一点隐隐的喜悦和浪漫色彩。其二,陶氏之归隐田园又含有政治上隐忍待时之翼望。以前对陶氏之评价,大多冠以“隐逸诗人”之头衔,而陶氏之爱菊,便成了隐逸况味之表征。尽管陶氏性格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和“闲静少言,不慕名利”(《五柳先生传》)这种热爱自然、喜爱过萧散闲淡的亦耕亦读生活之旨归。但也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雄心。因此,在看似平淡、洒脱的田园生活中,深受儒道两家救世济民思想陶铸的诗人,政治上希望有所建树的火星时不时还冒出亮点,翼望自己能大器晚成、能有“南山四皓”之政治机遇,这样的心理诉求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此处之“南山”喻指“南山四皓”就非常清楚了。回到原诗中,`此句应理解为:悠然自适的田园生活中时或浮现出“南山四皓”的身影,我追随他们而来,然我能否有他们的机遇、时运呢?天命不可违,且“采菊”自修以待时吧!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

如此,后四句之境界便可与前八句贯通一体了。山的韵致况味在日暮黄昏时最美,夕阳晚照下,山中景物金碧辉煌,通体透亮,整个画面生动欲飞。此时外出觅食的鸟儿,或相携而归,或相随而来;或兴奋满足而鸣,或释怀淡然而静默。这一幅由“山气”“飞鸟”构成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既是陶氏对所追慕的“南山四皓”当日归隐山林生活情趣的个性化追忆,也是对相随“四皓”而来的自己的心境物态化的生动描画。以极富动感的璀璨画面勾勒出自己无奈的归隐中深含的对“南山四皓”的仰慕和对未来的些许渴望。这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是,即有“相与还”,就有相随而去。孔子曰“鸟兽不可与群同,无非斯人之徒而与谁焉!”(《论语·微子》)。“四皓”归于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不得已而待时,一旦时机成熟,便告别山居生活走进大千世界,找寻自己安身立命之所。而山林对于鸟儿来说只是“倦”而安栖之所。翌日仍要离山林而外出觅食,则山林只是鸟儿栖身之“家”。作为深受儒家文化长期熏染的诗人,他对“家”的认知既不会认同于鸟儿似的返朴归真,也大相异于一般的世俗之人之求田问舍。诗人理想中的“家”就象孟子所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福,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这样的“大丈夫”式的精神家园。因此田园生活只是诗人暂时的栖居之地、自修之场。并不是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是顺天养性的“知命”心态,“固穷”待时的儒士风范。诗人在他的田园中,虽也象农夫一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他以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审美情感去感知、体悟艰辛的田园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安详,过去在官场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不安与恐惧被完全抛置脑后。唯其如此,他才能够把艰难困苦的田园生活描绘的如此富有情趣,充满诗意。以致人们在阅读陶诗中类似这样的诗句时,常常对其肉体上曾遭受的苦痛煎熬,粮常借、酒常赊的尴尬搁置一旁,忘记了陶渊明曾是一介士大夫,有着兼善天下的鸿志,只是为了全身避祸,为了守“拙”,为了其“内美”归于田园了。如果说屈子是徇情于如同生命一样珍视的“内美”,则陶氏完全是为他的 “拙”——赤子之心守节的。为了守住那个在别人看来十分荒唐的“拙”,为了他的“拙”不被俗流玷污,他竞至于终老田园,在贫病交加中度过了余生。在这个意义上,他与屈子之徇情于“内美”是殊途而同归了。

因此,读此诗既要“沉浸其中”,深入诗人之“意”中体悟其情、探寻其志;还要“掉臂而出”,走出单个的诗意,从诗意产生的时代、诗人的心路里程中“辩”其“真意”。否则在欣赏其诗意之美妙时会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缺憾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01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小年夜生活新方式:80后的另类时尚

有美味谁都会开心,有绝味就会有激情…原文地址:小年夜生活新方式:80后的另类时尚作者:绝味鸭脖距16日小年夜的到来有短短数日,许多市民早已筹备着迎接小年夜的到来。除了祭灶、家人团圆之外,不少80后也忙着“赶场子”,变得格外忙碌。80后

比较70后80后和90后的个性特征和区别 60后70后80后90后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有了“80后”、“90后”等等之类的称呼,用来划分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而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不仅仅代表一个年代,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80后的生活模式是“4+2+1”,而90后则是“非常6+1”。90

蓝牙姐姐郑艺飞凭啥一夜走红? 男子一夜走红后的生活

一个晚上就可能把你从高台踩在脚底,也可能从默默无闻到爆红,蓝牙姐姐属于后者。今天网络上突然爆红了一位蓝牙姐姐,她自称粉丝有10万,公安大学校花。公大的传奇人物“蓝牙姐姐”又出现在校园了,据说还有同学拍到了其真身的图片……蓝牙

声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论陶渊明归隐之“真意”》为网友文藝亽販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